藝路新景觀丨當勝利電影院化身宇宙飛船,讓音樂導航赴一場「星際之旅」

2024年11月16日14:24:03 科學 1150
藝路新景觀丨當勝利電影院化身宇宙飛船,讓音樂導航赴一場「星際之旅」 - 天天要聞

場館外景 記者 王凱攝 下同

這是一次從過去到未來的「穿越」之旅,也是一次打破夢境與現實藩籬的暢想之旅,更是一次由音樂導航「離開地球,邁向太空」的星際之旅。一連數日,近百歲的勝利電影院化身一艘巨大的太空飛船,鋼琴家宋思衡以原創鋼琴系列作品《來自地球的鋼琴詩》規划了一條音樂的「星際航線」,諸多「腦洞大開」的玩法讓觀眾解鎖這場天馬行空的沉浸式體驗音樂會。作為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這也是該作品以多媒體形式進行的首輪演出。

夜色迷離,走過承載著上海記憶的「醬園弄」,便能看到煥新歸來的勝利電影院醒目的招牌。在路邊停靠的復古電車換一張「船票」,「星際之旅」就此開啟。一樓有自動鋼琴在演奏,鋼琴上方投影是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執導的默片《月球旅行記》,它被視作「電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片」。沿著旋轉樓梯向上,在空蕩蕩的房間中央,一架和影院幾乎同齡的斯坦威三角鋼琴靜靜等待用音樂對話宇宙。三樓主舞台的鋼琴上方,太空飛船已進入起飛狀態,被切割成三段的倒金字塔,既是外星文明的召喚,也是地球音樂與之對話的通道,底部橙色三角燈始終閃亮。

藝路新景觀丨當勝利電影院化身宇宙飛船,讓音樂導航赴一場「星際之旅」 - 天天要聞

勝利電影院內景

電影院四樓屋頂「漂浮」起巨大的月球,觀眾能轉換視角透過舷窗往下望,那便是不一樣的風景。如夢似幻的舞台上,鋼琴家細長的手指在黑白鍵上起舞,土星環流光溢彩,星系黑洞星雲隕石,熱情的火星、靜謐的金星、歡動的水星、神秘的海王星……宇宙元素輪番在主舞台與牆體上交替出現,觀眾宛若置身浩瀚宇宙。音樂會用《追憶》開場,旋律如夜曲般富有詩意,讓人感受到宇宙神秘而又蒼茫的力量;《彷徨》輕快地翩然而至,燈光呈現渦流狀的能量波動,飛行物的各種神奇姿態躍然牆上;《明月山風》舞台驟然變化,小提琴豎琴協奏加入,一邊悠揚、一邊空靈,最終,清脆的琴音落入幽深漆黑的宇宙深處。除了鋼琴,現場還有四重奏,豎琴、手碟、雨棍等樂器的加入,也能在音樂中展現自然的神秘色彩。

藝路新景觀丨當勝利電影院化身宇宙飛船,讓音樂導航赴一場「星際之旅」 - 天天要聞

鋼琴家宋思衡

鋼琴家宋思衡是一名天文愛好者,他對宇宙和星際之旅有著無限遐想。《來自地球的鋼琴詩》最初就源自一場夢——地球的最後一日,駕駛飛船流浪去外星球。不懂外星語言,卻要向他們講述地球文明,如何交流?只有走到鋼琴邊彈奏。宋思衡相信:「音樂可以將人的靈魂帶到無盡的宇宙中,探索未知的可能。」音樂會的12個篇章對應著地球的12個瞬間,它不僅有關音樂,也是一名音樂家對藝術與科技,以及人類價值的深度思考。非固定觀演模式讓人得以漫步宇宙銀河,感受近在咫尺的星辰大海。唯美浪漫、絢爛浩瀚的底色下,是鋼琴家對未來的嚴肅思考:「網路時代,對古典作品的演繹已進入飽和,人類需要更多音樂新作品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演奏家同時也應創作新的音樂。這次我們綜合了默片電影、大型藝術裝置、沉浸式演出太空藝術展覽等多種藝術形式,就是想多維度展現新作品,帶大家一起飛向宇宙最深處。」(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未來的「錢學森」們大量歸國,美國送上神助攻! - 天天要聞

未來的「錢學森」們大量歸國,美國送上神助攻!

一批有望成為新時期「錢學森」「李四光」級別的華裔科學家已經或正在離開美國,回到中國的科研和教學一線,組建實驗室,大幅提高中國大學理工科的教學和科研水平。美國政府偏執的政策和由此形成的相關科研領域越來越多疑的氛圍,為中國贏回這些寶貴人才做了神
植物如何精準識別「敵友」?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精準識別「敵友」?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北京時間2025年1月24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科研團隊在植物區分「敵友」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該研究有望提高作物的營養吸收,降低我國農業對化肥的依賴,實現我國綠色農業發展。△用於此項研究的早期陸生植物粗裂地錢(Marchantia paleacea),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植...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將開展我國10萬人級腸道菌群相關研究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琦:將開展我國10萬人級腸道菌群相關研究

「現階段,我們的個體常常同時會患有兩種或多種疾病,這一人類『共病』存在形態,是世界醫學所面臨的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中醫體質與治未病研究院院長王琦在今日舉辦的一場由2025微生態醫藥產業創新大會上表示,如何以創新模式解決這一難題,開展腸道微生態領域研究有一定必要性和迫切性。 腸道微生...
又一位!知名計算機科學家陳婧離開美國,加盟清華大學 - 天天要聞

又一位!知名計算機科學家陳婧離開美國,加盟清華大學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在美華人科學家「回國潮」還在加速。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1月22日報道注意到,屢獲殊榮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區塊鏈專家陳婧已離開美國,全職加入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數字圖書館資料顯示,陳婧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塊鏈、智能合約、...
硬派SUV也能漂移?方程豹鈦3又有什麼新技術? - 天天要聞

硬派SUV也能漂移?方程豹鈦3又有什麼新技術?

近日,在牙克石中國汽車中心的冬季極寒試驗場,方程豹鈦3順利完成了低附著力路面漂移和硬派SUV在高附著力地面的漂移測試。這一成績不僅獲得了中汽中心的權威認證,更成為汽車行業的焦點事件,吸引了廣泛關注。....
AI製藥再登自然子刊,首次展示量子計算變革藥物發現的潛力 - 天天要聞

AI製藥再登自然子刊,首次展示量子計算變革藥物發現的潛力

AI製藥領軍企業英矽智能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共同主導的一項研究首次展示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在變革藥物發現流程方面的潛力。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將量子計算模型與經典計算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相結合,通過對龐大數據集的訓練、生成和篩選,探索更廣泛的化學可能性,發現靶向「不可成藥」癌症驅動蛋白KRAS 的新穎分子。這項...
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已突破7000萬千瓦 - 天天要聞

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已突破7000萬千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記者從國家能源局2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約為「十三五」時期末的20倍,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130%;平均儲能時長2.3小時,較2023年底增加約0.2小時。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