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人生」背後,真實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近日,公安機關查處多起涉及外賣騎手的虛假擺拍引流案件。
10月28日,廣西欽州警方查處一起假扮外賣騎手擺拍虛假視頻吸粉引流的案件,造謠者王某某等4人已被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此前,在江蘇泰州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張某通過編造數十條「外賣員真實工資」的短視頻,累計獲得近500萬的播放量。
類似案件不僅揭示了網路空間中虛假信息泛濫的現狀,更引發人們思考:互聯網中的「真實揭秘」真的能揭秘真實嗎?在這個時代,事實和真相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事實,作為可以觀察、驗證的具體事件或數據,本應是客觀的,但在互聯網環境中,它們卻常常被扭曲和誇大。而真相,這個包含了更深層次價值判斷和解釋的概念,更是變得撲朔迷離,彷彿永遠在生成和討論中,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一些「做號者」冒充外賣騎手作為虛假視頻的題材,正是利用了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與探討,利用了社會對「真」的判斷過程。近年來,零工經濟,特別是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新興職業群體,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互聯網上不乏關於外賣騎手艱辛生活的報道,這些報道在引起公眾同情的同時,也為不實信息的傳播提供了土壤。
非「真」的內容得以廣泛傳播,其中不容忽視的是信息發布所利用的媒介環境。雖然大多數平台都設有內容審核機制,但面對海量的用戶生成內容,難免有漏網之魚。在這種情況下,演算法推薦系統基於用戶的興趣和行為習慣推送內容,這種「協同過濾」機制雖然便於用戶從海量信息中篩選出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但也加劇了信息繭房效應,使得虛假信息更容易在特定群體中傳播。在評論區中,不乏「我兒子也是跑外賣的,亂扣款」「專送站點扣錢到負工資都見過了」「我跑過一個月就三四千,這裡扣那裡扣的」等呼聲。在這種情況下,受眾往往傾向於接受符合自己預設立場的信息,而忽視了對信息真實性的考量。後續事實核查、虛假信息跟蹤的缺位,也使得張某能夠持續發布近半年的虛假視頻。可以說,平台對於虛假信息的打擊力度和反應速度,直接影響到虛假信息的傳播範圍和影響力。
據當地騎手站點負責人所述,張某的視頻給他們的日常工作管理帶來了嚴重困擾,頻繁有騎手手持視頻詢問是否真的存在那些不合理扣款,同時在招募新騎手時也屢屢遭遇由此引發的質疑。而且,冒充外賣騎手拍攝虛假視頻,也加深了公眾對這一職業的誤解與偏見,是對這一職業現狀的一種扭曲。在信息洪流中,虛假信息時常如迷霧一般,讓人難以辨別真偽,進而可能滋生泛化的懷疑與不信任。
面對類似的虛假信息亂象,多方合力、多措並舉是應有之義。平台應加大對虛假信息的打擊力度,提高內容審核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要建立健全用戶舉報機制,鼓勵用戶參與監督,形成共建共治的網路環境。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信息的監管力度,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製造和傳播虛假信息的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同時,也應加強對公眾的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公眾辨別信息真偽的能力。每一位網民都有必要展開反思:在追求速度和刺激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更加註重信息的真實性和價值性?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號稱「真實揭秘」的內容或許並不能真正揭秘真實。在形塑真實的世界裡,我們需要保持審慎,共同維護真實本身的清晰性。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