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2024年10月30日00:43:07 科學 1401

╭┈┈┈┈┈┈┈┈┈┈┈┈┈┈┈┈╮

聚焦藝人最新動態,傳遞圈內主流聲音。

【曉今娛】全網特供「今日頭條」獨家首發,嚴禁轉載

╰┈┈┈┈┈┈┈┈┈┈┈┈┈┈┈┈╯

【本文由 曉今娛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勞春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深情報道「樹堅強」和「樹小強」!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2024年10月28號晚上23:33,央視頻發布消息:

【#樹堅強樹小強前排見證神舟飛天#[微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有一棵大榆樹,生長在距離發射塔下不到100米的地方。每次火箭發射時,它都要經歷熱浪的炙烤,但每一次都能夠浴火重生,它也因此被發射場的工作人員稱為「樹堅強」。2020年底,在距離發射塔架更近的地方,又長出一棵「樹小強」。網友:樹堅強和樹小強的傳承就像航天人的薪火相傳~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央視頻還發布了一則時長達01:11秒的短視頻,該視頻系央視女主播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報道「樹堅強」和「樹小強」時的畫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之處: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東風航天城,有一棵「樹堅強」和一棵「樹小強」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名「東風航天城」)載人航天發射場,有一棵不平凡的榆樹,它從建場之初就屹立在塔架身旁,與「神舟」一起成長。由於距離發射塔架僅有50米,每次火箭升空時噴射出的熾熱火焰都會燒蝕掉它的部分枝葉,但來年春天它又變得枝繁葉茂,正是因為它頑強的生命力,因此才有了「樹堅強」的美譽。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除了每次火箭發射激動人心的現場直播之外,央視多次對「樹堅強」進行過報道。所以經常關注CCTV-13的觀眾朋友們對「樹堅強」都不陌生,此次勞春燕老師在「樹堅強」的報道可謂是推陳出新,因為以往央視在報道「樹堅強」時只是這一棵樹而已,而勞春燕此次在最新報道中表示,「樹堅強」旁邊又衍生了一顆小榆樹,它叫「樹小強」。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勞春燕高興地說,「樹堅強」有後了!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勞春燕老師一直是酒泉衛星發射任務的御用主持人

喜歡勞春燕的粉絲們會發現,這幾天勞春燕老師既沒有主持焦點訪談》節目,也沒有出鏡主持《東方時空》節目,原來勞春燕老師此次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報道工作了。2024年10月26號勞春燕抵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酒泉期間勞春燕老師還在航天鎮河東里步行吃了羊肉粉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熟悉勞春燕的粉絲們都知道,她一直都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任務報道的御用女主播,最後,我們也期待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現場勞春燕忙碌的身影。

勞春燕: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講述「樹堅強」和「樹小強」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部分照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聚焦藝人最新動態,傳遞圈內主流聲音。

【曉今娛】全網特供「今日頭條」獨家首發,嚴禁轉載

╰┈┈┈┈┈┈┈┈┈┈┈┈┈┈┈┈╯

【本文由 曉今娛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著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