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2024年09月26日05:42:08 科學 1602

九月的浙江處處洋溢著科普的氣息,而在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上,2024年全國科普日海鹽主場活動也悄然拉開了序幕。作為2021-2025年首批全國科普示範縣,海鹽一直以其獨特的核電科普品牌聞名遐邇,此次活動也正是在中國核電科技館內舉辦。秦山核電因「中國核電從這裡起步」而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三十多年來,秦山核電與洶湧澎湃的錢江潮一起,記錄了一代代科技人的自強不息,砥礪前行。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本次活動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協力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由浙江省科技館、海鹽縣科協及秦山核電聯合主辦,希望通過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點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心中對科學的熱情和探索慾望。浙江省科普聯合會會長、十二屆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和浙江省科協科普部負責人等有關領導蒞臨現場並講話,點贊了這次好奇與創意無限的活動。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科普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科幻之種,孕育創新之花

第一篇章「質『向』未來」開始,大屏幕上播放的視頻如一幅絢麗畫卷,展示出海鹽縣村莊科普化工作的累累碩果。近年來,海鹽縣將科學教育巧妙融入鄉村生活,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生動展現了當地民眾對科學知識的渴望與追求。這座千年古縣煥發出的蓬勃朝氣,令人讚嘆不已,現場不時發出陣陣感慨之聲。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從通元鎮雪水港村的成功案例出發,海鹽縣逐步構建起多條獨具特色的科普化研學路線,推動形成了以「科普研學」「技術培訓」「老年學堂」等多模式相結合的海鹽縣域村莊科普化工作樣板。以科普賦能,助力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在未來,海鹽縣科協將繼續以「浙里科普」村莊科普化試點為契機,以科普特色、群眾需求為方向,積極整合優質資源,拓展科普陣地,不斷完善科普工作網路。

因為這些因素的促成,本次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首站落地海鹽。自2013年以來,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已走過全省各地,累計巡展150多站,惠及超過480萬人次,影響深遠。這次巡展將在海鹽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展出,通過這次展覽,在更多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在未來生根發芽,結出碩果。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緊接著,全國科普日海鹽主場暨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正式啟幕。當多位領導嘉賓將手放在大屏幕上時,倒計時開始,全場屏息以待。隨著最後一秒的流逝,絢爛的光影效果瞬間點亮整個會場,標誌著巡展正式啟動,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全國科普日期間,海鹽縣將推出智能機器人節、走進新質生產力同位素產業園等數十場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這次「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來到海鹽,作為巡展的首站,必將為公眾帶來全新的科普體驗。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在第二篇章「共『創』未來」中,浙江省科技館帶來的科普劇《錢學森》贏得了陣陣喝彩。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再現了這位偉大科學家的生活片段,令在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在海鹽,還有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代表人物,那便是海鹽籍藝術家張樂平筆下的漫畫人物「三毛」。活動現場,舉行了2024年度海鹽縣「新三毛」科普漫畫創作大賽的頒獎儀式,獲獎的小藝術家們自豪地走上領獎台,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此次科普漫畫創作大賽收到了許多優秀的科普漫畫作品,它們不僅富有創意,更蘊含著深刻的科學內涵。著名的海鹽籍科幻作家寶樹通過視頻給孩子們送來寄語:「科幻是創新的種子,科普科幻漫畫是連接現實與未來的橋樑。」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鼓勵大學生做科普

還有特色科普講師團助力

在最後一個篇章「問『新』未來」中,大學生科普社會實踐項目正式發布。該項目旨在搭建一個讓大學生展現自我才能、服務社會的平台,通過成立科普社團組織、開展科普培訓等一系列舉措,激發年輕人投身於科普志願服務的熱情。項目報名現已開放,更多詳情可通過關注「海鹽科協」微信公眾號獲取。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一直以來,海鹽縣科協高度重視科普志願服務工作,專門成立了特色科普講師團「5+1」,有成員141人,圍繞健康、農業、教育、環保、安全5個領域各有5支分隊,再加特色性核電專家服務團,資源整合到位、機制完善到位,全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2023年11月,海鹽特色科普講師團榮獲2023年度長三角優秀科技志願服務組織稱號。接下來,海鹽縣科協科普活動品牌「科普『鹽』講堂」也將正式入駐中國核電科技館,為培養未來的科學家和創新者貢獻海鹽力量。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活動現場,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海鹽特色科普講師代表進行了精彩的訪談,分享了他們在各自領域內的科普經歷和見解。

秦山核電科技創新處主任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周拯曄介紹了這些年在促進核電科學知識普及教育上的創新嘗試,「我們的科普著眼於讓大家了解『核』,用物理、化學的基礎知識為大家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

海鹽縣中醫院副主任中醫師、海鹽縣第一屆十佳科技工作者周金鳳分享了自己在健康科普上的經驗,「前陣子,我們舉辦了一個中醫夜市,深受公眾的喜愛和歡迎,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舉辦這類大眾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

而海鹽縣武原跬步文化傳媒工作室負責人馬婷佳則分享了自己加入到科普「鹽」講堂科普講師隊伍的經歷,「在工作中我們發現,喜歡科學的低齡小朋友思維非常活躍,在科普課堂上我們就更多地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活動接近尾聲時,海鹽縣科協與烏鎮STEAM青少年科創基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承諾將在未來攜手共進,推出更多富有創意且具影響力的科普項目,致力於培養下一代創新型人才。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今天的每一顆種子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參天大樹。」相信通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科學普及的偉大事業中來,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流動科技館「新質生產力」首站啟幕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分會場同樣精彩

2024年的巡展更是引入了全新的中型主題展,以「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圍繞科技成果展開,聚焦科技創新。展覽以新質生產力劃分為三大模塊——新型材料提供有力支撐、晶元研發提供產業創新、人工智慧引發重大變革。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現在人工智慧是高頻熱詞,所謂人工智慧也就是AI,指機器具有人類相關的思維認知能力,不過人類是矛盾的,既希冀於AI的便捷,又擔心它發展過快,在「AI超越人類?」展區中,將帶領公眾從辯證開放的角度進行探索;「聲音魔術師」「手影化形」「眼疾手快」則是AI與人類的「較量」……此外,還可以深度了解金屬、碳、塑料、纖維、玻璃等。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本次巡展以「新質生產力」為主題,新質生產力既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塑造未來優勢的基石。通過這些精彩紛呈的子展覽,讓公眾能夠深入了解新材料的應用價值、晶元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的影響,還有人工智慧這一新興領域帶來的無限想像空間。

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 - 天天要聞

作為現代科技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普大篷車被譽為「科普輕騎兵」。這一次,浙江省科技館的科普大篷車作為本次活動的分會場,也攜帶著19件流動展品走進了海鹽縣通元小學教育集團。這些展品涵蓋了聲光電磁、數理知識等領域,學生們可以通過親身體驗,感受科技的無窮魅力。

原標題:《全國科普日|科普和科技兩翼齊飛!海鹽主場活動啟動,中國流動科技館浙江省巡展「新質生產力,科普向未來」主題展首站同步啟動》

閱讀原文

來源:科技武林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我國發現30萬年前東亞最早木器 - 天天要聞

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我國發現30萬年前東亞最早木器

由中外多家科研單位專業人員組成的雲南甘棠箐遺址發掘研究團隊,最新通過綜合性、多學科、跨平台的合作研究,取得一項世界級重大考古成果——發現該遺址出土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為30萬年前的木器,也是目前東亞地區最早的木器。
黃河調水調沙進行時 揭秘「人工洪峰」輸沙入海的科學手段 - 天天要聞

黃河調水調沙進行時 揭秘「人工洪峰」輸沙入海的科學手段

今年黃河流域已於7月1日正式入汛。為應對汛期,黃河2025年調水調沙任務已於6月23日啟動,歷時17天。什麼是調水調沙,它的基本原理是什麼?黃河2025年調水調沙啟動 隨著今年調水調沙開啟,目前黃河下游山東段流量逐漸加大,已出現今年最大流量。黃河三角洲是我國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為了恢復這片...
圓明園千畝荷花盛開 你能認出幾種? - 天天要聞

圓明園千畝荷花盛開 你能認出幾種?

盛夏時節,北京圓明園千畝荷花次第綻放,粉白嫣紅的荷花搖曳於碧波之上,勾勒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美畫卷,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入園打卡。據記者了解,今年圓明園內匯聚了200多個品種的荷花,從粉黛輕染到雪白無瑕,從單瓣舒展到重瓣疊翠,姿態萬千。
從「破冰」到盛放,愛奇藝「內容高原」再躍升 - 天天要聞

從「破冰」到盛放,愛奇藝「內容高原」再躍升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講乾貨和硬邏輯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犀牛娛樂原創文|沈婉婷 編輯|朴芳玉蘭花開,歷久彌香。剛剛走過「三十而立」的白玉蘭獎在今年給行業帶來了新氣象。從本屆的提名作品和評獎結果來看,古裝、懸疑、職場、都市等幾乎所有重要的題材賽道都被覆蓋到,既有風格厚重、敘事宏大的主旋律長篇佳作,...
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用人工智慧設計出優異的熱輻射超材料 - 天天要聞

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用人工智慧設計出優異的熱輻射超材料

在材料科學領域,人工智慧可以發揮多大的作用?北京時間7月2日晚,上海交通大學團隊領銜研發的成果登上《自然》雜誌,在人工智慧設計熱輻射超材料領域取得原創突破:他們研發的逆向設計AI模型,能大批量生成熱輻射超材料的候選設計方案。經過「優中選優」,交大團隊在實驗室製備了4種AI模型設計的材料,它們在多種戶外場景...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司機開車時,超過五分之一的時間注意力被手機分散,其中許多看手機的時長足以顯著增加發生車禍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交通傷害預防》雜誌,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美國青少年在每次駕車行程中有 2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 天天要聞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太陽,為何能燃燒50億年?這是因為太陽內部一直在進行大量的核聚變反應,每秒鐘都有6億噸氫原子碰撞、融合。過程中那些微小的質量損耗,便化作光和熱的形式驅動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