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編輯 屠晨昕
東北虎豹公園生物量有多少?京津冀地區冬季小麥產量又有幾何?這些我們在地球上費時費力才能精確獲取的數據,太空里的兩顆「中國天眼」卻能一目了然,它們的一大「獨門利器」便是激光。
圖源:新華社
今天(7月25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的投入使用儀式。
在軌測試期間,雙星在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地理測繪、氣象、農業、應急減災等多個行業,均展示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雙星投入使用後,將對大氣環境與陸地生態系統開展監測,將有力服務於「碳達峰、碳中和」和建設美麗中國國家戰略,助力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為持續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圖源:央視新聞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全球首顆主動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抓總研製,2022年4月16日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運行於軌道高度為705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的該衛星,利用主動激光、高光譜、多光譜、高精度偏振等多種手段綜合觀測,可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氣體、溫室氣體、雲和氣溶膠以及陸表、水體等環境要素開展大範圍、連續、動態、全天時的綜合監測。
圖源:央視新聞
該星首次實現了全球全天時1PPM高精度二氧化碳柱濃度探測,它的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我國在大氣遙感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本次發布的首批應用成果包括首個高精度全球全天時二氧化碳柱濃度分布圖,首個全球二氧化氮柱濃度遙感圖,全球臭氧柱濃度遙感圖,全球PM2.5產品分布遙感圖等20餘項產品。
「句芒號」衛星。圖源:央視新聞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又稱「句芒號」,是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的遙感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2022年8月4日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通過激光、多角度、多光譜、超光譜、偏振等綜合遙感手段,「句芒號」實現了對森林植被高度、生物量、葉綠素熒光的定量遙感探測,提升了我國和全球森林碳匯監測能力。
「句芒號」的首批發布的應用成果,包括海南島葉綠素熒光空間連續產品,東北虎豹公園生物量反演產品,京津冀地區冬季小麥產量和夏季玉米生物量等20餘項產品。
「句芒號」衛星。圖源:中國的航天微信公眾號
國家航天局將進一步組織衛星工程研製團隊和用戶單位,充分發揮科研衛星技術創新與應用創新引領作用,深入挖掘應用場景,提升衛星綜合應用效能,推進衛星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推動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航天報、中國的航天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