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2024年06月21日12:12:41 科學 1244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綜述

2002年,印度的一個小村莊,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奇異故事。一隻兇猛的花豹卻選擇了與一頭母牛親密相處,每晚準時前來「相會」,直到天亮才離開。這頭母牛不僅不害怕,還和花豹相處地非常親昵。

一旁的公牛則一動不敢動,被嚇得瑟瑟發抖。這個奇異的故事在村子裡傳開,大家都在猜測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花豹和母牛

印度古吉拉特邦有一個叫安托利的小村莊,2002年10月的一天晚上,村民亞伯拉罕如往常一樣走進自家的牛圈,準備檢查牲畜。就在這時,他發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在牛圈中移動。他仔細一看,那居然是只花豹。

花豹旁邊,兩頭公牛都蜷縮在牆角發抖。花豹則平靜地走向那頭母牛,而母牛沒有表現出任何畏懼,依舊平靜如常。花豹走近後,開始蹭拭母牛的身體,而母牛也溫柔地伸出舌頭,幫花豹梳理毛髮。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亞伯拉罕目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本以為花豹是來打「牙祭」的,沒想到事情會如此發展。

接下來的大約一個月時間,一到晚上,這隻花豹都會如約而至,與母牛互動,親昵地猶如母子一般。公牛們除了發抖之外,什麼都不敢做。如果這兩隻公牛會說話,一定會講:你在外面什麼時候生了這麼厲害的野種?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亞伯拉罕在牛圈裡架起了攝像機,定時記錄下了這一奇特的畫面。這隻花豹一般都是午夜前來,和母牛互動後就睡在一起,等到天快亮時才戀戀不捨地離開。而花豹除了每天找母牛互動外,平時還捉些村裡養的家畜。

村民們也比較擔心,花豹會傷到村裡的孩子。於是亞伯拉罕聯繫了當地林業和動物部門,在花豹活動的區域設置了一個陷阱,打算捕捉花豹。但奇特的是,花豹似乎在有了某種感知,就再也沒在村子附近出現過。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一隻兇猛的花豹,為何會把母牛當成自己的母親呢?當地流傳的一個說法是,就在花豹造訪牛圈的一個月前,村民在甘蔗地里抓到了一隻大花豹,把它放生到了更遠的森林。

造訪牛圈的小花豹可能就是被捕花豹的孩子,失去母親後就開始了流浪。

正巧,亞伯拉罕家的母牛正處於哺育期,身上散發出濃郁的乳汁氣味和母性氣息,吸引了失去母親的小花豹。小花豹就誤以為母牛是自己的母親,而母牛也因為哺育期的本能,對這隻孤獨的花豹給予了母愛般的關懷。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跨物種親情

在自然界,類似花豹和母牛的跨物種親情故事並不罕見。

2002年,肯亞北部的桑布魯國家公園,一隻名叫卡慕尼雅克的年輕母獅,一口氣連續收養了五隻小長角羚。這一行為令人感到困惑,畢竟羚羊本是獅子的獵物。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然而,卡慕尼雅克對這些小長角羚呵護備至,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悉心照料。為此,卡慕尼雅克甚至放棄了捕獵的機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顧長角羚身上,身體因為缺乏營養也變得日漸消瘦。

不過,在某天晚上,卡慕尼雅克還是露出了「本性」。因為過於飢餓,它吃掉了一隻小長角羚。野生動物專家分析認為,卡慕尼雅克的行為可能源於其不能生育,因此將母愛轉移到了小羚羊身上。也有專家認為,卡慕尼雅克可能患有某種精神障礙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靈長類動物中,也有類似的事件。在沙烏地阿拉伯西部薩拉瓦特山地,生活著一個埃及狒狒群落。狒狒的領地中,有一個大垃圾場。

在狒狒群體中,許多在配偶競爭中落敗的雄狒狒,轉而將目光投向了群落中,地位較低的雌性帶崽狒狒。雄狒狒會強行將這些雌狒狒綁去做「壓寨夫人」,如果這些雌狒狒的幼崽也是雌性,雄狒狒不僅會將它們養大,還會在它們成年後與之交配,繼續繁衍後代。

除此之外,雄狒狒們還很喜歡綁架來垃圾場覓食的野狗幼崽,把它們綁回家共同生活,和之前搶來的雌狒狒組成「親密的一家人」。

狒狒們會對小狗百般寵愛,而小狗也會認為自己是「家庭」的一員,為家族站崗放哨,幫助狒狒對付其他野狗。動物學家認為,這種強制收養行為可能是狒狒社會結構的一部分,有助於增強群體的防禦能力。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2005年,肯亞蒙巴薩港的一個動物保護區,一隻在印度洋大海嘯中失去母親的小河馬,居然將一隻大烏龜當成了親人。而大烏龜也認下了這個白撿的「好大兒」,此後兩者就一直朝夕相處,形影不離。

康奈爾大學獸醫學院的教授卡瑟琳·霍普特對此解釋說,生活在群體中的動物往往會對周圍的任何事物產生很強依賴感,無論是人類或是其他動物。特別是在它們感受到恐懼或威脅時,這種現象就顯得尤為明顯。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結語

很多人可能會將這些跨物種收養的現象當成令人不可思議的親情傳奇,但這種看法或許只是情感上的一廂情願。從生物學角度來看,促使這種行為的可能只是動物基因中一種本能性的機制,這種機制在極端環境或情感缺失時尤為顯著。

這些跨物種親情現象,展示了動物在適應環境和面臨生存挑戰時行為的複雜性和適應性。通過研究這些現象,動物學家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動物世界的奧秘,並在保護這些動物方面做出更多貢獻。

印度一花豹每晚與母牛「相會」到天亮才離開,公牛嚇得直發抖 - 天天要聞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著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著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著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