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2024年05月01日09:10:55 科學 6987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藍】

最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個消息。4月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南望山校區舉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首次國際借用評審會議。

來自6個國家的10位科學家向中國提交的借用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申請得到了初步批准。評審會上,他們將陳述其研究計劃。這應該是發放樣品前的最後答辯。

引人注目的是,10位科學家中有一半來自美國,而英、德、法、日、巴基斯坦科學家都只有一位。在中美交惡的大環境下,在臭名昭著的「沃爾夫條款」鎖死中美航天合作十多年仍毫無鬆動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合作著實罕見,也令人感慨。

嫦娥五號於2020年12月1日在月球正面呂姆克隕石坑軟著陸成功,隨後提取鑽取了1731克月面土壤和土芯。12月3日,嫦娥五號上升器攜帶月壤樣品從月面起飛,3天後與軌返組合體對接並將樣品轉移到返回艙。返回艙於12月17日攜帶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順利著陸。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圖1:嫦娥五號在月球採樣(圖源:國家航天局)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圖2:從嫦娥五號返回艙取出樣品(圖源:中國航天報)

嫦娥五號月壤樣品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後,44年後人類首次獲得的新月球土壤樣品。按國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樣品將會分為鑽取樣品臨時存儲、表取樣品臨時存儲、鑽取樣品永久存儲和表取樣品永久存儲四大類。除北京的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作為主要存儲地點以外,還將選擇10%樣品在湖南韶山進行異地災備。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圖3:月球樣品備份存儲韶山基地(圖源:新華社)

嫦五月壤樣品按用途分為三類,主要用於科研,也會選擇一部分用於公眾展示,以及作為國禮贈送外國。2021年2月27日,87克重的001號月壤樣品在國家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2021年6月和2023年11月,月壤樣品首次在香港和澳門展出。2022年2月和2023年4月,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時,中國分別向俄羅斯和法國贈送了1.5克科學用月球樣品。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圖4:國家博物館001號樣品(圖源:國家博物館)

2021年1月,國家航天局公布並實施《月球樣品管理辦法》。2021年4月,樣品數據上線並開放國內機構申請。2021年7月,首批31份供17.476克月壤樣品發放給了13家科研機構。至2023年6月,國家航天局一共發放了6批共250多份樣品,總重77.68克樣品。獲得樣品的科學家全部來自國內科研機構,包括香港澳門的多所大學。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圖5:嫦娥五號科學用月壤樣品(圖源: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3年11月初,國家航天局上線發布第7批樣品數據,同時宣布國外科學家也可也申請借用月壤樣品。nasa對這件事情反應迅速。2023年11月29日,nasa就發出一個內部郵件,告知得到nasa資助的科學家可以向中國申請月壤樣本,因為美國國會已經同意將此作為「沃爾夫條款」的特例而網開一面。結果我們已經看到了,5名美國科學家的申請入選。

他們是:

瑞安·齊格勒(ryan zeigler)博士,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所屬地外物質研究探索科學分部(ares)行星科學家、月球樣品負責人。這個部門有一個科學家團隊專門管理和研究nasa收集到的所有的地外物質,其中阿波羅登月樣本佔據了很大比重。齊格勒的研究重點是月球地質化學和岩石學。

斯蒂芬·帕曼(stephen parman)博士,布朗大學地球、環境和行星科學助理教授。他以往工作集中在地球和環境科學,偶爾有水星和月球研究。在nasa為未來月球任務而建立、由五個團隊組成的太陽系探索虛擬研究所(sservi)中,布朗大學團隊是領導者。2023年7月起,帕曼博士參與了由nasa資助750萬美元、sservi承接的大規模月球研究項目,旨在為未來載人登月計劃提供月球資源成分和分布、著陸點選擇、行進路線規劃等方面的幫助。

蒂莫西·格洛奇(timothy glotch)博士,石溪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格洛奇博士領導了nasa太陽系探索虛擬研究所(sservi)的另一個團隊。他還參加過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月球偵察軌道器)、osiris-rex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的研究工作。格洛奇博士的專長是地外樣本實驗室光譜測量、用於行星風化層分析的光散射模型的開發,以及地外天體表面紅外波長定量遙感等。

斯蒂芬·薩頓(stephen sutton)博士,芝加哥大學地球科學系和先進輻射源中心研究教授。他的專長是同步輻射應用。他的研究課題中也包括了原始地外物質,如星際塵埃粒子、彗星塵埃、隕石的化學演化。薩頓博士曾參與用同步輻射光源對nasa星塵(stardust)探測器採集並返回地球的wild-2彗星樣本進行氣溶膠原位分析。

米歇爾·湯普森(michelle thompson)博士,普渡大學行星科學助理教授。她使用先進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方法對地外樣品進行分析,包括原位分析,以研究行星物質形成後的變化,特別是無空氣物體表面的演變。湯普森博士參與了nasa osiris-rex、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以及nasa水星登陸器概念研究等項目。

這五位科學家目前或以往工作都得到了nasa資助,尤其是直接為nasa工作的齊格勒博士和nasa太陽系探索虛擬研究所的帕曼博士、格洛奇博士。他們計劃用嫦娥五號樣品來進行的研究,顯然是為nasa整體計劃服務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國會能迅速批准「沃爾夫條款」的豁免。

有人要問,美國50多年前阿波羅登月不已經帶回382千克樣品了嗎?為什麼現在還要厚著臉皮問中國要?nasa去年11月底給科學家們的郵件中是這樣說的:「嫦娥五號樣本來自nasa尚未採樣的月球區域,預計將為月球地質史提供有價值的新科學見解,可以更好理解地球-月球系統,並有可能為nasa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提供信息。」

阿波羅宇航員只採集了月面六個中低緯度地點的樣品。而美國重返月球計劃預期在南極地區實施。月球很大,月表形態千差萬別。美國急需掌握儘可能多的月壤數據,以便著陸時應對。所以,他們是真的需要中國的月壤樣品。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圖6:阿波羅和嫦娥五號登陸點地圖(圖源:planetary society)

那麼,中國為什麼要分享月壤?尤其是,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美國千方百計打壓中國科技發展,為什麼還要給美國科學家提供月壤樣品來幫助美國的登月計劃?

有人說,當初美國曾經贈送過1克阿波羅月岩樣本給中國。現在中國應該投桃報李。這是禮尚往來,合情合理。

的確,1978年中美正式建交前夕,美國總統卡特的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曾向中國贈送了1克月球土壤作為「國禮」。我國將這份月壤一分為二,其中0.5克用於科學研究,另外0.5克收藏在北京天文館。歐陽自遠等中國科學家利用這珍貴的0.5克月壤做了全面的研究,最終發表了14篇論文。

不過,當時的地緣政治環境和現在完全不同。1970年代末,雖然中國尚未改革開放,政經體制依然是蘇聯模式,但美國卻毫不忌諱所謂的價值觀差異,開展和中國的深度合作,到1980年代甚至還出售武器。原因在於,當時的美國感受到蘇聯擴張的巨大壓力,迫切希望拉攏中國一起對抗蘇聯。

美國達到了目的。蘇聯從內部開始出現裂痕,最後導致了解體。可以說,美國的這1克月壤樣品早已得到了回報。況且這是國禮,我們自然也有國禮回贈。事情過去近半個世紀,嫦五樣品與此毫無糾葛,我們出借純屬善意。

也有人說,科學無國界,太空探索是全人類共同事業。聯合國1966年制定的《外空條約》和1979年制定的《月球協定》規定月球以及包括月壤在內的月球資源都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僅供和平利用。所以,分享月壤是國際法要求的國際義務。美國阿波羅計劃已經開創了分享月壤的先例。中國應該仿效美國的做法。

先說這兩個國際條約。《外空條約》第一條籠統規定,月球及其他天體均為全人類所有,各國均有科學調查之自由。《月球協定》第11條規定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人類共同財產。第6條規定締約國有權為科學研究在月球上採集並移走礦物和其他物質的樣本。採集樣本的締約國可保留其處置權,但應「考慮」(中文版原文「顧到宜否」,英文版原文「shall have regard to」)將樣品提供給其他締約國和國際科學界進行科學研究。

包括中美在內的主要大國都是《外空條約》的締約國。但中、美、俄和大部分歐洲國家均未簽署《月球協定》。所以,即便是「應考慮分享月壤樣本」這樣的建議性要求對中美也無約束力。必須按國際法要求分享月壤的說法純屬謠言。

那麼nasa又是如何分配阿波羅月岩和月壤樣品的呢?

從1969年到1972年,六次阿波羅登月帶回了2196個岩石和土壤樣本,共382千克。這些樣品被送到nasa專門為樣本保存和研究而建造的月球接收實驗室(lrl)進行處理和存放。它們在真空或充氮環境中又被切割成大概14000個樣本,其中的一部分被封存,供未來有更先進技術後繼續研究。其他的樣本在lrl關閉之後,轉而由約翰遜航天中心的地外物質研究探索科學分部負責。

不過,在阿波羅11號任務幾個月之後,尼克松總統做出一個舉動,向國內各州和全世界135個國家贈送月球樣本禮品。這是一塊微量樣本加一面上過月球的該國國旗。不過這些國家裡沒蘇聯。阿波羅17號返回後,美國又送出了第二輪月球禮品。這次輪到了蘇聯。而中國則晚至1978年才收到這份禮品。這很可能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就已決定並準備好了。

據報道,目前nasa還擁有85%的阿波羅月球樣品。其他的,要麼已作為禮品送出,nasa不再擁有所有權,要麼已經在研究試驗中損毀掉了。

針對剩下的未封存月球樣品,還有小行星、彗星、星際物質等地外物質樣品,多年來nasa已經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出借制度。科學家可以提出申請,陳述拿樣品來做什麼樣的研究。經嚴格的評審通過後,再簽署借用合同,以保證樣品的保護和歸還並循環使用。此外,還有針對中小學和大學的教育樣本及針對公眾展出的樣本。教育樣品還配有詳細的教材、ppt演示文件和教師手冊。不過,教育和公眾樣品只有美國國內機構才能申請。

應該說,nasa在地外物質樣品管理和使用方面做得很好。中國嫦娥五號月壤樣品的管理在很多方面就是向nasa學習的。nasa的做法不僅為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機會,兼顧了航天教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nasa自己的品牌營銷,還開展了航天外交,極大地增強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至於給全球科學界分享月壤,肯定也是有的。但從未聽說過中國科學家成功申請到月壤樣本的例子。2011年沃爾夫條款出來後,這已經成為不可能。這隻能說明一點,美國的分享從來不是無條件的。分享的主要目的是擴大自身影響力。一旦當它認為分享將威脅到自身利益時,分享就不存在了。

所以,科學可以無國界,但前提是不能損害國家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國家不簽署《月球協定》的原因。我們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既然當初美國贈送的1克月壤不存在回贈的問題,我們也沒有分享月壤的國際義務,那我們為什麼仍然應該提供樣品給美國呢?

其實我們的目的和美國是一樣的: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航天作為集現代高新技術之大成的綜合技術,不僅具有重大政治軍事經濟價值,更寄託了人類星辰大海的夢想,是皇冠上明珠中的明珠,影響力極大。和航天相關的任何動向,都會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力。

目前中國航天已經超越俄羅斯,緊追美國。一場精彩紛呈的中美航天競賽已經展開。如果利用得當,我們的航天硬實力無疑能轉化為強大的軟實力輻射全球,為中國塑造和平開放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中為我們贏得多多的朋友。這麼做事半功倍。

分享月壤就是這樣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我們的格局比美國更大。雖然會對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有所幫助,但如果將軟實力因素考慮進去,分享月壤絕對更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通過分享月壤,我們可以:

第一,提升我國和平開放的正面國家形象,增強中國航天品牌知名度;

第二,施展航天外交,展示中國善意。和美國打交道時,有更多的道德制高點以掌握主動;

第三,贏得美國和西方科學界的讚賞和認同,爭取他們未來對中國的支持,增強中國在美國和西方內部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第四,給其他國家一個正面示範,增強他們在未來合作中選擇中國的意願;

第五,分享到美國科學家對嫦五樣品的研究結果,學習美國月球樣本的管理和技術經驗。

在開始撰寫這篇文章之前,作者給入選的五位美國科學家都發了郵件,問了兩個問題:

1、您認為此次申請最後獲批的可能性多大?中方有無暗示可能會因政治因素而拒絕?

2、您認為nasa是否會同意對中國對等開放?如中國科學家申請osiris-rex任務的小行星樣本,nasa會不會批准?

截至發稿,作者還沒有收到任何回復。不過,以nasa目前的表現,已經高下立判。看起來,美國的全盛時期已過,曾有的自信、胸懷和格局已漸行漸遠。中國更代表著包容和開放。

在您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月壤借用評審會應該已經結束。最後的決定可能也已經作出。美國科學家獲得嫦娥五號月壤是大概率的事情。

這個結果,相信很多網友會不滿意,會有失落、沮喪、不平以至憤怒,網上會出現很多激烈的反對言論。不過請記住,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是一朝一日就能達成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我們需要智慧和戰略定力,既要在主權和國家利益上堅持原則,也要以細雨潤物的方式施展軟實力,贏得全世界的認同和支持。

最後用一個名句與大家共勉: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陳藍:中國帶回來的月壤,要不要給NASA?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X8.7級!太陽爆發十餘年來最強耀斑 能量究竟有多大?|封面科考隊 - 天天要聞

X8.7級!太陽爆發十餘年來最強耀斑 能量究竟有多大?|封面科考隊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大自然的力量超出人類想像。最近,太陽耀斑、地磁暴、極光頻頻光顧熱搜頭條。我們肉眼可見的極光因為地磁暴引起,地磁暴與太陽耀斑密切相關,而太陽耀斑是什麼?有人會問:一個X級別的太陽耀斑能爆發多大的能量?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北京時間5月15日,太陽繼續爆發出驚人的能量。在太陽活動區13664轉到日...
40萬元可當「洋院士」?遭質疑後他們緊急去頭銜 - 天天要聞

40萬元可當「洋院士」?遭質疑後他們緊急去頭銜

40萬元可當選?「洋院士」瘋狂擴招! 近日,西安一名90後博士當選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成為「世界唯一一位90後院士」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洋院士」的含金量遭受質疑。 網上流傳的一份名單中,2021年至今,60多名國內人士戴上了這一頭銜,其中不乏高校教授和企業高管。「洋院士」含金量質疑下,他們正緊急去掉頭銜。 截...
對接成功!梅州市首場高校院所和企業專利成果轉化對接活動舉行 - 天天要聞

對接成功!梅州市首場高校院所和企業專利成果轉化對接活動舉行

今天,嘉應學院聯合梅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專利轉化「校企」精準對接專場活動。活動現場,在相關部門的「牽線」下,廣東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廣東長樂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豐順萬洋眾創城、豐順縣電聲行業商會與嘉應學院簽訂《科技創新框架合作協議》。廣東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湘明:希望藉助高校這個著力點,...
從飛行摩托到陸地航母,小鵬匯天趙德力創業十年:死磕到底,永不放棄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天天要聞

從飛行摩托到陸地航母,小鵬匯天趙德力創業十年:死磕到底,永不放棄 |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在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鵬匯天)展廳的一角,有個特別的展品——2013年的第一代產品——飛行摩托。5月15日,當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採訪活動來到小鵬匯天,問及趙德力十年創業的感受時,他說:「死磕到底,永不放棄。」當年,小鵬匯天創始人趙德力用網購的材料組裝了自己的初代產品,而10年來,...
研究速覽:非右撇子可能和雙相情感障礙特定特徵有關? - 天天要聞

研究速覽:非右撇子可能和雙相情感障礙特定特徵有關?

在神經發育障礙中,非右利手和雙手並用的情況很常見。至少在部分亞組中,雙相情感障礙的潛在病理生理學可能與神經發育途徑的功能障礙有關。然而當前,關於雙相情感障礙與非右利手和雙手並用之間相關性的研究甚少。2022年,德國一項全國性研究納入了2174名穩定的患者,旨在確定:(i)在長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樣本中,非右利...
世界最大山地災害實驗平台在東川投用 - 天天要聞

世界最大山地災害實驗平台在東川投用

泥石流被稱為「泥龍」昆明東川發育有100多條不同類型的泥石流溝其中蔣家溝所在的小江地區被稱為「泥石流天然博物館」東川站站長、研究員宋東日(右),東川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鍾衛(左)和工程師魏麗在考察評估大橋河流域一處攔砂壩的磨損狀況。宋東日介紹在2007年被泥石流沖刷傾倒的1號觀測樓。雲南東川泥石流國家野外科...
NASA凌晨緊急澄清:阿波羅盆地並非阿波羅號真正登月地點 - 天天要聞

NASA凌晨緊急澄清:阿波羅盆地並非阿波羅號真正登月地點

阿波羅登月新視角:揭秘不為人知的著陸點與NASA的精密保密藝術在人類探索月球的輝煌篇章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無疑是最耀眼的篇章之一。長久以來,月球南極的阿波羅盆地作為公眾臆想中的神秘著陸地,承載了無數人對月球探索的浪漫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