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2024年03月04日14:15:04 科學 1867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存在,我們感知到的時間只是大腦的幻覺,並且時間的流逝速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的。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在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中,時間的流逝速度會受到物體的運動速度,以及所處的引力場強度影響,從而導致時間變慢,最典型的就是速度越快時間越慢,達到光速後時間靜止,以及黑洞附近的時間流速減慢,這些現象都是得到實際驗證的,而這也說明了時間作為宇宙中最基本的物理性質之一,其實並不客觀。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準確來說時間是宇宙時空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於空間之外的絕對客觀存在,這意味著如果宇宙發生特殊的變化後,時間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是不存在。

至少在目前的物理學理論中,時間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以及目前的黑洞奇點中是不存在的,而未來全宇宙級別的時間崩潰或者說終結,主要和宇宙末日有關。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天文學家認為,如果目前的宇宙膨脹速度沒有被錯誤估計,且暗能量的佔比就是70%左右的話,宇宙加速膨脹這一現象會在未來越來越嚴重,導致的結果就是宇宙中的大型結構會逐漸被宇宙膨脹的力量撕裂,從超新星團到星系團再到星系群都不能倖免,後期這種宇宙膨脹的力量會逐漸下放到實體結構上。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比如銀河系就將先於太陽系被撕碎,太陽系會先於地球被撕碎,最後的最後地球甚至地球上的每一顆原子,都會被宇宙膨脹的力量撕碎,整個宇宙將迎來名為大撕裂的結局,當宇宙中不存在物質後,時間也就不存在了。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除了大撕裂外,宇宙的反向收縮也是有可能導致時間發生變化的現象,因為有物理學家認為時間目前的流逝方向是跟宇宙膨脹相關的,如果宇宙未來某一刻從膨脹轉為坍縮,那麼時間的流動方向也就會發生變化,即時間有可能反向流動。

這種理念在劉慈欣的《坍縮》中就出現過,最後宇宙的收縮導致了時間開始反向流動,昨天變成了明天,整個宇宙開始向下一次宇宙大爆炸演化。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至於時間是否真的存在這個問題,一些理論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認為,時間可能只是我們大腦構建的一個幻覺,用來理解和組織我們周圍發生的事件,在某些物理理論中,時間被視為一種便利的數學工具,而不是宇宙的基本屬性。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調和的追求將物理學家引向了新的理論前沿:量子引力。這項努力旨在開發一個框架,可以描述宇宙在最基本層面上的行為,包括時間在奇點附近的行為。一些理論表明,代替奇點,黑洞的核心或大爆炸時的宇宙可能是一個「量子泡沫」,在那裡時空如此動蕩,以至於經典的時間概念不再適用。

總體來看

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並不客觀,它其實只是人類大腦的幻覺 - 天天要聞

探索時間的挑戰超越了人類知識和想像的極限。它迫使我們面對現實的基本性質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時間是否真的會結束,或者它是否會繼續以其謎團困擾我們,仍然是科學和哲學中最深刻的問題之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 天天要聞

【微科普】莫要一談輻射就「色變」,正確看待這把「雙刃劍」!

Q輻射具有兩面性!「快把WiFi關了,有輻射!」「電腦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輻射!」「孕婦必須穿防輻射服!」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眾對輻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懼。然而,科學真相往往顛覆認知。恐懼:混淆與誤解公眾對輻射的深度誤解和過度恐慌,常因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輻射類型: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γ射線等高能輻...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 天天要聞

寧德時代訴海辰儲能不正當競爭

近日,寧德時代起訴海辰儲能等主體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已由福建省寧德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定於8月12日開庭審理。這場糾紛因兩家企業在587Ah儲能電池標準領域的競爭引發行業關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儲能港股IPO關鍵期,其上市進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 天天要聞

發力太空計算!千億巨頭大動作

【導讀】中科曙光擬與中科星圖共同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鴒太空計算正成為新的戰略新興技術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圖7月8日晚公告稱,雙方當日簽署了《太空計算領域的合作開發框架協議》,將共同推動「太空計算」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落地、構建中國太空計算產業新生態,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國太空算力服務...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 天天要聞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慧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