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2024年01月31日17:35:12 科學 1598

這段時間,網路上有很多消息在說,我們的地球衝進了銀河系的一個黑暗團流區,遭受暗物質颶風,他們說得神乎其神,這個所謂的黑暗團流區是什麼?對人類有什麼影響?為何我們沒有感覺到呢?你又是否聽過《銀河吃香腸事件》?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銀河系吃掉了根香腸

其實要了解這個話題,咱們先得回顧下《銀河吃香腸事件》。咱們的銀河系包含了大約1000億顆恆星,形成了一個扁平的旋轉盤。它在過去的幾十億年里經歷了多次與其他星系的合併和碰撞,從而形成了現在它的結構和組成。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碰撞,就是與被稱為「香腸星系」的矮星系的相撞。香腸星系是一個比銀河系小得多的星系,它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億倍,相當於銀河系的1%。它的名字來源於它的恆星軌道的形狀,它們幾乎都是沿著銀河系半徑的方向,形成了一個狹長的香腸狀。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香腸星系是從一個非常刁鑽的角度撞進銀河系的,它的軌道非常偏心,而且很快就被銀河系的引力撕裂了,然後就被消化成了銀河系的養分。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這次碰撞發生在大約80至100億年前,當時的銀河系還是一個年輕的星系,它的銀盤還沒有完全形成。香腸星系的撞擊造成了極大的騷亂,它的恆星、氣體和暗物質都被甩到了銀河系的內部,與銀河系的原有成分混合。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這次碰撞永久性地重塑了銀河系的銀盤的結構,使其變得更厚更扭曲,甚至出現了「骨折」。同時,香腸星系的殘骸也形成了銀河系中心的球狀隆起和周圍的恆星暈,這些都是銀河系的重要特徵。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香腸星系的殘骸並沒有完全消失,它們仍然在銀河系內部留下了一些痕迹。科學家們通過觀測銀河系的恆星的位置、速度和化學成分,發現了一些與香腸星系有關的證據。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至少8個球狀星團,它們是由香腸星系帶進銀河系的,因為小星系通常沒有自己的球狀星團。這些球狀星團的名字都以「蓋亞(Gaia Sausage)」開頭,用來紀念歐洲空間局蓋亞衛星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之前提到的黑暗團流區,被科學家們稱為S1流。

S1流的發現是通過歐洲空間局的蓋亞衛星的數據進行的,蓋亞衛星可以測量數十億顆恆星的位置和運動。通過分析Gaia衛星的第二批數據,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異常的恆星,它們的速度與周圍的恆星不一致,而且它們的化學成分也有所不同。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這些恆星被認為是S1流的一部分,它們的數量大約有3萬顆,占銀河系恆星總數的0.1%。

這些團流區是由一些相互靠近的恆星組成的,它們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都很相似,但是與銀河系的其他恆星不同。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團流區是被銀河系吞噬的香腸星系的殘骸。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那所謂的暗物質颶風又和這些黑暗流團有什麼關係呢?

什麼是暗物質?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簡單認識下暗物質,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目之所及的一切,包括各種星體,都是由普通的物質構成的。簡單的說,比如原子、分子、電子等。它們都與光反應,所以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但暗物質是一種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也就是不會吸收、反射或發出光。人類目前只能透過重力產生的效應得知暗物質的存在,而且已經發現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暗物質的名稱是相對於可見物質而言的,這種不可見物質,並不一定是黑暗的,只是我們人類的眼睛和儀器無法直接看到它,現在關於它的圖片全部都是構想圖。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暗物質的本質是什麼,它是由什麼樣的粒子構成的,它是如何形成和分布的,這些都是物理學和天文學中的重大未解問題。

既然暗物質看不見,那麼最開始人類是怎麼發現暗物質的呢?這得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說起。這一時期星系天文學剛剛興起,人們開始認識到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並不是宇宙的全部,在銀河系之外還有眾多其他的星系。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正如恆星會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形成星系,星系之間也會在由於引力而結團形成更大的星系團結構。引力也就決定了它們的運動速度,根據引力科學家就使用三種主要的方法來測量星系的質量:時間參數法,丰度匹配法,和動力學法。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時間參數法測量兩個星系相互靠近的速度,並用這些動力學信息來預測質量。丰度匹配法利用星系的光度和恆星形成率與質量的關係來估算質量。動力學法利用星系內部或外部的物質(如恆星、氣體、衛星星系、引力透鏡等)的運動來計算質量。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如果星系團中的大多數物質是發光的,那麼這兩種質量應當不相上下。在三十年代,天文學家ZwickySmith卻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某些星系團的光度質量實際上遠小於其動力學質量。

也就是說,宇宙中發光物質或者說可見物質的總量可能要遠少於不發光的物質。這些不發光的物質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沒有任何電磁信號,人們只能通過其龐大的引力效應去感受它們,這就是暗物質最初的觀測證據。

暗物質颶風向地球衝擊?

所謂的暗物質颶風,顧名思義就是大量的暗物質匯聚高速流動的不可見,不可觸洪流。很多文章都在說,我們衝進了銀河系的黑暗流團,還引用了薩拉戈薩大學的Ciaran O'Hare及其同事的一篇科學文章。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但經過筆者的查證他們的說法是對文章的誤讀這篇文章並沒有聲稱我們的地球已經衝進了銀河系的黑暗流團,並且正在經歷暗物質颶風。

文章只是說如果計算出的軌跡模型沒有問題的話,這股所謂的暗物質颶風有可能經過我們的太陽系附近。作者估計,S1中的暗物質的密度約為10^-6 kg/m^3,遠低於我們太陽系中普通物質的密度。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作者也沒有說地球會以每秒500公里的速度與暗物質相撞。他們只是說暗物質會與我們太陽系中的一些原子相互作用,產生微小的閃光,這些閃光可以被未來的實驗檢測到。而且這些信號非常微弱,需要非常靈敏的WIMPs探測器來觀察。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WIMPs是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的縮寫,它們是一類質量較大但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極為微弱的粒子。暗物質,通過引力的力量影響著宇宙的演變,但因為它不發出光線,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它。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WIMPs被認為是暗物質的有力候選者,因此科學家們設計了WIMPs探測器,希望通過WIMPs與普通物質的微弱相互作用來揭示暗物質的面紗。但是這類探測器的原理並不複雜。它們把特定的物質,如氙、氬、鍺等,作為目標。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當WIMPs穿過這些物質並與其發生微弱碰撞時,會傳遞一些微小的能量給物質的原子核或電子,導致反衝或電離。這些微小的變化會產生可測量的信號,如光子、電子、熱量等。通過精密的測量和分析這些信號,科學家們可以判斷是否存在WIMPs,以及它們的性質、質量和運動狀態等信息。

雖然原理簡單,但是WIMPs探測並非易事。由於WIMPs與普通物質的相互作用概率極低,探測器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質,並且需要長時間的觀測。同時,各種可能的干擾背景噪音,如宇宙射線、放射性物質和熱噪音,也需要被排除。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為了降低這些干擾,WIMPs探測器一般被安置在地下深處,使用純凈的材料,維持低溫低壓的環境,並採用多種技術來區分信號和噪音。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目前,全球範圍內有許多WIMPs探測器正在運行或建設中,如XENON、LUX我國的Panda X等。它們採用不同的探測物質、技術和位置,希望能夠找到或限制WIMPs的存在,為解開暗物質之謎貢獻一份力量。

拿我國的Panda X舉例,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四川大涼山是個較為封閉的地方,但我國的WIMPs探測器Panda X就在涼山錦屏地下實驗室的深處,是世界上最大埋深、宇宙線本底最低的地下實驗室。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Panda X探測器已經完成了三代實驗,分別是Panda X-I(120公斤)、Panda X-II(580公斤)和Panda X-4T(3.7噸)。Panda X-II實驗在2016年和2017年間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對暗物質性質的限制,成果入選了科技導報十大科學進展和美國物理學會的亮點。

銀河系曾吃掉一根「香腸」,留下一團暗物質颶風?對地球有危害嗎 - 天天要聞

而Panda X-4T實驗則於2020年11月開始運行,在2021年7月發布了首個暗物質搜尋結果,覆蓋了之前未被探測過的暗物質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的參數空間,成為迄今為止對暗物質搜尋最成功的實驗。

未來,Panda X實驗還計劃建設下一代多十噸級的實驗,Panda X-xT。這一計劃旨在成為最終的暗物質直接探測實驗,並測試中微子是否是馬約拉納粒子的領先項目。通過不懈的努力,PandaX探測器正在為我們解開宇宙中最深層次的謎團提供關鍵線索。


參考資料:

1 暗物質像颶風一樣吹來,物理雜誌,2018
2 暗物質「颶風」正在吹過地球;尼科斯·迪米特里斯·法科塔基斯,2018
3 一場「暗物質颶風」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這種奇怪的物質;切爾西·戈赫徳,2018
4 80億年前,「香腸星系」撞擊銀河系,永遠改變了銀河系的未來;火星科普,2018
5 極深地下探秘宇宙的「熊貓X」實驗;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 李政道研究所,2021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著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與死,甚至也有權利。它請讀者從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麼能從對河流的重新想像中湧現。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 天天要聞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布,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賢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來學院·科幻奇旅」十萬個為什麼探索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幻+科普」為核心,通過沉浸式漫行、互動打卡、科技體驗等形式,帶領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環線旅程中,感受科學魅力,點燃探索熱情。活動中,在水一方科幻館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發布...
徐匯區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節喊你來打卡 - 天天要聞

徐匯區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節喊你來打卡

伴隨著稀宇科技和階躍星辰自主研發的AI大模型合作生成的開場視頻,2025年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暨徐匯區科技節啟動儀式昨天在漕河涇會議中心舉行。2024年徐匯區新增1家市級科普基地(上海核工院核能科技館)和2家區級科普基地(復旦大學「病原生物科學館」、中國海誠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輕·博物館」)。三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