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加盟 C9!

2024年01月06日19:00:44 科學 1822

近日,浙江大學官網「兩院院士」欄目更新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常凱已經列入名單,顯示常凱院士已經加盟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官網「教師隊伍」欄目1月4日更新的信息顯示,常凱目前擔任浙江大學物理學院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常凱簡歷

中國科學院院士,加盟 C9! - 天天要聞

常凱,1964年8月出生,安徽潛山人,半導體物理學家。浙江大學物理學院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7年和1996年先後獲得北京師範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與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民盟中央科技委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理論與統計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黃昆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獎評獎委員會主任。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理論研究,主要研究半導體量子結構的電子態、關聯激子態、自旋輸運和磁性起源做出了一系列有國際重要影響的工作,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200篇,引用一萬餘次。2004年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5年度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3年度獲得中國物理學會黃昆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科學獎。2020年起任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半導體分會(c8)委員。

 

來源: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加盟 C9!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 天天要聞

凌霄花開,滿庭生霞

初夏的庭院,萬物繁茂。忽然有一日,庭牆角落間,一抹橘紅悄然綻放,如火般攀上了粉牆黛瓦之間。它不語,卻在風中輕輕搖曳;它不爭,卻已佔盡院中高處的風光。凌霄花,顧名思義,「凌於霄漢」,是花中少有的「高處開花者」。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 天天要聞

晨光破界 · 院士領航 | 張楚漢:赤足奔跑 山河為卷

探索永無晨昏線晨光破界·院士領航科學探索永無界限,精神傳承跨越晨昏!為致敬科研人的堅守,科學出版社特別推出「探索永無晨昏線」欄目,首期攜手92歲高齡的水利水電泰斗張楚漢院士,為讀者獻上珍貴限量親簽簽名卡!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著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