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2023年11月11日16:23:05 科學 1842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文丨阿夜

編輯丨阿夜


高華健本是我國著名科學研究者卻接下美國的「橄欖枝」,入美國國籍,面對網友罵聲他竟還高呼:「科學無國界」!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背負無數罵名的他,卻在30年間用美國的錢為我國培養了20名科學家,以及數百名的碩士研究生。

高華健十年磨一劍卻又卧薪嘗膽三十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他,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天才少年,國家培養

1963年,高華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個普通家庭。雖然家境十分貧寒,但父母開明,努力供他上學,希望他有出頭之日。

高華健從小就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更廣闊的天地,父母的期盼也成了他奮鬥的動力。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讓父母感到欣慰的是,高華健在學業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記憶力超群,對知識有著熱烈追求。

當同齡人還在學簡單計算,他已經能熟練運用乘法口訣。他總能輕鬆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作業完成得遠快於其他同學。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高華健優異的表現很快獲得了老師的關注和讚賞,老師建議他跳級學習,讓他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揮。

在跳級學習的過程中,高華健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像什麼與新的同學有代溝課業難度大幅提升等等之類的。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但他並沒有退縮,依然保持積極樂觀和勤奮態度。白天認真上課,晚上專心複習,經常自習到深夜。就這樣,他慢慢跟上了節奏,成績也逐漸名列前茅。

14歲時,高華健順利進入重點高中學習。這裡的教學質量和要求更高,但高華健並不懼怕挑戰。在這幾年裡,他對物理產生了極大興趣,成為了他學習的主攻方向。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他不僅積极參加物理小組,還自己購買相關書籍進行研讀。每當遇到疑難問題,他總是堅持不懈,直到弄懂原理,這樣紮實的基礎奠定了他在物理領域的天分。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高華健第一時間報考。當時全國高考的錄取率僅為7%,競爭異常激烈。但他卻依靠實力,成功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學習。

在這裡匯聚了國內外一流師資,高華健受益匪淺。他高效的學習方法和創新思維,深受老師賞識。他的專業課成績遙遙領先,被老師譽為百年難遇的天才學子。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1982年,19歲的高華健受美國哈佛大學邀請前往深造。這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殊榮,也是他實力的證明。

高昂的留學費卻成了全家人的心頭大患,正當高華健準備放棄時,國家推出政策資助條件優秀的留學生。在政策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高華健如願進入哈佛大學深造。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同年,高華健飛躍重洋去到哈佛,開始了他的留學生涯。儘管當時中國留學生還很少,但有著祖國和學校的培養,高華健毫不退縮,一心投入學習和科研中。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憑藉堅實的基礎和不懈的努力,高華健在學術和科研領域獲得了卓越的成就。與此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用所學造福國家。

放棄國籍,加入美國

1988年,25歲的高華健從哈佛大學獲得工程學博士學位,畢業之際,許多單位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看中了這位海歸人才,德國多個研究機構也認為高華健會是跨國合作的橋樑,美國斯坦福大學更是盼望高華健能為學校譜寫新篇章。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國內亟需海外歸國人才支持各項事業。高華健的許多同學都選擇了回國,可他卻遲遲沒做決定。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在哈佛留學的這些年,高華健主修的領域是微觀固體形變動力學,這項理論奠定了研究基礎,對航空、國防等領域影響深遠。

高華健認為,自己還只學到皮毛,難以對國家科技進步有實質性貢獻。而且當時國內條件有限,無法在這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經過再三思考,高華健還是決定留在美國,加入斯坦福大學這與他的導師期望一致。導師多次勸他留美髮展,因為高華健的天賦難得。

然而,留美一段時間後,高華健發現外籍研究人員在美國並不容易。很多重要的研究對外籍人士嚴加限制,他根本無法接觸核心技術。都說科學無國界,可現實卻讓這句話成了空話。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為了能夠打破這個隔閡,高華健冒著輿論風險,加入了美國國籍。這一舉動立刻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高華健迅速被打上了「白眼狼」「忘恩負義」的標籤。

就連他的家人也無法理解,高華健沒有多加辯解,只是丟下一句「科學無國界」,便繼續默默前行。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加入美國國籍後,高華健終於被允許參與尖端項目,還獲得了充足資金支持,各種成果也是頻頻傳出。

2001年,高華健出任聯邦德國斯圖加特Max-Planck金屬材料研究所主管。2006年,他被任命為美國布朗大學終身教授。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他堅持每年回國講學60天,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儘可能地傳授到國內。然而,的國籍問題卻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他身上背負的罵名也一直沒有洗清。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卧薪嘗膽,報效國家

2019年時,美國突然西安交通大學的留學生提出限制。這一耐人尋味的舉動很快在國內引發爭議,人們紛紛猜測美國此舉是何用意。

就在外界眾說紛紜之際,中國科技園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解答了眾人的疑惑。

原來是高建華多年以來一直在暗中無私奉獻,為國家培養急需的科技人才。

在美國的這些年裡,高華建先後為國家培養了20位博士生人才,並將這些人才陸陸續續送回國內。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一直以來,中國的學生在外留學時,總會受到這樣那樣的排擠,很多核心的東西根本就接觸不到。

而高建華憑藉自己的努力做到教授一職後,在面對中國學生時便可傾囊相授。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為了防止一些人學成忘記祖國,高華建時常告訴學生:「你們遇到了好的時候,希望你們學成後能報效祖國,為國家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事實上,背負罵名多年的他從未有一刻忘記過祖國,他深知個人力量的局限性。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要想真正促進中國科技事業的進步,必須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回國效力,這才有了他當年加入美國國籍之舉。

多年以來,高華建利用自己在美國的影響力,經常組織學術交流活動,請中國留學生到實驗室學習科研前沿知識。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參與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王翔博士,便是是高華健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正是高華健在美國的悉心栽培,歸國後的王翔才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術支撐,參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並在神舟八號任務中立下戰功。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如今,王翔博士已經成長為我國重要航天科研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可以說,沒有高華健的遠見卓識和傾力培養,就沒有今天的王翔。

然而,高華健的事迹長期不為外界所知。他也從未在公開場合提及自己培養學生的事,始終保持謙遜低調。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直到2019年,美國政府突然對西安交通大學提出招生限制,高華健的故事才第一次與公眾見面,背負多年的罵名也終於沉冤得雪。

以高華健的成果來說,他完全可以在美國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可他卻只是孜孜以求祖國的科技進步,他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什麼叫做大無畏的赤子之心。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古有越王勾踐卧薪嘗膽高清版得以報仇雪恨,今有高華建忍辱負重三十載報效祖國,真是可敬可嘆。

結語

高華健的故事告訴我們,祖國的明天需要每一個有理想、有擔當的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獻,需要每一個不畏艱辛、甘於奉獻的普通人支持。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唯有涓涓細流匯聚成海洋,中華民族的科技才能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希望當代中國留學生都能以高華建為榜樣,立志報效祖國,以科技創新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坑哭美國,拋棄中國籍加入美國,卧薪嘗膽30年為國培養百名科學家 - 天天要聞

高華健的這份赤子之心和大無畏的精神,必將寫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器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器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器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器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沿著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著「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 天天要聞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特別地,機器學習和最優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優化問題是大多數機器學習方法的核心,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都會轉化成優化問題求解。《機器學習與最優化》(田英傑,唐靜靜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