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盛讚中國打造太空強國的里程碑,日本首先酸了;對華立場有變

2023年09月25日16:59:04 科學 1319

本文素材來自於網路,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2021年6月17日,北京時間早上9時22分,再次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歷史時刻。祖國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不僅如此,在當天的15時5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還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三位傑出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也在隨後成功進入軌道艙。這一系列的壯麗場景,無疑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巔峰時刻,也為全球觀眾帶來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

這一歷史性時刻,不僅讓祖國的人民為之振奮,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矚目與讚譽。然而,在表揚的背後,難免也會有一些嫉妒和不滿。其中,日本似乎是第一個表現出酸意的國家,特別是日本首相菅義偉,他的對華立場也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多國盛讚中國打造太空強國的里程碑,日本首先酸了;對華立場有變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也對中國的航天成就給予了高度的關注。美國各大媒體密切關注整個發射過程,詳細介紹中國空間站和航天員的情況,甚至追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這一現象或許可以追溯到10年前,當時美國試圖通過所謂的「太空封殺令」來佔據太空霸權地位,這一舉措可能促使中國增加對航天事業的投資和發展,從而推動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迅猛進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中國此次完成了耗時最長的航天任務,為太空空間站的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使中國在航天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此外,《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BBC和《印度斯坦時報》等國際媒體也紛紛讚揚中國再次創造了太空強國的里程碑。

多國盛讚中國打造太空強國的里程碑,日本首先酸了;對華立場有變 - 天天要聞


與此不同,俄羅斯則對中國的航天成就給予了中肯的評價,《今日俄羅斯》表示,中國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發射,這對中國太空空間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種客觀而中立的態度值得稱讚。

然而,來自日本的聲音卻有些令人深思。日本媒體直言不諱地稱,中國穩步推進太空項目發展,這引發了擔憂,特別是在中美之間的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在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日本一直傾向於與美國站在一起。菅義偉在與美國高級官員會面時的低姿態表現也引起了廣泛爭議,似乎讓日本在美國面前顯得有些過於順從。

多國盛讚中國打造太空強國的里程碑,日本首先酸了;對華立場有變 - 天天要聞


然而,最近的一系列事件似乎表明,菅義偉對華立場可能有所轉變。在參加G7峰會後,菅義偉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共享普世價值」的概念。這一提法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日本試圖與英美兩國打造所謂的「反華聯盟」的背景下。菅義偉試圖改變日本的立場,儘管這一舉動或許只是計劃失敗後的借口。

總之,中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讚譽,同時也讓一些國家產生了競爭和擔憂。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太空時代,各國將面臨更多的選擇和決策,如何平衡各種利益和立場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與此同時,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也為世界各國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共同探索太空的未來。

多國盛讚中國打造太空強國的里程碑,日本首先酸了;對華立場有變 - 天天要聞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 天天要聞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據美國宇航局稱,SpaceX被指示從軌道上為國際空間站製造一艘拖船。為此,該公司將獲得8.4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拖船的準備和發射費用。但一切都不會早於商業軌道站準備就緒,這可能晚於 2030 年。圖片來源:NASA根據各種聲明,俄羅斯最早可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著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著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著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