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里得望遠鏡,能解開宇宙的兩大謎團嗎?

2023年07月16日09:22:06 科學 1630

北京時間7月1日晚23時12分,由歐洲空間局(以下簡稱歐空局)設計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以下簡稱歐幾里得望遠鏡)搭乘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 9 號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未來6年,它將勘測超過三分之一的宇宙,為超過10億個星系做「CT掃描」,並繪製出一張宇宙三維「地圖」。

據歐空局官網介紹,依據歐幾里得望遠鏡觀測的海量數據,可以前所未有地確定過去100億年中宇宙的膨脹和結構演化,並有助於揭開宇宙學的兩大奧秘:暗能量和暗物質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鞏岩長期研究暗物質和暗能量模型,是中國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國家天文台科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他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暗物質和暗能量,是目前物理學和天文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也是籠罩在兩個學科頭頂上的「兩朵烏雲」。多個國家都在相關領域攻關,如果將這兩大謎團破解了,對人類來說是非常重大的突破。

歐幾里得望遠鏡,能解開宇宙的兩大謎團嗎? - 天天要聞

太空中的歐幾里得空間望遠鏡(示意圖)。圖/歐空局

人類對95%的宇宙還一無所知

2009年,歐空局發射「普朗克」探測衛星,耗時3年,精準繪製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這是宇宙大爆炸時的遺留輻射,被稱為宇宙中最古老的光。2013年,第一幅反映宇宙誕生初期的全景圖公開後,科學家確認,它幾乎完美地驗證了宇宙標準模型。即在宇宙中,所有可見的普通物質,包括恆星行星以及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只佔宇宙總能量的5%,暗物質佔27%,暗能量佔68%。

但人們需要解答的問題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到底是什麼。過去近一個世紀中,許多研究者測量發現,恆星繞星系中心旋轉的速度大於預測結果,猜測存在不可見的物質增大了使得恆星旋轉的引力,科學家將其稱為暗物質。而暗能量是指驅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物質。暗物質與普通物質不同,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過去數十年,天文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想盡辦法,都無法直接探測到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存在,對其性質更一無所知。

2012年,歐幾里得計劃被歐空局選中實施,來自13個歐洲國家、美國、日本等國的2000多名科學家參與了這項計劃,耗資約10億歐元研製完成歐幾里得探測器。如今,這一以幾何學之父命名的探測器,搭載口徑為1.2米的歐幾里得望遠鏡,以及一台可見光波長相機和一台近紅外相機,將在宇宙航行一個月,最終懸停在距地球150萬公里外的拉格朗日點L2。歐幾里德望遠鏡將與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共享同一位置,共同凝望宇宙深處。

歐幾里得望遠鏡的發射幾經波瀾。2022年,歐幾里得望遠鏡建造完成,原計劃搭載俄羅斯火箭,從南美洲發射,但受俄烏戰爭影響,歐洲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合作終止。2022年底,歐空局找到替代方案,與美國公司SpaceX合作,發射地點轉移到美國。依據歐空局官網公布的目標,歐幾里得望遠鏡將用於研究暗能量是否存在,或探明宇宙明顯急速膨脹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暗能量存在,它的特點是什麼,並根據觀察到的宇宙大規模結構,研究大爆炸後的宇宙狀況。

鞏岩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歐幾里得望遠鏡並不是直接探測暗物質,嚴格地說,對暗物質的探測需要探測到暗物質粒子。暗物質有多種理論假說,其中之一認為,暗物質是重質量粒子。過去數十年,科學家主要通過三種方式探測暗物質:利用大型對撞機,測試能否撞出暗物質粒子;在地下十幾公里建立實驗室,保證其他粒子無法穿透,尋找暗物質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的痕迹;在地面或太空探測暗物質「湮滅」或衰變後產生的常見粒子。但迄今為止,人們窮盡了上述所有辦法,都沒有探測到暗物質粒子的蹤影。

鞏岩解釋說,歐幾里得望遠鏡的工作原理是,假設暗物質存在,通過對宇宙中海量天體的探測,將得到的數據與相關模型進行對照和驗證,來確定或排除相應的暗物質模型。這實際上是一種理論上的「排除法」。「如果人們把暗物質的性質探測得足夠精確,其他理論都無法解釋這個數據,最後只能用暗物質來解釋。」鞏岩說。

歐空局的官方網站介紹,歐幾里得望遠鏡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科學目標。望遠鏡將測量15億個背景星系,創建宇宙暗物質分布的三維視圖,宇宙學家將藉此推斷宇宙歷史中的星繫結構如何形成,以及星繫結構的生長速度。這與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性質與數量相關。同時,歐幾里得望遠鏡也將利用重子聲學振蕩,測量宇宙的膨脹率及其變化。重子聲學振蕩可以簡單理解為宇宙早期的聲音波動,它們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留下了痕迹,有助於了解宇宙的演化和結構的形成。兩種方式的測量對象是幾乎相同的天體,結果可以交叉檢驗,減小誤差。

作為第四代巡天望遠鏡,歐幾里得和哈勃望遠鏡有明顯區別。「哈勃是精測望遠鏡,能清晰拍攝某一小片天區內的天體,只能探測太空中很小的區域,相當於通過『針孔』觀測。」鞏岩說,想要研究暗物質和暗能量,望遠鏡要看到更廣袤的宇宙。歐幾里得望遠鏡則是「把針孔拿掉」,在更大的視野中掃描整個宇宙的天體。

此外,歐幾里得望遠鏡也能「看得更遠」。天體發出的光隨著宇宙膨脹被拉伸,會出現「紅移現象」。紅移越大,天體離人類的距離越遠。歐幾里得同時搭載測量星系形狀的可見光相機,以及測星系亮度和距離的近紅外光譜儀,能觀測到宇宙形成30億年後的光。「它探測宇宙的廣度和深度,都是目前其他望遠鏡無法比擬的,觀測數據量之大在同類型望遠鏡中也前所未有。」鞏岩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歐幾里得望遠鏡的另一個重要科學目標是,通過對宇宙物質分布結構的分析,測量出中微子的質量。目前,科學家認為,中微子由電子中微子、繆子中微子、陶子中微子三種不同類型的中微子組合而成,現有地面實驗無法確認三者的質量排序。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中微子理論上質量為零,但地面實驗和觀測中表明中微子是有質量的。「對三種中微子質量之和的精確測量,對於了解中微子的質量排序,以及其質量獲得的機制有著重要作用。」鞏岩分析說,這對於中微子乃至基本物理的研究都會有極大推動作用。

無法單獨完成觀測目標

在地球上,光在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但在更廣闊的宇宙中,情況並非如此。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一個遙遠星系發出的光,經過星系或者星系團這類大質量天體,受引力影響,會產生輕微彎曲。類似於被置於放大鏡下,其成像形態和亮度都會發生改變,這被稱為引力透鏡效應。科學家認為,背景光源的扭曲不是隨機的,它與暗物質的引力場相關,可以從中探測暗物質的密度分布。

鞏岩解釋說,理想狀態下,發光的星系等光源、光經過的大質量物質、觀測者三點一線時,引力透鏡效應最強。但在宇宙中,一般情況下,光源只會發生微弱透鏡效應,使觀測難度增加,這被稱為弱引力透鏡效應。正式開啟探測後,歐幾里得望遠鏡將通過弱引力透鏡效應來繪製暗物質分布圖。「雖然單個星系的形狀和亮度變化很小,但這是一個統計概念,如果把幾億、十幾億的星系的形狀和亮度都測一遍,統計效應就出來了。」鞏岩說。

因此,歐幾里得望遠鏡要觀測足夠廣闊的宇宙,鞏岩介紹說,「在設計上,歐幾里得望遠鏡在可見光觀測上只用了一個寬波段,有助於更準確地測量星系形狀。」但大型巡天望遠鏡普遍使用測光紅移技術,即用多個波段的測光數據來估算紅移。歐幾里得僅用一個可見光寬波段和幾個近紅外波段,會降低測光紅移的準確度,「紅移測不準,對弱引力透鏡效應的測量也沒辦法十分準確。」鞏岩說。

這是歐幾里得望遠鏡未來探測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鞏岩介紹,如果想圓滿完成科學目標,歐幾里得望遠鏡需要其他望遠鏡的配合。歐空局官網也提到,這一望遠鏡需要來自地面望遠鏡的額外數據,以改進紅移測定技術和單個星系的點擴散函數建模。但鞏岩提到,不同望遠鏡如何協同觀測、協同數據處理,對歐幾里得望遠鏡的測量來說將是非常大的挑戰。比如,要面對的挑戰包括地面望遠鏡觀測容易受大氣擾動等影響,每一次的觀測效果不同,儀器參數也不相同等。

近年來,歐洲、中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致力於暗物質、暗能量的研究和探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研製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計劃2027年發射。中國兩米口徑的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計劃於2024年發射。這些望遠鏡和歐幾里得有相似的研究方向,用於開展廣域巡天觀測,在宇宙結構形成和演化、暗物質和暗能量領域開展前沿研究。

2013年,中國巡天空間望遠鏡計劃立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詹虎參與了CSST的研製工作,他對媒體表示,CSST擬於2023年底前交付,計劃在2024年發射。據報道,CSST太空飛行器的大小相當於一輛大客車,立起來有3層樓高。「巡天觀測」是CSST的主要使命,它將會覆蓋整個天空面積的40%,積累獲得近20億星系的高質量數據。

NASA研製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的眾多科學目標中,也同樣包含研究宇宙尺度和暗能量,此外,它還將尋找宇宙超新星事件等。但它與中國和歐洲的天文望遠鏡又有所不同。歐空局官方介紹,羅曼和歐幾里得望遠鏡的使命是「互補的」,歐幾里得的測量視野更廣,而羅曼只是勘測較小的區域,但會以更高解析度和更大波長覆蓋範圍探測,兩者的重疊結果可用於互相檢查系統誤差

這類巡天望遠鏡最終能否揭開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面紗?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歐幾里得科學家伊莎貝爾·胡克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歐幾里得將在幾個月後發回它對宇宙的「初印象」照片,但科學家還要等待數年時間,才能拿到海量的數據,宣布一些新成果。

發於2023.7.10總第1099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雜誌標題:歐幾里得望遠鏡能解開暗物質之謎嗎?

記者:楊智傑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不像是風箏和鳥類,「像龍一樣圍著盤旋,至少有三條。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數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