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部門在對全球海水的溫度進行測量之後,得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那就是「厄爾尼諾」現象捲土重來,這預示著我們將迎來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溫度甚至已經打破了之前2016年創下的最高溫度記錄。不僅如此,這一結果還指向了《巴黎協定》中的溫度警戒線,因為協約中明確表示「升溫不得超過1.5攝氏度」。面對這種狀況,人類恐將「失守」,許多科學家們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結果。但不少人還是存有疑問:究竟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為何它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主要發生在熱帶太平洋一帶,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那裡的海水溫度本身就較高,氣候也較為溫暖,然而當這種溫度變得異常時,便會產生厄爾尼諾現象,氣溫不斷升高,且時間較長,這種異常的變化甚至會波及周邊,甚至會引發全球氣候變暖。
而造成這種現象的關鍵在於厄爾尼諾暖流,因此,厄爾尼諾現象又被稱為稱厄爾尼諾海流。這股暖流是太平洋中一種特殊的的自然現象,一般是由於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後而產生的一種不平衡的氣候現象。這種現象並不是長期穩定如此,而是具有周期性的,一般是每7年產生一次這種氣候。
根據資料顯示: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南太平洋的東部有一股秘魯寒流,每當南半球進入夏季時,海水溫度升高,來自於赤道的暖流便會增強,再加上氣壓帶與風帶的變化與移動,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秘魯寒流會逐漸消失,而那股赤道暖流會帶來極大的氣候變化,使得海水溫度不斷上升。這便是厄爾尼諾現象的產生過程。
厄爾尼諾現象是自然現象嗎
那麼,厄爾尼諾現象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嗎?當然並非如此。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也與全球的現代化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由於國家工業生產總量大幅度提升,對於一些燃料的應用更為廣泛,再加上汽車尾氣的排放、生活用電量的提高,更加劇了氣候變暖的總趨勢。
因此,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會超越《巴黎協定》中1.5攝氏度的警戒線。早在2015年,197個國家在巴黎簽訂《巴黎協定》,目的是為了應對全球的氣候變化,協約規定要將本世紀的全球氣溫的升幅變化穩定在2%之內,並且儘可能地將氣溫穩定在1.5攝氏度以內,這份協約在2016年11月開始生效,距離現在已過了將近8年之久,但是真實地情況並未達到協約中的理想水平。
然而令科學家們苦惱的是,如果想要控制溫度的上升,相比於改變自然現象,更應該從社會層面進行調整,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合理利用碳資源、綠色出行與用電等等,但這些對於扭轉整個氣溫的變化僅僅只是九牛一毛,並不會產生太大的效果。
厄爾尼諾現象有什麼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的產生,不僅僅會引起全球的氣候變化,同時也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氣候的變化最容易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長期的高溫使得土壤溫度變高,降水減少,從而引起乾旱,而有的地方因為氣候的變化會引發洪水,這些都不利於農業的發展。當糧食沒有了穩定的保障,那些災害嚴重的地方就會出現饑荒,尤其是在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拉丁美洲等距離厄爾尼諾較近的地方,最容易受到其影響,對人們的物質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不僅如此,氣候的變化也會使得環境質量降低,各種颱風肆虐,冰川融化,海洋酸化等等,空氣質量驟減,久而久之,也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由於種種原因,今年即將迎來史上最熱的夏季,面對厄爾尼諾現象的捲土重來,我們難免會對未來的氣候產生憂慮,而明年或許也會失守1.5攝氏度的目標,對此,我們需要警醒自我,為守護地球的美好藍圖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