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2022年12月15日23:08:09 科學 1902

據媒體報道,有博主在遼寧瀋陽新立堡立交錢附近的渾河冰面上發現了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通過現場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出,死亡的鴨子頸部呈淡棕黃色,全身赤黃褐色,看上去同我國的三有保護動物赤麻鴨類似。

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 天天要聞

赤麻鴨

赤麻鴨屬於雁形目鴨科麻鴨屬,其體型比家鴨稍大,體長可以長到51-68厘米,體重能達到3斤左右。

主要棲息於河口、湖泊、水塘以及附近的沼澤、沙灘、荒地、平原疏林和農田等地,尤其喜歡平原上的湖泊地帶,主要在內陸淡水生活。其主要生活在地中海沿岸、亞洲中部和東部、非洲西北部、歐洲東南部,越冬時會在中南半島、印度、泰國、緬甸、日本、朝鮮半島等地。

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 天天要聞

赤麻鴨的食物主要有水生植物的種子、芽和葉子,農作物幼苗等植物,有時也吃昆蟲、小魚、小蛙、甲殼動物動物。

雖然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中屬於無危的品種,但是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屬於三有保護動物。雖然赤麻鴨無危,但是其種群數量並不多,2012年統計時世界總的種群數量也就約3萬隻。

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 天天要聞

赤麻鴨為何會出現在遼寧地區而沒有飛走?

赤麻鴨屬於遷徙性鳥類,每年的10月末到11月初會成群從繁殖地遷徙到越冬地,然後再在來年的3月初到3月中旬繁殖地的冰雪開始融化的時候成群得從越冬地遷回繁殖地。在我國冬天的時候赤麻鴨會選擇氣溫相對溫和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過冬,夏季則會返回到東北繁殖區。

據瀋陽市野生動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表示,赤麻鴨每年都會前往瀋陽地區,這幾年隨著環境的改善,還會有部分赤麻鴨在瀋陽當地過冬,現在時間已經來到了12月中旬,已經過了赤麻鴨遷徙的時間了,死亡的這一批赤麻鴨應該是留在當地過冬的,沒想到遭到了不測。

據野生動物救護專家表示,這一批赤麻鴨沒有飛走就比較奇怪,因為正常情況下赤麻鴨是會飛到南方較為溫暖的地方,瀋陽的天氣比較冷,按理赤麻鴨是會飛走的,其認為沒有飛走可能是因為瀋陽當地的食物比較充足,或者是有人經常投喂。

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 天天要聞

赤麻鴨是如何死亡的?

如此多數量的赤麻鴨同時死亡,常見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禽流感。禽流感是導致家禽和野禽短時間大面積死亡的常見疾病之一,不過據瀋陽市自然資源局發布的通告稱12月15日上午,送檢的樣本中未檢測到禽流感病毒,據此可以排除禽流感的可能。

不過禽流感的危害不容忽視。禽流感屬於流感的一種,是禽流感病毒感染家禽後引起的各種綜合征,從無癥狀感染、呼吸道疾病和產蛋率細節哎昂,到死亡率接近100%的嚴重全身性疾病不等。

禽流感的自然宿主有家禽和野禽,而且從鴨體內分離的流感病毒比其他任何禽類都多。

在12月2日到12月9日的統計中,比利時發生1起野禽,義大利發生11起野禽和1起家禽,法國發生8起野禽和20起家禽,瑞典發生1起野禽,委內瑞拉發生1起野禽,加拿大發生4起家禽,德國發生2起家禽,美國發生14起野禽和13起家禽,日本發生7起家禽,西班牙發生4起野禽,波蘭瑞士個發生1起野禽,秘魯捷克各發生1起家禽,南非發生2起家禽,匈牙利發生18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 天天要聞

2、氣溫驟降,被凍死。據了解,在發現赤麻鴨死亡的前幾天時間,瀋陽當地降溫下雪。赤麻鴨雖然有羽毛,有一定的禦寒能力,但是其屬於遷徙性鳥類,對寒冷的抵抗力不強。據了解赤麻鴨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3-20攝氏度左右,雖說在零下一二度的時候赤麻鴨是可以在外面過冬的,但此時已經需要給鴨子提供一個窩作為住所保溫了,而當前瀋陽當地的氣溫在-20℃~-6℃,這個溫度是有可能超過赤麻鴨的忍受能力,而把赤麻鴨大量凍死的。

3、缺吃的。這個目前來看基本是可以排除的,據媒體報道有專家在經過簡單的解剖發現,死去的赤麻鴨素囊里有非常多的玉米粒,而且在赤麻鴨死亡的現場也發現了有玉米粒。另外,有市民比較喜歡赤麻鴨,下雪的時候考慮到赤麻鴨沒吃的,當地的市民也有投喂玉米的可能,所以缺吃的導致死亡的可能性不大。

上百隻野生「鴨子」死在冰面上,什麼原因導致的?會是禽流感嗎? - 天天要聞

4、中毒。中毒目前來看其可能性最大。在2020年9月,國家林草局發布《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通知中規定對該動物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以前可以養殖食用,現在不能養殖了,不能排除一些非法人員利用加了毒的玉米粒毒害赤麻鴨,然後撿拾食用的可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著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