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2022年11月01日08:06:19 科學 1854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據說全世界75億多的人口,沒有一個一模一樣的指紋。然而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根據指紋的形態,分成了渦紋流紋兩大類。渦紋又被稱為「斗」,流紋則被叫做「簸箕」。在中國民間文化中,認為十指中「斗」和「簸箕」的數量,決定了一個人的命格。比如一斗窮、二鬥富三斗四斗三斗四斗開當鋪等民謠那麼問題來了,你有多少個「斗」和「簸箕」呢?經過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終於破解了人類指紋中「斗」和「簸箕」的基因密碼,那麼指紋的形態真的和人類生命健康有關嗎?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在中國民間關於指紋上的「斗」和「簸箕」的說法非常的,甚至還有多個版本的民謠。在文章開始時說的,一斗窮二鬥富三斗四斗開當鋪等等,根據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說十指中長有兩個斗的人就是不缺衣少食的人,擁有三斗四斗的人生平就時會經營做生意的材料。當然了這些都是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民間傳說和童謠順口溜而已。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而指紋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形態,70多億人沒有相同的指紋,就足以證明指紋的特殊性。並且有關指紋的研究更是層出不窮。而很多的研究,都沒有圍繞大數據的角度,去分析不同形狀的指紋與生理、健康有著什麼樣的聯繫?而這項研究,被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所,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等聯合國內外十餘所科研機構,對人類指紋的表型的形成和肢體發育相關的基因關係,做了深入的研究。而這項中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能會顛覆你對傳統指紋的認知。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們先來說說,指紋是何時出現在人體指尖上的。根據研究發現,人體的指紋是在懷胎第10周的時候,就開始在胎兒的指尖發育,最開始是以球狀鼓包生長的,到懷孕第四個月的時候,胎兒指尖的皮膚上就已經形成了指紋。指紋形成之後,人的一生中幾乎都不會再發生改變,除非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將原本的指紋給毀壞掉。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指紋的神奇之處是生長在人類指尖的皮膚上,故此科學家提出了,決定和影響指紋發育的主要基因很有可能是和影響皮膚髮育相關的基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經過研究,確實證明了影響和決定指紋發育的基因,和影響皮膚髮育的基因,有很強的關聯。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基因是專門負責,調控肢體發育的,最終對指紋的形成起了輔助性作用。並且研究者們對23000個志願者做了相關基因的掃描和分析,發現了43個人類指紋花紋相關的遺傳基因組。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指紋與肢體發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指紋花紋與手指長度的比例也有密切的關係。比方說,指紋「斗」越多的人,小指往往相對較長,手掌的長度就會成反比。大家可更加註意視頻的提示,看看是不是「斗」越少,食指指紋關節是不是就越長。復旦大學金力院士說:研究指紋表型更大的意義是,通過了解指紋相關的基因,從而通過這些基因來預測人體健康和監控疾病的方面發揮作用。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在2020年8月的時候,《歐洲心臟病雜誌》刊登了一篇學者文章,文章指出,通過大數據演算法得出,有禿頂、髮際線後移、耳垂褶皺眼袋深等面部特徵的人群,和冠心病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我們的指紋會不會和疾病有所關聯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在上世紀的60年代就給出了答案,當時有很多醫學論文指出,在眾多白血病患者中,指紋「斗」形較多者較多。而且科學家還發現,患有唐氏綜合征的人,指紋和普通人的指紋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說,通過研究人類表型組織,是可以觀測到人體健康狀況的。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簸箕形

人類指紋奧秘被科學家破解,竟是基因的詛咒,斗與簸箕有何秘密? - 天天要聞

斗形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科普之夏」來了!上千場活動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 天天要聞

「廣州科普之夏」來了!上千場活動打造暑期科普文旅盛宴

暑期科普文旅盛宴等你來打卡!7月4日,南都記者從「廣州科普之夏」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州科普之夏」主題活動將於7月5日至8月31日舉辦。暑假期間,超150家科普基地、科普資源單位將聯合推出上千場涵蓋科普展覽、研學實踐、互動體驗等形式的特色活動,讓大家在遊玩中學習科學知識,享受科普樂趣。活動將打造八大系列科普...
暑期電力探秘:「電博士」 帶娃解鎖科學魔法 - 天天要聞

暑期電力探秘:「電博士」 帶娃解鎖科學魔法

7月4日的廣西科技館裡,此起彼伏的驚嘆聲像夏日蟬鳴般熱鬧——當「電博士」將瓶子里的「水」輕輕注入模型托盤上的「小碗」,另一側的模型托盤上的彩色碎紙突然飛起,然後像天女散花一樣落下,前排的小朋友們瞬間瞪大了眼睛,有的攥著媽媽的手直晃:「原來電會藏在瓶子里!」這場由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與廣西科技館聯手打造...
扎堆!4號颱風即將生成!或在我國這裡登陸 - 天天要聞

扎堆!4號颱風即將生成!或在我國這裡登陸

熱點新聞廣西3市發布最新人事信息速看!這場活動事關小學生!今年3號颱風剛生成不久,4號颱風又即將生成了!7月4日,記者了解到,7日前,南寧市晴熱有分散陣雨,9日至11日,受熱帶輻合帶影響,南寧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眼下,海面上有3號颱風「木恩」和一個「准颱風」在活動。7月4日8時,「木恩」位於日本東南方的西北...
地大團隊研發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術    將檢測價格降低百倍 - 天天要聞

地大團隊研發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術 將檢測價格降低百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易穎教授團隊研發的紫外線檢測設備,只有手掌大小,成本不超過6元錢。受訪者供圖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孫彥欽、李潔)7月4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易穎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新型紫外線檢測技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首映 - 天天要聞

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首映

7月4日,一部以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方法論為主題的球幕科普電影《何以知天》在北京天文館宇宙劇場首發。這部歷時一年打磨、融合尖端科技與人文情懷的科普巨制即將在暑期登陸北京天文館,為公眾尤其是小朋友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