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全世界75億多的人口,沒有一個一模一樣的指紋。然而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根據指紋的形態,分成了渦紋和流紋兩大類。渦紋又被稱為「斗」,流紋則被叫做「簸箕」。在中國民間文化中,認為十指中「斗」和「簸箕」的數量,決定了一個人的命格。比如一斗窮、二鬥富三斗四斗三斗四斗開當鋪等民謠。那麼問題來了,你有多少個「斗」和「簸箕」呢?經過科學家多年的研究,終於破解了人類指紋中「斗」和「簸箕」的基因密碼,那麼指紋的形態真的和人類生命健康有關嗎?
在中國民間關於指紋上的「斗」和「簸箕」的說法非常的,甚至還有多個版本的民謠。在文章開始時說的,一斗窮二鬥富三斗四斗開當鋪等等,根據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說十指中長有兩個斗的人就是不缺衣少食的人,擁有三斗四斗的人生平就時會經營做生意的材料。當然了這些都是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民間傳說和童謠順口溜而已。
而指紋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形態,70多億人沒有相同的指紋,就足以證明指紋的特殊性。並且有關指紋的研究更是層出不窮。而很多的研究,都沒有圍繞大數據的角度,去分析不同形狀的指紋與生理、健康有著什麼樣的聯繫?而這項研究,被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所,復旦大學金力院士團隊等聯合國內外十餘所科研機構,對人類指紋的表型的形成和肢體發育相關的基因關係,做了深入的研究。而這項中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能會顛覆你對傳統指紋的認知。
我們先來說說,指紋是何時出現在人體指尖上的。根據研究發現,人體的指紋是在懷胎第10周的時候,就開始在胎兒的指尖發育,最開始是以球狀鼓包生長的,到懷孕第四個月的時候,胎兒指尖的皮膚上就已經形成了指紋。指紋形成之後,人的一生中幾乎都不會再發生改變,除非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將原本的指紋給毀壞掉。
指紋的神奇之處是生長在人類指尖的皮膚上,故此科學家提出了,決定和影響指紋發育的主要基因很有可能是和影響皮膚髮育相關的基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經過研究,確實證明了影響和決定指紋發育的基因,和影響皮膚髮育的基因,有很強的關聯。也就是說,有一部分基因是專門負責,調控肢體發育的,最終對指紋的形成起了輔助性作用。並且研究者們對23000個志願者做了相關基因的掃描和分析,發現了43個人類指紋花紋相關的遺傳基因組。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指紋與肢體發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指紋花紋與手指長度的比例也有密切的關係。比方說,指紋「斗」越多的人,小指往往相對較長,手掌的長度就會成反比。大家可更加註意視頻的提示,看看是不是「斗」越少,食指指紋關節是不是就越長。復旦大學金力院士說:研究指紋表型更大的意義是,通過了解指紋相關的基因,從而通過這些基因來預測人體健康和監控疾病的方面發揮作用。
在2020年8月的時候,《歐洲心臟病雜誌》刊登了一篇學者文章,文章指出,通過大數據演算法得出,有禿頂、髮際線後移、耳垂褶皺眼袋深等面部特徵的人群,和冠心病有一定的關係。那麼我們的指紋會不會和疾病有所關聯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在上世紀的60年代就給出了答案,當時有很多醫學論文指出,在眾多白血病患者中,指紋「斗」形較多者較多。而且科學家還發現,患有唐氏綜合征的人,指紋和普通人的指紋也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說,通過研究人類表型組織,是可以觀測到人體健康狀況的。
簸箕形
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