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或許答案在未來

2022年10月10日12:05:13 科學 1017

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或許答案在未來 - 天天要聞


看起來宇宙中的一切運動和變化都是為人類這種智慧生命所設計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二者卻又沒有什麼關係。

人類的誕生是充滿了偶然性的,至少目前看起來是如此。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大量的小型天體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不斷發生碰撞合併,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八大行星,而其中的一個就是地球,它與太陽的距離遠近適宜,為生命的誕生創造了先決條件。之後地球逐漸冷卻,大概在35億年前,第一個單細胞生命在地球的海洋中萌發了。

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或許答案在未來 - 天天要聞


一堆種類不同的元素是如何自發組合形成生命的,這至今都是一個謎。

因此我們只能把它看做是一個巧合,但這個巧合發生的概率實在是太低了,這就好像把一堆零件裝在一個箱子里,然後不斷搖晃箱子,最終這些零件毫無差錯地組合成為了一台計算機。這一點也不誇張,事實上生命的形成要比這個計算機的例子困難得多。以人類現有的認知來看,即便是完全模擬出地球形成的過程,也不能保證生命能夠再一次出現在地球之上。

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或許答案在未來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生命的出現是一個莫大的巧合,那麼智慧的出現也是如此。

生命通過不斷變異而逐漸進化,這種變異是隨機的,誰也不能保證生物的演化能夠向著智慧方向前進。事實上相比智慧而言,力量更能夠賦予一種生命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所以生命也的確在向著這個方向演化,於是一種極為強大的生命形式出現了,它們就是恐龍。恐龍擁有強大的力量,憑藉著這股強大的力量,它們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若不是一場來自天外的災難,它們很難從這顆星球上消失匿跡,而這又是一個莫大的巧合。

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或許答案在未來 - 天天要聞


恐龍的退場給哺乳動物的發展騰出了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智慧就一定有機會萌發,智慧的出現源於一次充滿巧合的基因突變。

既然一切都只是巧合,那麼說「沒有人類,宇宙就沒有存在的意義」,這就不太合適了,因為宇宙從來也沒有打算讓人類出現過,二者毫無關聯。宇宙的運行遵循的是客觀規律,是否有智慧生命能夠意識到它的運動和變化,根本無關緊要。如此說來,人類對於宇宙就沒有任何價值嗎?也不能這麼說。

如果沒有了人類,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或許答案在未來 - 天天要聞


人類對於宇宙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現在能夠得出的。

這就好比一個肝臟細胞,它是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它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是人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它卻是人體正常運行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人類也是如此,我們現在還認識不到自己對於宇宙的意義,是因為我們還太過渺小。有人總喜歡問「人終有一死,生命還有何意義」?生命的意義就在於傳承,通過傳承,終有一日人類能夠洞悉宇宙的奧秘,找到自己對於宇宙的真正意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 天天要聞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今天(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災害發生時,科學有效的自救互救是減輕災害損失的必備技能。每年地球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就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裡地球就可能會發生幾十次地震但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感受不到這些來自地殼的震動呢?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 天天要聞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近日,有媒體報道遼寧大連西山水庫發現成群超大怪魚,經專家鑒定為革鬍子鯰,也就是埃及塘鯴,該魚種屬於外來入侵物種。5月7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大連西山水庫發現革鬍子鯰魚群,並捕獲了一隻。極目新聞記者聯繫這名網友,暫未獲得回應。媒體報道稱,該魚種出現在大連,可能是野外放生所致。視頻截圖5月11日,極目新聞記...
假期為啥越躺越累?研究:沒有正確休息…… - 天天要聞

假期為啥越躺越累?研究:沒有正確休息……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周末躺了一天,卻感覺比上班還疲憊?假期天天睡覺,醒來仍感覺昏昏沉沉?為什麼越休息越累?問題不在休息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你陷入了「無效休息」陷阱。心理學研究發現,錯誤的休息方式不僅無法恢復能量,還會消耗更多心理資源。1.
集合!預備備,唱:「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集合!預備備,唱:「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

「怎麼也飛不出花花的世界原來我是一隻酒醉的蝴蝶」這個季節,在峰峰想要飛出「花花的世界」確實有點難漫步峰峰奼紫嫣紅的月季花搖曳枝頭花瓣大氣舒展、嬌艷絢爛在微風的拂動下似乎是在發出邀請「花漾峰峰歡迎您」月季素有「花中皇后」之美譽從古至今俘獲無數
38.10米!我國在建海拔最高拱壩取出世界最長「芯」 - 天天要聞

38.10米!我國在建海拔最高拱壩取出世界最長「芯」

5月11日,我國在建海拔最高雙曲拱壩——華電金上葉巴灘水電站大壩成功取出一根長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樣,打破了國內外同類壩型大壩取芯長度紀錄。混凝土取芯是檢查大壩澆築質量的重要手段,芯樣的完整性和長度是關鍵指標。本次從大壩17號壩段取出的芯樣總長38.10米,相當於12層樓高,直徑245毫米,一共貫穿了12層水平施工縫...
今晚,辰山植物園上演金庸「武俠大戲」,盡賞「味覺盛宴」 - 天天要聞

今晚,辰山植物園上演金庸「武俠大戲」,盡賞「味覺盛宴」

佛跳牆、油爆蝦、北京烤鴨……您聽餓了嗎?這可不是在飯店點餐,而是「樂起江湖 交響人間」的開場演奏《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進行到第二天,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余隆的執棒下,以武俠主題與中國廚房的煙火氣結合,展現了交響樂的本土化表達。當暮色將草地染成琥珀色時,舞...
石學敏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石學敏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視頻截圖石學敏出生於1938年6月,中醫、針灸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現代中國針灸奠基人。196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他生前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