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闢謠|特高壓線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是真的嗎?

2022年10月07日19:04:16 科學 1993

來源: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

高壓線變電站在現代社會中隨處可見。有傳言說,住在高壓變電站和高壓輸電線附近會受到很強的輻射,嚴重的還會引發多種疾病,這種說法是真的嗎?特高壓的輻射,真的這麼可怕嗎?

每日闢謠|特高壓線路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首先,和大家簡單地科普下特高壓線路電磁影響產生的機理。

特高壓線路運行時,導線的周圍會產生帶電電荷,這些電荷在空間內形成電場;導線內部有電流通過,這些電流將在空間內產生磁場。這就是通常說的電磁場。

那麼特高壓線路的電磁環境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國內外科研機構研究表明:輸電線路的電場不會對細胞、組織和器官等產生危害;長期處於電場下,未發現對血像、生化指標和臟器係數產生生物學影響。

磁場的影響主要與磁場強度有關。特高壓線路周圍的磁場強度大約與地球固有磁場、電吹風、電視機等磁場強度相當。有專家對比了生活中不同電器的磁場強度,以我們熟悉的電吹風為例,功率為1千瓦的電吹風產生的磁場強度是35×10-6特斯拉(國際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這個數據和我們地球的磁場差不多。

而特高壓線路周圍區域的磁感應強度在3×10-6~50×10-6特斯拉之間,也就是說,特高壓線路周圍磁場最強的時候,也不過相當於兩個電吹風在你耳邊吹,對比我們每天生活的地球本身的磁場,更是「毫無壓力」。

另外,根據電磁場理論,當一個電磁系統的尺寸與其工作波長相當時,系統會向空間有效發射電磁能量。特高壓線路的檔距尺寸遠小於這一波長,構不成有效的電磁能量發射,其工作頻率也遠低於國家規定的電磁輻射功率限值。並且在國際權威機構的文件中,交流輸配電設施產生的電場和磁場被明確地稱為工頻電場和工頻磁場,而不稱電磁輻射,因此特高壓線路電磁環境不能稱之為「電磁輻射」。

其實,高壓線之所以危險,並不是因為輻射,而是高電壓和大電流。生活中還是應該和高壓線保持距離以免發生觸放電事故。有了建設者們科學規範的設計施工,有了社會公眾對安全用電的理解支持,特高壓線路就能像電力高鐵一樣,能把源源不斷的能源安全、高效地送到千家萬戶,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作者:林芳、柏曉路、吳慶華,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專家

責任編輯:張兆都

轉發:魏淑靜

審核:郝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這種輕巧靈活的設備無需傳統的金屬電極、導線和粘合凝膠,而是直接貼在頭皮上,使長期監測更加輕鬆舒適。腦電圖掃描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 天天要聞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請的「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正式公布。該專利聚焦於跨物種溝通技術,融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旨在實現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深度情感交流。據專利文件披露,這一技術...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慧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慧的開發。因為人工智慧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