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期間,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而共同授予美國化學家卡羅琳·貝爾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化學家莫滕·梅爾達(Morten Meldal)和美國化學家巴里·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
這屆諾貝爾化學獎有兩個有意思的點。
第一個點,是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都是大眾無法直觀理解的專有名詞。簡單科普下,一般接受過9年制義務教育的選手就大致理解了。
點擊這個詞其實來源於click,意思是像安全帶一樣,啪一下扣上。
所謂點擊化學,就像樂高積木一樣,把更多的大分子化合物連接在一起。就是利用一系列可靠的、模塊化的反應生來成含雜原子的化合物。這種技術,目前廣泛應用於藥物研發和分子生物學等諸多研究領域中。
正交就在初中物理裡面就出現過,就是一種「垂直」,比如「力的正交分解」將力分解成垂直的兩個方向,這兩個方向不會互相干擾,方便研究。由於高等動物體內不含炔鍵,所以不會對熒光信號造成干擾,這就屬於生物正交性。
第二個點,是K. Barry Sharpless早在2001年拿過一次諾貝爾化學獎了。在諾貝爾獎歷史上,拿過兩次的屈指可數,畢竟,連愛因斯坦也只拿過一次。
在他之前,只有四位大師級科學家拿過兩次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諾貝爾化學獎和諾貝爾物理學獎);
鮑林(諾貝爾化學獎和諾貝爾和平獎,一般認為和平獎不太算數);
巴丁(兩次諾貝爾物理學獎);
桑格(兩次諾貝爾化學獎)。
近年來的化學獎,都頒發給了研究新葯的技術。
星空君和有機化學博士學妹聊起這事,果不其然,化學的盡頭是醫學。
作為大佬,K. Barry Sharpless和中國很多機構、學校、企業都有深度的交流,在多家中國大學任榮譽教授,和很多中國同行共同合作。
比如,Barry Sharpless同時是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榮譽教授。
再比如,李劼博士在Barry Sharples的實驗室學習和工作,師從Barry Sharples的得意門徒吳鵬教授。
李劼博士現在是南京大學教授,其研究方向突出"化學工具+腫瘤免疫"的研究特色,在化學免疫學前沿方向進行探索,充分發揮點擊化學、糖化學和定向進化等化學工具在研究基礎免疫問題和開發新的免疫療法等方向的優勢。
在生物正交領域,北京大學化學生物學系主任陳鵬教授是全球頂級專家,2022年被聘為期刊ACS ChemicalBiology執行主編。
二者曾合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項目:活細胞化學反應工具的開發與應用。
巧合的是,陳鵬教授和李劼博士都正在為一家初創公司做科學顧問。
這家公司叫南京科絡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3月。
公司官網顯示,這是由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科學家號召並組織高層次海外歸國人士創建的國內一個立足於化學生物學交叉領域的生物科技企業。
科絡思生物以前沿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為核心,主要業務覆蓋蛋白質化學標記技術服務和相關化學探針研發與生產,努力打造一站式化學多維組學研發與服務平台,滿足高校與企業客戶在藥物靶點鑒定,蛋白靶點發掘和共價藥物先導化合物篩選等方面的需求,致力於推動精準醫學研究。
而這家公司的大股東,是南京藥石科技。
藥石科技創始人曾是羅氏研發(中國)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並吸引海歸技術大佬加盟。尤其是醫藥行業,越來越多的技術大佬從海外學成歸來創業。在新能源車、光伏等領域產業升級初見成效後,醫藥行業即將成為下一個產業升級的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