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2022年09月06日00:18:09 科學 1703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靜謐夜晚,圓月低懸。

2022年7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超級月亮緩緩升起,亮相多地夜空。

13日17時06分,月球經過近地點,這是一年中月球離地球最近的時刻,也是14年以來地平高度最低的一次滿月。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滿月照亮了西湖、照亮了長江、照亮了黃鶴樓,亦照亮了歷代文人的心頭。

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到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從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到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山河萬里,草木天堂,自然景物數不勝數,文人墨客對月亮情有獨鍾。

天文學上月亮作為地球的衛星,沒有大氣,沒有液態水,沒有生命,白天表面氣溫高達127°c,夜晚溫度驟降至-183°c,是一個「死亡」天體。

月本無情,人有情。

月光的清幽明亮、澄澈皎潔,頗符合中國人婉轉含蓄、志潔高雅的精神追求,月滿盈虧陰晴變化給人以美的感受。

當人們賦予月情感,夜空中的一輪孤月,就不僅僅是一個自然景觀,它映射出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古時候科學水平低,人們不明白月亮為何有陰晴圓缺,客觀認識的缺乏為想像力提供巨大的發揮空間,人們為月亮寫下許多美麗動人詩篇。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月亮是女性的象徵。

禮記》曰:「大明生於東,月生於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許慎說文解字》雲「月,闕也,大陰之精」。

如果說太陽象徵著陽剛與力量,那月亮則是溫柔與清冷。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故月亮中居住的,自然是女神。

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戶曉,寂靜凄冷的廣寒宮中,嫦娥仙子面對冷宮殘燭,捱過漫漫長夜,遙望人世間的情人,寂寞之情難以排解。

閨中的女子,因情郎離家遠去,不勝幽怨,也常對月感懷,抒發心中無限衷腸。

文人騷客情到深處不能自己,也將情思寄託於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茫茫大海升起一輪明月,天下的人離散在五湖四海,卻都能共享這一輪圓月。

然而月圓人不圓,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光太亮,月夜漫長,輾轉反側,思而不得。

寄於月的情太多,月亮是天涯遊子鄉愁無言的見證。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皓月當空,親人千里,舉目見月,不見長安,四下的景與人甚是陌生,唯有明月與故鄉別無不同。

月亮是失意人生的傾聽者。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當時身居長安,正處權力的中心地帶,然而政治抱負不能實現,李白想與人共醉卻無人可尋,遂以月為友,對酒當歌,曠達不羈的背後是官場失意的愁苦。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月亮不僅承載人的情感,更蘊含了哲人的思考。

月亮孤懸天際,時陰時晴、時圓時缺、周而復始、亘古不滅。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屈原對月發問。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對月感慨。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悠悠萬世,明月中交馳著人的神往與迷惑,它引發了人們的生命意識,表達人對生命短暫的感嘆和對月的敬畏。

萬物皆變,變是現象,不變是規律。

我們的祖先觀察月亮與四季一年的變化,在長期的觀測中發現了不變的規律,並以此制定了至今仍在沿用的陰陽合曆。

月的陰晴變化,也符合道家的的哲思。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是宇宙的普遍現象和基本規律,時間是流動的,事物也在持續發展,馬克思的主義哲學中「運動是普遍而絕對的」的結論,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人理應保持平常心應對眼前的變化,追尋變化中的規律,唯以不變,應萬變。

月滿則盈,盈滿則虧,世間萬物,過猶不及。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月亮起初是一彎小小月牙,一日一變化,到了十五,圓月豐盈,盈極而虧。

任何事物達到極致,就會從相反的方向開始發展,物極必反的道理可以應用於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所謂置死地而後生,人經歷人生的低谷時,只要熬過最艱難的時期,往往事情就會開始轉圜,迎來新的生機。

蘇軾遭貶謫,月色入戶,清朗澄碧,遂夜邀友人觀賞,不失為一種樂觀豁達。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古人借月抒情,探索人生的哲理與宇宙的奧秘。

「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月亮無限,人生有限,人類始終在有限的人生中探索無限的真理,而月亮始終不變是那一輪,人類在傳承中不斷進步,賦予生命厚度和重量。

如今科技進步 ,人類揭開了月亮的神秘面紗,但月里所蘊含的中國文化仍值得值得細細品味。

「超級月亮」亮相多地:古人如何看月?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 天天要聞

攜青蛙胚胎入境美國,她的案子引發關注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哈佛大學一名俄羅斯籍的女研究員,在今年2月入境美國時遭美國執法部門扣押。當時她被扣押的原因眾說紛紜,如今隨著更多案情披露,該案一些情節讓人覺得更奇怪了。 根據美聯社....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 天天要聞

她為女性打開了航空世界的大門,卻在一場環球飛行中神秘失蹤

地球是一個奇蹟歷史|美國將國家地理中文網設為星標方能收到正常推送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和她的飛機。埃爾哈特是一位美國女飛行員,成為首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創造了歷史。| 國家地理圖片集1937年6月,當阿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坐進洛克希德·伊萊克特拉(Lockheed Electra)飛機的駕駛艙時,她..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 天天要聞

甘肅一地現大量飛鳥在天空盤旋,有網友擔心為地震前兆,地震局: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異常

近日,甘肅白銀靖安縣有網友反映,小區上空有大量鳥類盤旋,這些鳥還會反光,該網友擔心是地震預兆。5月15日,靖安縣地震局的工作人員告訴瀟湘晨報記者,他們關注到了這個情況,最近晚上都有鳥在飛,不過目前沒有接到異常的反饋。工作人員稱,鳥類聚集並非特別的異常,將持續監測,同時向上級反饋,讓他們去核實,問下動物...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 天天要聞

新實驗打破常識:雞蛋這樣落下才不容易碎!

想像一下你要完成一個挑戰:把雞蛋從一定高度鬆手讓它落到檯面上,卻不能讓它碎掉。你可能會自然地選擇讓雞蛋尖的一端朝下,因為我們總覺得那是它最結實的方向。但這個「常識」,真的對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工程系學生通過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證明,事實並非如此。他們的研究顯示,當雞蛋被側向釋放時,它...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 天天要聞

時隔百餘年 海南發現壁虎屬新物種

新華社海口5月15日電 經反覆核實論證,海南省林業局15日確認,時隔百餘年,海南再次發現一個壁虎屬新物種——自然保護地壁虎。這也是首個由我國人員在海南本土發現並命名的壁虎屬物種。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動物分類學期刊《動物分類雜誌》上發表。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拍攝的自然保護地壁虎。(周潤邦 攝)...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 天天要聞

創新展上看創新,GEA加速未來食品行業高效增長

AI時代,食品飲料行業正快速變革與創新發展。消費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正驅動行業探索技術創新與轉型。從植物基到生物技術、智能製造,食品飲料企業正在創新與規模化生產、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的思考中前進。FBIF食品創新展近日在上海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 天天要聞

沙特正成為另一個AI晶元消耗大戶

看上中東,英偉達向沙特出售1.8萬顆頂級AI晶元文|《財經》研究員 周源編輯|謝麗容美東時間5月13日周二,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英偉達(NVIDIA)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宣布,將向沙特人工智慧(下稱AI)初創公司H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 天天要聞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將在台灣省投入醫療使用!

日本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天空驅動」(Skydrive)將在台灣省作為應急醫療直升機投入使用!日本研發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 「天空驅動」(Skydrive)已被指定為台灣省的應急醫療直升機,預計將用於支援陸上交通受限的離島地區緊急醫療服務。儘管 eVTOL 尚未進入全面商業運營階段,但近年來全球多國已加速電動垂直起...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 天天要聞

圖解巷道高冒區、複雜空巷充填及上隅角密閉

我是通風安全,點擊上方「關注」,每天為你分享【一通三防】與【安全管理】乾貨。一、充填設備及工藝材料施工採用的設備主要有氣動隔膜泵、混合器。材料充填工藝如下:按照水灰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