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2022年07月14日14:45:20 科學 1183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科技界轉化深化,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中國科協聯合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7部委共同開展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與服務管理工作。

近日,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了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單。中國科技館、浙江錢學森故居、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等140個基地入選,覆蓋30個省區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我們將陸續為大家刊發入選基地簡介,展示基地風采。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於2013年9月建成並免費開放,佔地面積3837平方米,建築面積1470平方米,展陳面積1050平方米,集中展示哈軍工為國家培養傑出人才、打造國之重器的貢獻與成果。現有館藏史料2萬餘件,國家級文物53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86件,有楊士莪院士用四國語言撰寫的科研手稿,我國潛艇事業的先行者、軍用智能水下機器人的開創者鄧三瑞教授做的畢業設計等國家級文物。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外觀)

哈軍工紀念館內設人才成果常設展廳,展示以「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全軍掛像英模」林俊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錢七虎等為代表的院士科學家的工作手稿、書籍以及學慣用具,展現了院士不忘初心、忠誠奉獻、潛心育人、強軍報國的使命擔當,投身科研、刻苦攻關、敢於創新、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以此引導激勵廣大師生及社會公眾,傳承哈軍工紅色基因和精神文化,築牢腳踏實地、科技興國的思想根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艱苦奮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院士展廳)

哈軍工紀念館發揚哈軍人身上所體現的科學家精神,系統打造「常設展覽與臨時展覽相結合的陳展體系,線上展覽與線下教育相結合的宣傳模式,專題紀錄片與新媒體相結合的傳播媒介,院士、專家、青年學者、大學生帶頭宣講科學家精神」等「四位一體」的宣傳教育平台。每年免費開放近300天,年接待社會各界人士8萬餘人次,學生群體約佔47%。

結合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策劃並舉辦「蘇聯專家在哈軍工」「強國安邦 勇攀高峰-哈軍工的科學家精神」等30餘項原創展覽,並以開門辦展覽的形式走進部隊及中小學,特別是「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哈軍工精神走進全國紅軍小學,形成了「流動中的紀念館」「工『承』紅軍中國行」等品牌活動。

在黨史學習教育期間,以行促學,精心設計「哈軍工紅色文化傳承路」「『三海一核』特色文化體驗路」「『國之重器故事』宣講創新路」等三條路線,《傾聽大海的聲音—楊士莪院士》、《心系海洋的龍江學者—楊德森院士》等紀錄片在新華網等多家央媒、省媒轉播,教育輻射力與社會知名度不斷增強。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96歲高齡的終身榮譽教授李殿璞為觀眾講述哈軍工的科學家科研成就

2021年哈軍工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且已獲評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3A旅遊景區。大學生志願講解團獲評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現已形成「一館一團」的宣傳模式,成為黑龍江省科學家精神宣傳的重要陣地。

來源: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科技傳播中心 供稿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南京大學等科研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背面樣品取得的四項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四項研究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來源:新華社廣州日報新花城編...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 天天要聞

昆明現80公斤巨無霸「菌王」,4個壯漢才搬得動

7月7日清晨,一筐體型驚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瞬間吸引眾人駐足圍觀。有市民表示,這個是「菌王」吧?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說,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發現的,由於菌子體型過於龐大,他找來四位壯漢朋友幫忙,才合力將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 天天要聞

英媒:中國到達了一個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英國專門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和政策網站「碳簡報」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經濟活動和能源需求持續上升的同時,中國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約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個月里下降了約1%。這意味著,中國碳排放有望提前達峰。「中國可能已到達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里程碑。」英國廣播公司...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 天天要聞

腦洞超級大開!《逝者如斯蠅》讓你體驗蒼蠅短命一生:見證各種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獨立遊戲團隊Playables再次帶來了令人腦洞大開的作品——《逝者如斯蠅》。這款遊戲將於7月31日登陸Steam平台,玩家將扮演一隻蒼蠅,體驗其短暫而充滿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蠅》延續了Playables團隊一貫的風格,採用簡單手繪風格的畫面,呈現出一隻小蒼蠅在房間各處游移的場景。與傳統遊戲不同的是,《逝...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 天天要聞

家國情·奮鬥正當時丨高甜!清華博士情侶,雙雙選擇去……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他來自湖北,她來自新疆2015年他們一起考入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科畢業後又一同成為精密儀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奮鬥拼搏他們性格互補、各有所長在人生的下一程,他們默契約定一同奔赴祖國西部為國防事業揮灑青春熱血崇高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湛江科技學院學子走進南三島參與海洋保護科普活動

南都訊 記者程安 實習生許騫文 7月4日,在「雙百行動」駐湛江坡頭區服務隊的組織下,湛江科技學院「滿天星」實踐團的同學們帶著滿滿熱情,來到美麗的南三島巴東小學,深度參與了一場以「珍愛美麗家園、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的科普活動。南三島三面環海,迷人的海岸線不僅風光旖旎,更是中國鱟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今年6月 全球經歷「第三熱」 西歐氣溫創新高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9日發布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該機構自1940年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西歐地區則經歷了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 報告顯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