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2022年07月14日14:45:20 科學 1183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科技界轉化深化,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中國科協聯合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7部委共同開展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與服務管理工作。

近日,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聯合發布了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單。中國科技館、浙江錢學森故居、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等140個基地入選,覆蓋30個省區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我們將陸續為大家刊發入選基地簡介,展示基地風采。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於2013年9月建成並免費開放,佔地面積3837平方米,建築面積1470平方米,展陳面積1050平方米,集中展示哈軍工為國家培養傑出人才、打造國之重器的貢獻與成果。現有館藏史料2萬餘件,國家級文物53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86件,有楊士莪院士用四國語言撰寫的科研手稿,我國潛艇事業的先行者、軍用智能水下機器人的開創者鄧三瑞教授做的畢業設計等國家級文物。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外觀)

哈軍工紀念館內設人才成果常設展廳,展示以「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全軍掛像英模」林俊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澤山錢七虎等為代表的院士科學家的工作手稿、書籍以及學慣用具,展現了院士不忘初心、忠誠奉獻、潛心育人、強軍報國的使命擔當,投身科研、刻苦攻關、敢於創新、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以此引導激勵廣大師生及社會公眾,傳承哈軍工紅色基因和精神文化,築牢腳踏實地、科技興國的思想根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艱苦奮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院士展廳)

哈軍工紀念館發揚哈軍人身上所體現的科學家精神,系統打造「常設展覽與臨時展覽相結合的陳展體系,線上展覽與線下教育相結合的宣傳模式,專題紀錄片與新媒體相結合的傳播媒介,院士、專家、青年學者、大學生帶頭宣講科學家精神」等「四位一體」的宣傳教育平台。每年免費開放近300天,年接待社會各界人士8萬餘人次,學生群體約佔47%。

結合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策劃並舉辦「蘇聯專家在哈軍工」「強國安邦 勇攀高峰-哈軍工的科學家精神」等30餘項原創展覽,並以開門辦展覽的形式走進部隊及中小學,特別是「兩彈一星」精神、科學家精神、哈軍工精神走進全國紅軍小學,形成了「流動中的紀念館」「工『承』紅軍中國行」等品牌活動。

在黨史學習教育期間,以行促學,精心設計「哈軍工紅色文化傳承路」「『三海一核』特色文化體驗路」「『國之重器故事』宣講創新路」等三條路線,《傾聽大海的聲音—楊士莪院士》、《心系海洋的龍江學者—楊德森院士》等紀錄片在新華網等多家央媒、省媒轉播,教育輻射力與社會知名度不斷增強。

2022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96歲高齡的終身榮譽教授李殿璞為觀眾講述哈軍工的科學家科研成就

2021年哈軍工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且已獲評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3A旅遊景區。大學生志願講解團獲評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現已形成「一館一團」的宣傳模式,成為黑龍江省科學家精神宣傳的重要陣地。

來源:中國科協宣傳文化部、科技傳播中心 供稿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劉卉元 | 中國古畫人工智慧修復方法研究與實踐 - 天天要聞

劉卉元 | 中國古畫人工智慧修復方法研究與實踐

作者劉卉元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原文刊於《藝術學研究》2024年第2期由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基於神經網路演算法的古畫圖像還原修復方法研究」課題組在採訪中國古畫修復專家、調研分析人工智慧虛擬修復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中國古畫數字圖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 天天要聞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2024長三角(上海)青年志願者綠色營暨學生「碳」索營開營儀式日前在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楊樹浦水廠大禮堂拉開帷幕,新一批熱愛環保的青年正式開啟生態文明研學之旅,投身生態文明實踐。今年,綠色營營員招募範圍首次從上海擴大到長三角地區,助力形成共青團組織引領青年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 天天要聞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鐘,您在伸出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近日,「嫦娥6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並帶回月球背面樣品」的新聞,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而隨著媒體的爆料,其背後投資也浮出水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 天天要聞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太陽系內除太陽和人們熟知的八大行星外,還有很多其他物質,如衛星、星體塵埃和其他小型天體等,其中流星、彗星以及近地小行星的軌跡變化深受大眾的關注,成為地球上的「明星」。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