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2022年07月05日10:24:02 科學 1989

隨著全球氣溫逐漸升高,地球似乎正在像霍金所說的那樣,往火球的方向發展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地球變火球

據統計,目前全球的平均氣溫已經較工業化社會前,升高了約1.1℃,並且這個氣溫變化的趨勢還在一直持續。

由氣溫升高帶來最可怕的危險之一,就是終年冰川及凍土層的融化

近年來,人類頻繁在凍土帶內發現遠古動物遺骸,這其中包含的危險,絕不僅僅是其可能釋放的甲烷二氧化碳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人類是否該警惕了?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冰川融化

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2022年,一家礦業公司正在加拿大北部的克朗代克金礦區,尤里卡溪永久凍土層作業,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挖金礦

然而當工人使用挖掘設備,挖第二鏟的時候,感覺土層下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看上去黑乎乎的,但是並不硬,似乎是一具屍體

工人們猶記得,近年來在凍土帶區域,經常出現一些動物遺骸,它們往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於是他們趕緊停止作業上前查看。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挖礦

比如在北半球凍土帶陸續發現的猛獁象、毛犀牛、洞穴獅和史前小馬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對地球生物的認知,以及對地球的了解。

果不其然,這幾乎是一具完整的大象屍體,在低溫缺氧的凍土層中,它一直沒有腐爛。

很快工人們就做出判斷,現代的大象一般都生活在亞非地區,絕不可能跑到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凍土帶來,所以這可能是科學家們所說的猛獁象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疑似猛獁象

於是他們將其挖出來,連忙送到相關專家手中。

4萬年前的猛獁象

專家隨機給這具動物遺骸解凍,此時他們還不敢確認其身份,直到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對其做全面的檢查。

解凍後的遺骸,皮膚和肌肉都具有一定彈性,並且身體大部分都保存完好,不得不說凍土層在保存屍體這方面,做得相當好啊。

經過一系列的檢測後,這頭長1.4米的大象確實就是猛獁象,並且是一隻僅一個多月大的雌性幼崽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解凍後的小象

大約在4.2萬年前,由於一些外在因素,使得它和母親失散,最終被大雪覆蓋,隨後冰封在了凍土層中。

發現動物遺骸的好壞

實際上,每一次發現遠古動物遺骸,,對於人類來說可以說是悲喜交加

遠古動物遺骸可以加強人類對地球的了解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遺骸,「穿越」到數萬年前,去看看那時候地球的模樣。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遠古動物遺骸

就像這頭猛獁象一般,通過它身上的一些物質,比如未消化的植物DNA等,古生物學家們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個當時的生態環境,感受地球當時的狀態。

最關鍵的是,猛獁象在500多萬年前,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生活了,直到數千年前,才悉數滅絕。

所以通過這些動物遺骸,古生物學家或許也可以找到它們真正滅絕的原因,並以此來對地球現在的環境變化,做出一定的行動。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猛獁象

遠古動物遺骸帶來的危險可能更大

但是,對於全人類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長久冰封在永久凍土層中的動物遺骸,其本身就是甲烷的來源,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們身上可能攜帶的病毒

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遺骸,都能在其重現大地的那一刻被人們發現。

所以從裸露到地表的那一刻起,它們就可能開始釋放甲烷,並且一些病菌也開始從其體內跑出來,禍害到其他現生動物身上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病毒

比如,在2016年,隨著氣溫變暖,凍土層融化,一頭攜帶炭疽病毒馴鹿屍體裸露在西伯利亞的地表上,它大概於70多年前病死

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周圍的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大量的動物被染上病毒,最終導致2000多隻馴鹿死於炭疽熱,甚至還有96人因此入院。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炭疽病毒並不會在凍土層中死去,甚至其冰封的時間越長,活性也就越強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馴鹿

凍土帶的融化,預示著災難的開始

其實,這些動物遺骸的出現,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凍土帶一般位於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其中的凍土可以分為上下兩層,厚度大約從幾十厘米到數十米

這裡的氣溫很低,但含水量很高,很多動植物在死後,都可能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被封存在地下,最終成為永久凍土層的一部分

凍土層的融化將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

在這些動植物遺骸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碳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凍土

一旦它們裸露到地表,勢必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和甲烷,進一步導致全球氣溫變暖,最終使得地球陷入惡性循環

根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凍土帶的有機碳儲存,大約是大氣層中含碳量的兩倍。

而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凍土已經超過59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大部分位於北半球。

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對凍土層在未來的融化情況進行模擬。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全球凍土分布

結果顯示,在未來的200年內,地球的凍土層融化會向大氣中排放大約1900億噸碳,這幾乎相當於全球500多年的碳排放總量

還有科學家認為,這個時間很有可能提前。

因為在過去30多年內,北極圈的平均氣溫就已經上升了超過3℃

因此推測,到本世紀末,北極圈的氣溫還會再上升10℃,屆時北極冰川可能全部融化,而凍土層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也將悉數被釋放出來。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持續升溫導致冰川融化

凍土層中含有大量病毒

此外,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很多動物遺骸中,都含有大量的病毒

而在凍土層中也不例外,並且威力巨大。

2014年,法國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種3萬年前的「巨型病毒」,因為它幾乎比常規的病毒大10倍左右。

在實驗室中,當病毒回歸常溫狀態,它們幾乎立馬復活了,並且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病毒

此外,美國和中國科學家還在冰川中發現了28種現代沒有的病毒,一旦這些病毒不慎逃出,那麼勢必會掀起一場比新型冠狀病毒還可怕的疫情。

由此可見,發現動物遺骸的背後,隱藏著人類可能面臨的巨大危機。

人類應該警惕起來

對此,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最大的可能,緩解全球氣溫變暖的速度。

而相比凍土層融化釋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我們更需要注意人類活動對二者的排放。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大量排放溫室氣體

面對這樣的惡性循環,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因為地球不僅是我們的家園,也是後世千秋萬代的家園。

古甲烷專家表示,遠古時代的甲烷大量快速釋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對於現代人類來說,卻可能隨時隨地都在釋放甲烷

值得一提的是,甲烷帶來的溫室效應可比二氧化碳要強上86倍,二者都屬於含碳的溫室氣體,所以減少碳排放至關重要。

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 天天要聞

甲烷結構

如今,我們已經在儘力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並且計划到2050年後,實現零碳排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出積極地響應。

不論是綠色出行,減少糧食浪費,還是拒絕一次性用品等,都能夠在減少碳排放上,做出一定貢獻,當這些舉動不斷累積起來,我們的地球仍舊有機會發展得更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司機開車時,超過五分之一的時間注意力被手機分散,其中許多看手機的時長足以顯著增加發生車禍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交通傷害預防》雜誌,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美國青少年在每次駕車行程中有 2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 天天要聞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太陽,為何能燃燒50億年?這是因為太陽內部一直在進行大量的核聚變反應,每秒鐘都有6億噸氫原子碰撞、融合。過程中那些微小的質量損耗,便化作光和熱的形式驅動萬物!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 天天要聞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本文首發於頭條1822老學長,禁止洗稿、抄襲。全國有不少醫學院校,獨立建制的醫學院校中像協和、首醫、南方醫、南京醫等等實力都非常強。其中南方醫近些年的變化很大,綜合實力及醫學實力均出現了較大發展,是獨立建制醫學院校中前3名的有力爭奪者,衝擊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 天天要聞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夏夜納涼,蚊蟲嗡嗡擾人清夢?除了花露水、電蚊香,我們還有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中藥驅蚊。從古至今,佩戴或懸掛中藥香囊是相對安全且便捷的驅蚊方式,可通過藥材自然揮發的氣味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此,靜安區中醫醫院藥劑科嚴善瑩副主任藥師為大家帶來科普解讀~為何植物氣味能驅蚊許多中藥材含有揮髮油成分,能...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 天天要聞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賽場內外,科技創新項目很搶手航拍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河北日報資料片)「我們的設備能使受災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健康評估。公司落地後需要一個500平方米左右的展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