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2022年07月03日02:50:02 科學 1400

數百萬年前的非洲大陸上一群猿人聚集到一起,它們不再是樹上的常客,而是在草原上馳騁,和大部分的獵食者一樣,開始追尋獵物,當然那個時候的人類文明尚未崛起,在自然界中還存在厲害的天敵。隨著不斷的發展進步,人類文明開始立足於地球之上,目標自然是長久不衰的延續下去。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但是關於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問題一直以來都懸而不決,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認為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

對於生物演化我們大體上是了解的,但是地球上生命最初的來源到目前為止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性,例如前段時間科學家在隼鳥二號的樣本中發現了多種氨基酸的存在,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元,這也說明生命的原材料可能是來自於地球之外,它們跟隨著隕石或者其他天體碎片被帶到地球之上,最終在原始海洋中機緣巧合之下誕生了生命。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漁民意外發現「晶元」

晶元是現代科技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的勞動結晶,在遠古時期是不可能出現的。但是來自於俄羅斯的一位漁民,在釣魚的時候發現了一塊看起來很有意思的石頭,他順勢就撿起來去看,在仔細的查看之下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相信的東西。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在這塊石頭上,漁民Viktor Morozov發現了有著奇怪圖案的物體,最開始或許他並不清楚自己看到的是什麼,總之一切都看起來非常的詭異。

Viktor Morozov把這塊石頭帶回家之後,第二天便把它送給自己在大學中的一位朋友,他可以對此進行研究。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通過一系列的檢測研究,科學家發現這塊帶著「晶元」的石頭其實已經非常古老了,至少在2.5億年前就已經出現,看起來和現代的晶元如出一轍。這不禁讓人好奇,2.5億年前恐龍還沒有滅絕,正是它們發展的巔峰時期,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都是苟延殘喘的,在自然界中幾乎是看不到它們的身影,更不要說後起之秀的人類文明。

沒有智慧文明的存在,沒有一定的科技手段,是根本不可能製造出晶元的,但是晶元出現在一塊石頭上,按照研究結果,2.5億年前它就已經存在,可想而知這個結果有多麼震撼,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難道地球上的智慧文明是不斷循環的?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晶元」可能是什麼?人類文明在循環?

按照目前的主流觀點,地球上的生物發展是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的發展歷程,整體來看比較類似於線性的發展,所謂的智慧文明循環或者說史前文明的存在問題目前並不被主流科學所支持。那麼這個出現在2.5億年前的「晶元」它到底又是什麼身份?

其實問題有的時候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首先可以來判斷這個所謂的「晶元」到底是什麼東西,如果真的是「晶元」,也就是人類智慧文明的產物,那麼這個問題將變得複雜,畢竟2.5億年前恐龍才剛剛崛起,那個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人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往多了說就是數百萬年。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後來經過重複研究,發現這個物體並不是「晶元」,而是一種奇葩的古生物。

這種古生物便是早已經滅絕的海百合,它們生活在早寒武紀世,雖然名字聽起來像是植物,它們的外形也比較像植物,但其實是一種棘皮動物。它們在死後形成化石,有的時候因為錯覺效果,往往會形成比較奇怪的造型,讓人誤解。

俄羅斯漁民意外打撈「晶元」,來自2.5億年前,地球文明在循環?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認為史前文明是存在的,同時地球上的智慧文明也在不斷循環之中,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其實可以接受類似的觀點,但是必須要有充足的證據來證明。畢竟按照目前的理解,地球生物的發展進化充滿著更多的隨機性和偶然性,尤其是智慧文明也擁有著不可重複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關於地球上智慧文明的循環一說並不成立。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駕車時超五分之一時間在看手機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司機開車時,超過五分之一的時間注意力被手機分散,其中許多看手機的時長足以顯著增加發生車禍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交通傷害預防》雜誌,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美國青少年在每次駕車行程中有 2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 天天要聞

360億訂單,核聚變龍頭,藏不住了!

太陽,為何能燃燒50億年?這是因為太陽內部一直在進行大量的核聚變反應,每秒鐘都有6億噸氫原子碰撞、融合。過程中那些微小的質量損耗,便化作光和熱的形式驅動萬物!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 天天要聞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本文首發於頭條1822老學長,禁止洗稿、抄襲。全國有不少醫學院校,獨立建制的醫學院校中像協和、首醫、南方醫、南京醫等等實力都非常強。其中南方醫近些年的變化很大,綜合實力及醫學實力均出現了較大發展,是獨立建制醫學院校中前3名的有力爭奪者,衝擊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 天天要聞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夏夜納涼,蚊蟲嗡嗡擾人清夢?除了花露水、電蚊香,我們還有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中藥驅蚊。從古至今,佩戴或懸掛中藥香囊是相對安全且便捷的驅蚊方式,可通過藥材自然揮發的氣味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此,靜安區中醫醫院藥劑科嚴善瑩副主任藥師為大家帶來科普解讀~為何植物氣味能驅蚊許多中藥材含有揮髮油成分,能...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 天天要聞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賽場內外,科技創新項目很搶手航拍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河北日報資料片)「我們的設備能使受災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健康評估。公司落地後需要一個500平方米左右的展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