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2022年06月30日02:52:16 科學 1652

人類很有可能30年後沒有香蕉可吃!

這怎麼能忍?可是話又說回來,香蕉不是人工種植的嗎?

每年的產量如此驚人,怎麼會在30年後滅絕呢?

根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由於疾病蔓延,在30年後,香蕉就會徹底離開我們的生活!

一時之間,全球網友悲痛欲絕,生活不能沒有香蕉!我們必須拯救香蕉!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全世界都愛香蕉

作為全球產量最高的水果之一,香蕉佔據了整個熱帶水果的四分之三,全世界的人類一年要幹掉1000億根香蕉

那麼香蕉明明已經抱上了人類的大腿,為何還會走向滅亡呢?

或許,我們從來沒有認真地了解過香蕉。

很多人認為人類愛吃香蕉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愛吃,你看動物園的猿猴,吃得多香!

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我們的祖先可能壓根就沒有見過香蕉

香蕉的真身不僅長得難看,還非常難吃。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猴子吃香蕉

巴拉拉的故事

香蕉是一種起源於東南亞的水果,人類對它的栽培,可以追溯到大約7000多年前

香蕉在漢朝的時候傳入我國,並開始栽培,然而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

原因就是,它並不好吃,這個時候的香蕉是長籽的

香蕉的籽很堅硬,把整個香蕉塞得滿滿當當,人們在籽中找香蕉吃

並且這個時期的香蕉也不是我們今天這種「黃月亮」,而是「土肥圓」。

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香蕉的葉子比香蕉本身用處更大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香蕉的祖先

直到唐朝時期,香蕉傳入了阿拉伯,再傳入歐洲,接著在通過大航海傳入了中南美洲

所以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沒有見過香蕉,因為它生活在非洲,更沒有吃過香蕉。

或許我們的遠房親戚紅毛猩猩見過並吃過原始香蕉,想必它也不愛吃。

大航海後,全世界都有香蕉的蹤跡,但這個時期的香蕉依然不是水果。

人們更喜歡它的葉子,可以用來搭建屋頂,這個習俗至今還保留在一些熱帶雨林地區

直到19世紀,人們發現了香蕉的變異種,它沒有籽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紅毛猩猩吃香蕉

這麼好的母本,千萬不要浪費!可是這個時候,人們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香蕉沒有籽,怎麼繁育呢?

最後人們只能採取插條的方式,也就是從母本上切下根莖組織栽培在土壤里,長成香蕉樹

這是一種無性繁殖,不斷地複製著一株無籽香蕉,所有的香蕉都來自同一棵樹,它們的基因是相同的

1960年之前,全世界的香蕉都來自「大麥克家族,這是一種軟糯、香甜的香蕉,味道堪比哈根達斯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大麥克」香蕉

然而很可惜,這種香蕉我們根本吃不到

現在世界上的香蕉來自「卡文迪許蕉」或者「華蕉」。

農業專家們其實對「華蕉」非常嫌棄,因為它的口感、味道遠不及「大麥克」。

很可惜,「大麥克」已經基本上絕種了。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現在的香蕉是「華蕉」的後代

香蕉的危機

全世界的香蕉本質上都來自同一棵香蕉樹,它們就是複製品,所以根本不存在基因多樣性

這就導致,第一號香蕉版本「大麥克」抵抗力非常弱,只要來一個疾病,幾乎全滅。

果不其然,在1890年開始,「大麥克」開始感染一種疾病——香蕉枯萎病1號小種(TR1)

患上這種疾病的「大麥克」香蕉,全部枯死不留一個活口

最終,這種枯萎病席捲了整個世界的香蕉,「大麥克」就此絕跡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香蕉枯萎病

1960年開始,人們就面臨無香蕉可吃的地步,是農業專家們千辛萬苦尋找,找到一種可以抵抗香蕉枯萎病1號小種的香蕉。

這種香蕉長在了英國德文郡公爵卡文迪許的果園裡,因此得名「卡文迪許蕉」,又因為這株香蕉最初是從清朝帶過來,它又被叫做「華蕉」。

「華蕉」和「大麥克」一樣是無籽的,因此它的培育手法和過去沒有什麼區別,依舊還是無性栽培,採取「複製粘貼」的方法。

只不過這下全世界的香蕉都出自卡文迪許家的「華蕉」樹而已。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香蕉樹

既然當初「大麥克」能因為一場疾病絕種,那麼「華蕉」同樣也會,只不過時候沒到。

果然,在2014年,香蕉種植園陸續出現了一種新的疾病,香蕉枯萎病4號小種(TR4),這是當初香蕉枯萎病1號小種的新一代變種,號稱「香蕉界的HIV」。

由於全世界的「華蕉」都來自同一棵母本,這一次,它將重蹈「大麥克」的覆轍。

按照現在香蕉枯萎病4號小種的蔓延速度,再過30年,全世界的香蕉也會被全部感染從而絕跡

因為這種疾病非常不講道理,任何殺菌的藥物都不起作用,只要土壤出現了一個病例,那麼這一片地就再也不能種香蕉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香蕉患上枯萎病

農業學家們正在嘗試使用基因編輯的方式改變「華蕉」單一的基因庫,但是效果非常不理想。

似乎香蕉的結局,就是走向一次又一次被感染。

就算培育出了新的香蕉品種,那麼依舊得複製的無性栽培方式,相當於再次重複「大麥克」、「華蕉」的道路。

這一次是枯萎病4號小種,那麼下一次5號、6號小種來了,還能扛得住嗎?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患病的香蕉樹

失去香蕉的世界

有人會說,香蕉也就是一種水果,而且是人工繁殖的水果,滅絕了應該不會引發什麼生態危機,大不了我們不吃香蕉了。

的確,香蕉不是什麼野生植物,它的滅絕不會引發食物鏈動蕩,可是對於人類來說,我們也許失去了一種救命食物

香蕉是繼小麥、水稻、玉米之後,產量第4高的經濟作物。

種植香蕉的地方,多為熱帶國家,他們很多並不富裕,存在嚴重的糧食問題,因此香蕉成為了當地的食物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香蕉可以當食物吃

一根香蕉含有足夠的熱量維持人類的生命活動,此外還含有鈣、磷、鐵、鉀等元素,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

如果全世界失去香蕉,這些地區也就失去了他們的糧食,成為了徹底的飢餓地帶

前面說到過,有很多地區還保留有香蕉樹葉搭建房頂的習俗。

這種流行的香蕉疾病,會讓香蕉的整棵樹都枯萎,一片葉子都留不下來,那麼,傳承了千年的習俗,很有可能消失。

這對人類來說,是一次不小的動蕩。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貨架上的香蕉

芭蕉和香蕉

有人會說,香蕉消失之後,我們還有芭蕉,難道不可以用芭蕉代替香蕉嗎?

芭蕉和香蕉一樣,同屬於芭蕉目芭蕉科芭蕉屬的成員,只不過物種不一樣。

芭蕉和香蕉的確很像,營養價值也相差不大,那麼為什麼一個風靡世界另一個卻鮮有人問津

原因就在於,香蕉的產量比芭蕉高。一根芭蕉比一根香蕉小,因此一把香蕉的重量是遠大於一把芭蕉。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芭蕉長得更圓更短

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香蕉能賣到2、3塊一斤,但是芭蕉卻很難低於6元。

此外,芭蕉的適應能力比不上香蕉,當溫度低於15℃後,芭蕉的生長就會停止,基本上不結果只長葉子,因此芭蕉很多時候被作為觀賞植物種植。

香蕉不一樣,它能在熱帶和亞熱帶種植,甚至在溫帶也可以。

別忘了現在全球香蕉的初始版本「華蕉」是在英國德文郡找到的。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香蕉樹

英國算是高緯度國家了,香蕉居然還能生長,並保留一絲火種

所以,雖然都是「蕉家」的孩子,香蕉的能力遠超過了芭蕉的能力,佔據了世界水果產量第一的寶座

要知道,現在的「華蕉」已經算是香蕉裡面不好吃的了,但是依然比大部分芭蕉好吃,可見其功力深厚。

30年後香蕉會滅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吃的香蕉其實來自同一棵樹 - 天天要聞

油炸香蕉

只不過,香蕉家族的厄運,這一次能否被化解,人們還不得而知。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 天天要聞

從治療神經疾病到增強人類智能 馬斯克腦機介面科幻式藍圖,現實嗎?

Neuralink腦機介面的目標是實現全腦介面,打造生物大腦與外部機器之間的「高帶寬連接」,甚至讓人類與AI集成。圖片來源: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官網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發布會上展示了其腦機介面(BCI)研究成果和發展願景。此次令人矚目的不僅是他們的現階段成就,還包括其未來3年的科幻式藍圖。人們驚呼BCI...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 天天要聞

超千歲荔枝樹再結碩果!迄今有1024歲,是廣州目前樹齡最老的荔枝樹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盧佳圳 通訊員 馮冬枚在廣州黃埔玉岩書院,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廣州目前有記載的樹齡最老的荔枝樹,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7月2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時驚奇發現,雖已經歷千年滄桑,這棵荔枝樹依舊枝繁葉茂,時隔4年再度結滿碩果。據史料記載,這是一棵「宋荔」,從北宋即已存在。明代時,荔樹...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著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著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著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