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雌螳螂要吃雄螳螂?一條蚯蚓切斷後為什麼會變成兩條?

2022年06月28日01:34:12 科學 1806


為什麼雌螳螂要吃雄螳螂?一條蚯蚓切斷後為什麼會變成兩條? - 天天要聞

螳螂是一種很古老的動物,曾跟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經過數億年的進化中恐龍早已滅絕,而螳螂的生命一直延續到現在。這說明螳螂具有很頑強的生命力。成年螳螂身體雌性大雄性小,秋季是它們的繁殖季節,當螳螂交尾完成後雌螳螂就會用自己的前足將雄螳螂的頭牢牢的鉗住,然後一口一口將自己丈夫吃掉。那麼雌螳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原來在自然環境中,雌螳螂生理上所需的蛋白質,只能依靠捕捉的小昆蟲遠遠不夠。雌螳螂為了產出飽滿的卵,培育出健康的後代,至少要吃掉四五隻雄螳螂才能滿足所需要的養分。而且雄螳螂產完卵後也會精疲力竭而死。所以不管是雌螳螂還是雄螳螂,都要為下一代而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為什麼雌螳螂要吃雄螳螂?一條蚯蚓切斷後為什麼會變成兩條? - 天天要聞

一條蚯蚓切斷後為什麼會變成兩條?

蚯蚓是很常見的動物,它在泥土裡鑽來鑽去,疏鬆土壤,是我們的好朋友。從分類上說,蚯蚓是一種低等的環節動物。它有頭有尾,還有口腔、胃、腸等器官、整個身體像一根兩頭尖的螺紋管。蚯蚓的身體被切成兩段,過幾天就會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這是因為蚯蚓切成兩段後切口上的肌肉會一邊收縮,一邊形成新的細胞團將傷口閉合。同時,體內一部分未分化的細胞快速趕來增援,與新的細胞團一起形成再生芽,身體里的內臟器官、神經系統以及血管等細胞組織通過大量的分裂繁殖。迅速地向再生芽里生長,過不了多久,缺少的一頭的一段就長出了新頭。缺少尾巴的一段長出新尾巴。這個叫「再生」蚯蚓是夜行性動物,夏天晚上八點到凌晨四點是他們出行的高峰期。需要注意的是蚯蚓並沒有眼睛和耳朵,身體表皮的許多細胞使它們能感受到地震、噪音、光亮和黑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類的基因,可以被「申請專利」嗎? - 天天要聞

人類的基因,可以被「申請專利」嗎?

Hello 大家好,今天的文字來自 B 站主頁「微基因の人類觀察社」社員傑夫!相信不少人都聽過「人類基因組計劃」——畢竟這可是與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並稱為人類科學史上的三大工程之一,我們中國也曾參與其中 1% 的基因組測序工作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 天天要聞

熱熱熱!40℃成片出現!超30個國家級氣象站,突破極值

據「中央氣象台」微博消息,6月11日,河北、天津有超過30個國家站氣溫突破6月中旬最高氣溫極值,河北安平、安國、武強,天津靜海破6月最高氣溫極值。未來三天,北方的高溫還將持續,應該還會有更多地區打破紀錄。據「河北天氣」微博消息,今天午後1點,河北省中南部「熱紅」「熱黑」了,40℃已成片出現。中央氣象台:繼續發...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著陸點著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著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著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著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布情況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