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FAST望遠鏡將能探測到自我複製的外星探測器

2021年10月15日12:38:03 科學 1850

中國FAST望遠鏡將能探測到自我複製的外星探測器 - 天天要聞

在面對費米悖論時,要回答的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是,為什麼指數級擴展技術現在還沒有接管整個宇宙。這種自我複製的外星機器人群通常被稱為「馮諾依曼探測器」,這種想法幾十年來一直是科幻小說的主要內容。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它們存在於科幻小說領域之外。也許,這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花很多時間去尋找它們,而這種情況可能會隨著新的五百米孔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 的進一步應用而改變。根據最近的一些計算,這個巨大的新觀測平台可能能夠探測到離太陽相對較遠的「馮諾依曼探測器」群。

這些計算是由喬治亞州第比利斯自由大學的扎扎·奧斯馬諾夫(Zaza Osmanov)博士進行的。結果表明,在 FAST 的焦點所在的無線電光譜帶中,可以看到高度先進文明的「馮諾依曼探測器」群。為了幫助尋找和搜索,奧斯馬諾夫博士使用了兩個框架來限定潛在的解決方案。第一個是卡爾達舍夫(Kardashev)文明的想法;而另一個是,對任何此類群體的熱和電磁輻射分布的估計。

「卡爾達舍夫量表(Kardashev scale)」是科學推測中一個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它關注一個文明的總體能源使用,不同的里程碑(I 型、II 型或 III 型)分別與行星、恆星和星系的全部能量輸出的利用相關。目前,人類文明被認為是卡爾達舍夫標準的0.75左右。

但考慮到人類在這顆行星上發展的時間相對有限,如果銀河系其他地方存在生命,它很有可能有更長的時間來進化和發展技術。技術發展時間越長,文明達到K-II(恆星能量)甚至K-III(星系能量)發展水平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國FAST望遠鏡將能探測到自我複製的外星探測器 - 天天要聞

上圖:卡爾達舍夫量表的圖形化描述,以及相關的功耗水平。

當一個文明有那麼多時間來研究新技術時,它很可能已經開發出了創造自我複製機器的能力,比如「馮·諾伊曼探測器」,作為技術發展過程的一部分。一旦這隻科技貓被拿出來,就幾乎不可能再把它放回去了。即使有一個文明將它們釋放到銀河系,自我複製者很可能會開始擴展到每一種可用的資源,只專註於自己的繁殖。

不過,根據扎扎·奧斯馬諾夫博士說法,我們至少可以看到任何這樣的毀滅之路。像所有不完美的系統一樣,這些自我複製的機器會發出某種形式的輻射,在經過一些簡化的假設後,奧斯馬諾夫博士計算出,這些輻射應該在無線電頻譜中可見。具體來說,它將正好落在FAST設計用來拾取的光譜的中間。

然而,知道有可能探測到蜂群只有一點點幫助,知道你能在多遠的地方探測到它就更有用了。就像潛在危險的小行星一樣,越早讓我們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厄運就越好(至少是為了對抗它)。為了計算這些距離,奧斯馬諾夫做了一些更簡化的假設,比如基於卡爾達舍夫文明已經達到的水平,可以預期的最大功率輸出。例如,II型文明的「馮諾伊曼」星團發出的光不會超過其整個能量利用水平。

有了這些額外的假設,奧斯馬諾夫博士發現,FAST有可能探測到II型和III型文明的自我複製機器人群。考慮到FAST儀器的預期靈敏度,它應該能夠在大約1.6萬光年範圍內找到任何 II型文明的星系群,這意味著任何 II型文明探測器都可以在銀河系最近的15%範圍內被看到。另一方面,由 III型文明創造的蜂群,可能在4億光年的範圍中被探測到,這包括了大多數「附近」的星系。

中國FAST望遠鏡將能探測到自我複製的外星探測器 - 天天要聞

上圖:假象的馮諾依曼探測器,這是一種能自我複製的探測器(Self-replicating probes),旨在利用任何恆星系統中發現的資源進行自我複製,並探索宇宙。

到目前為止,奧斯馬諾夫博士的論文只發表在arXiv上,似乎還沒有被學術期刊接受,這意味著這些計算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但是,它們仍然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思維實驗,並指出了對一些黑天鵝類事件的潛在檢測機制。

雖然,現在我們知道了FAST能夠在威脅到達地球前提前發現,這確實令人感到欣慰,但問題是如果我們找不到任何危險,會發生什麼?這對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或自我複製技術的發展又意味著什麼?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聞

有毒,不要碰!這種花已在街頭出現,《甄嬛傳》中也有「科普」

初夏的街頭有一種花正值盛開期,讓很多市民駐足拍照,殊不知,它美麗的外表背後隱藏著致命危險。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夾竹桃,花雖美,卻有毒!這就不得不提到《甄嬛傳》中安陵容的「科普」全株有毒,嚴重可致命據了解,夾竹桃又名筆桃、白羊桃,是一種廣泛種植的觀賞花,常見顏色有白色、粉紅色等。不過夾竹桃雖然有著漂亮的花...
突破性研究揭示動物與人類一樣能形成長期友誼 - 天天要聞

突破性研究揭示動物與人類一樣能形成長期友誼

科學家們發現了非洲八哥之間存在長期互惠互助行為的有力證據,這一發現挑戰了關於動物界非親屬個體間合作的傳統假設。人類即使沒有親緣關係也常常互相幫助,這並不令人意外。只需想想那些維繫長久友誼的相互支持便能理解。但要證明動物界也存在此類合作則困難
強強聯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 天天要聞

強強聯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中國天眼FAST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清華大學聯合義大利、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國天文學家,利用中國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陣列望遠鏡對銀河系球狀星團進行了高精度觀測,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全的球狀星團磁場梯度和電離氣體上限的測量,繪製出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 天天要聞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眼下,正值毒品原植物罌粟的生長期。晨霧未散,一群搭載「科技之眼」的無人機悄然啟航,它們在百米高空掠過,穿梭于田間地頭、房檐屋角間,尤其關注綠地和小菜園等場景的角落,用高清鏡頭與智能演算法,織起「空中巡查網」。這不是普通的巡檢,而是一次「空中掃毒行動」:無人機拍下照片的...
警惕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嚴重可致肺氣腫→ - 天天要聞

警惕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嚴重可致肺氣腫→

進入夏季陽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來但看似沒有污染的藍天下可能隱藏著「健康殺手」——臭氧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消息5月下半月華北中南部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西北地區北部和西部受沙塵天氣影響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什麼是臭氧?臭氧在什麼時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新型彈性合金,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 天天要聞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新型彈性合金,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新型彈性合金Ti₇₈Nb₂₂,該材料具備高效固態制熱效能,而且在彈性變形過程中所表現的可逆溫度變化能力,為普通金屬的20倍,為傳統的蒸氣壓縮製冷和熱泵技術提供環保的綠色替代方案。港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孫慶平(左)及研究助理教授黎橋(右)展示其團...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 天天要聞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位於阿拉斯加中部的海斯山,近期因一份解密的美國中情局(CIA)文件成為全球外星文明研究者的焦點。這座海拔8000英尺的雪山地處被稱為「阿拉斯加三角」的神秘區域,過去半個世紀記錄到超過2000起離奇失蹤事件與數百次不明飛行物目擊報告。隨著解密文件提及「外星基地」的存在,這座終年積雪的山峰正吸引著探險者、陰謀論者...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2025年3月,哥倫比亞布加鎮上空出現的一顆神秘金屬球體引發全球關注。這顆表面無任何焊接痕迹的三層球體被目擊者拍攝到飛行軌跡後墜落地面,當地研究者何塞·路易斯·貝拉斯克斯認為其可能具備外星科技特徵,而科學家朱莉婭·莫斯布里奇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需謹慎驗證其來源。這一發現再次將公眾視線引向天空中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