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倒掛犀牛的科學家得了諾貝爾獎?

2021年09月12日16:40:06 科學 1138

「科普」倒掛犀牛的科學家得了諾貝爾獎? - 天天要聞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交通獎

一頭倒掛在直升機上的犀牛。/納米比亞環境部

犀牛的身體倒掛在空中會怎樣?誰解決了孩子的荒唐問題的好奇心與實際實驗的科學家被授予的Ig諾貝爾獎今年。一位分析貓叫聲中包含的信息的研究人員和一位找到了擺脫潛艇蟑螂的方法的退休海軍軍官也獲得了該獎項。

哈佛大學的「紀念 的 不大可能的 研究」上發表9日(當地時間),「當一個研究小組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羅賓·拉德克利夫教授領導的運輸直升機犀牛,卻顛倒,容易姿勢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分別是?因為他對比較影響的實驗的貢獻,他被授予第31 屆搞笑諾貝爾交通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一種「假諾貝爾獎」,在諾貝爾獎公布前一個月公布。他是「真正的(不是不可能不大可能 正版英文單詞的縮寫)。組織者說:「該獎項頒發給了一項讓人們有機會笑然後思考的研究。」 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今年的頒獎典禮在網上舉行,實際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弗朗西斯·阿諾德(2018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和卡爾·懷曼(2001 年)2007 年物理學獎)和Eric Maskin博士(2007 年經濟學獎)作為演講者參加。

「的 臭鬼」,在搞笑諾貝爾獎的吉祥物。模仿羅丹的《思想者》。/ Ig的 諾貝爾

倒掛的犀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在非洲,棲息地經常被遷移以保護瀕危動物。大型動物如犀牛是通過懸掛在直升機上運輸的。「沒有人研究過倒立的姿勢如何影響動物的心肺功能,」拉德克利夫說。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納米比亞環境、林業和旅遊部的幫助下,麻醉了12隻黑犀牛並將它們掛在起重機上以測量它們的身體變化。實驗表明,與俯卧姿勢相比,犀牛更擅長倒掛。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起重機上吊起一隻麻醉的犀牛並進行實驗。/康奈爾大學

研究人員假設血液流動是原因。犀牛的下半身通常有很多血液,所以氣體交換很好,但上半身缺乏血液。倒掛犀牛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就像一個人倒立一樣。此外,研究小組補充說,犀牛由於其巨大的重量,通常容易對骨骼和肌肉造成傷害。

拉德克利夫教授說:「當我第一次聽說我將獲得搞笑諾貝爾獎時,我不確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更多的人應該知道正在為拯救與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神奇動物所做的努力,」他說。

瑞典科學家發現,貓在想吃東西時往往會哭到最後。/朝鮮日報資料庫

請求幫助時停止哭泣的貓

其他獲獎者也進行了超乎想像的飄忽不定的研究。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生物學獎頒給了瑞典隆德大學的蘇珊·舒爾茨教授。2011 年,他發表了分析貓叫聲中包含的信息的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當貓想要食物時,它們往往會在哭聲中結束。另一方面,在去獸醫醫院的那天,由於壓力而降低了哭聲結束的音調。研究人員發現,當30人聆聽貓叫聲的錄音時,大多數人只能從音調中理解其中的含義。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昆蟲獎頒給了美國預備役海軍中校約翰·穆里南。穆里南中校於1971 年宣布,一種名為敵敵畏的殺蟲劑可用於對抗潛艇上的蟑螂,而不是有害的環氧乙烷。物理學獎頒給了一位科學家,他發現了即使在人群中也能防止人們相互碰撞的秘訣。機械獎授予了一位研究人員,他發現了即使人們可以走路而不會撞到他們時也會經常發生碰撞的原因。事故原因是使用手機。

生態學獎頒給了一位分析生活在路上口香糖中的細菌的科學家,和平獎頒給了一位發現鬍鬚可以減少拳頭對面部影響的研究人員。醫學獎頒給了一位聲稱性高潮可以緩解鼻塞並幫助呼吸的研究人員。

化學獎授予一位聲稱能夠通過分析電影院空氣中觀眾的體味來預測正在觀看的電影的暴力和聳人聽聞的科學家。經濟學獎頒給了一位分析政治家肥胖與腐敗之間相關性的研究人員。

韓國也產生了幾位獲獎者。

韓國尚未獲得諾貝爾科學獎,但有幾位韓國人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1999年全年gwonhyeokho可隆先生「香套裝,環保的貢獻,開發,2000年文鮮明統一教,浮橋是在1960年36開始,在對1997年全年3600已被選定為共同的婚姻是功德一萬對經濟學獎得主。

另一個1992年來,10月一28日,來到了世界的盡頭,午夜的狂喜(攜舉)yijangrim達明部委誰聲稱部長2011被選為數學行政諾貝爾獎獲得者。近日,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 Jiwon Han因其對攜帶咖啡杯時咖啡溢出現象的研究獲得了2017 年流體力學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 天天要聞

「雞公蟲」是什麼?具體長啥樣?它的剋星是誰?

夏季是蚊蟲類孳生的高發期,比較常見的有蚊子、伊蚊、臭蟲、蒼蠅、毛毛蟲、蟋蟀、蟑螂等。其中,吸血蚊子無論在家裡,還是在野外都能看得到,見人就咬。反正人們對蚊蟲是比較忌憚的,因為它們會攜帶一些細菌。近日,湖南益陽桃江縣局部出現遍地「雞公蟲」引發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 天天要聞

在湛江尋找生物「活化石」!不起眼的文昌魚,竟活了五億年

2024年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6月15日,由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廣東海洋大學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的考察小組在湛江硇洲島海域尋找到了40餘條文昌魚。文昌魚其實並不是魚,它是低等無脊椎動物向高等脊椎動物演化時的過渡生物,早5億年前...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 天天要聞

世界海龜日︱海龜:今天我放假!

今天是世界海龜日,「小綠」我決定給自己放天假。我打算在近岸海域暢遊,晒晒太陽,餓了就在珊瑚叢中覓食。吃飽喝足便漂在水面打盹,或者尋一處暗礁睡午覺。 作為海洋爬行動物,我們綠海龜用肺呼吸,這....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 天天要聞

2700億噸!嫦娥五號發現月球儲水庫,美國為啥6次登月都沒發現?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引言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月球宛如一顆孤獨的明珠,長久以來都是人類嚮往和探索的聖地。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上的新發現,無疑給人類帶來了前所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 天天要聞

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片區發現植物新種——「滎經鳳仙花」

封面新聞記者 苟春6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四川分局獲悉,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滎經縣管護總站、四川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聯合發表了一個鳳仙花科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並將其命名為滎經鳳仙花。滎經鳳仙花。攝影 宋心強據了解,鳳仙花屬是鳳仙花科中最大的屬,全世界有1000餘種,主要產於歐亞大陸的熱帶...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 天天要聞

院士專家齊聚圓桌 共話中國航天強國之路與航天產業發展

封面新聞記者 譚羽清 馬曉玉 張崢航天技術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更是人類探索宇宙、認知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航天活動,人類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奧秘,拓展人類的生存空間,同時,航天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