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2021年05月12日22:09:18 科學 1954

皮膚、粘膜或器官組織的傷口會給患者帶來劇烈疼痛,甚至引發嚴重感染。如果缺乏適當護理,傷口極易被病原體侵入,阻礙癒合,遷延不愈。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引發敗血症等一系列並發疾患,進而危及生命。

如何更高效、便捷、智能地掌握傷口狀態並精準地給予藥物治療?近日,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劉清君教授團隊,基於柔性電子技術研發了一款無線無源的智能「創可貼」,在多參數傷口監測的基礎上實現了精確電控給葯的反饋治療。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無線無源的柔性閉環智能傷口貼片

記者看到,這款長得像「創可貼」一樣的電子貼片,既能實現傷口原位實時監測,又能精確控制藥物遞送。針對感染性傷口,這種新型電子皮膚貼片,對於該類疾病的檢測和治療無疑具有重要意義。這項成果,近日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

柔性感測貼片

為了更好地貼合皮膚,科研人員採用了蛇紋形導線設計,利用柔性電極加工技術實現了柔性感測電極的加工製備。感測電極可實現拉伸、彎折和扭曲等多種不同的形變,從而可以適應人體柔軟的皮膚界面,實現與傷口表面的舒適接觸。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柔性電極陣列的構建和修飾

在設計中,貼片呈雙層結構,上層是集成有近場通信技術模塊、溫度感測和藥物控制釋放等功能的柔性電路。下層為感測電極和藥物控釋電極,用於實施傷口pH和尿酸的檢測,以及藥物釋放。

無線無源

「近場通信技術可以實現無線能量收集,用於驅動多種電化學感測方法,實現信號採集及無線傳輸。」劉清君教授表示。

實驗室,記者並沒有發現為這個神奇「創可貼」提供電源的電池,那麼電能是如何提供的?信息又是如何分析的呢?

這些答案將由帶有近場通信技術模塊的智能手機來回答:通過手機靠近該貼片,即可無線供電、獲取檢測結果,之後根據檢測到的感染數據來控制藥物釋放,從而實現從監測到智能給葯的全過程反饋管理。

精準給葯

劉清君教授長期從事基於智能手機的感測檢測研究,而在實際的調研中,團隊發現臨床上大量患者正在飽受傷口潰爛導致的併發症痛苦。於是他想到了將檢測技術運用到傷口管理中。

傷口恢復進展如何?過去常常通過觀察來了解,劉清君團隊則通過智能感測技術實現了尿酸、pH及溫度等傷口炎症指標的多參數監測,他們分別通過差分脈衝伏安法和開路電勢法檢測了傷口尿酸和pH,並採用高精度溫度感測晶元監測了傷口溫度。

劉清君教授介紹,多參數傷口檢測的結果不僅可以作為傷口輕重程度的有效評價手段,也可為電控藥物釋放提供指導,作為藥物治療結果的反饋評估。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電控藥物緩釋

浙大學者發明智能「創口貼」可快捷實現傷口監測 - 天天要聞

傷口監測和感染治療的在體動物實驗研究

傳統的傷口藥物敷料,都是通過藥物的自身緩慢擴散作用於目標部位。而浙大研究人員開發的智能給葯模式則是依託電勢控制實現精準按需給葯。團隊設計的電控藥物釋放模塊利用帶正電的聚吡咯膜包裹帶負電的藥物分子,當電極上施加負電激勵時,藥物分子會從聚吡咯膜的主鏈上解離,並且在電場力作用下釋放到傷口創面,達到治療的目的。

在這項實驗中,課題組通過在小鼠體表傷口上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形成感染傷口動物模型,將構建的智能「創可貼」貼敷於傷口,實現了良好的傷口監測與藥物治療效果。

未來,科研團隊期待這種基於近場通訊的神奇「創可貼」能夠運用到糖尿病壞疽、下肢靜脈潰瘍、壓瘡、嚴重燒燙傷等慢性傷口的穿戴式監測管理和精準治療領域,以期為長期遭受傷口感染困擾的患者帶來福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宇宙第一大行金條摻假風波,工行澄清來了 - 天天要聞

宇宙第一大行金條摻假風波,工行澄清來了

周末貴金屬時間,小夥伴們大家好。這兩天有關在宇宙第一大行買到摻假金條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終於等來了工行的澄清公告:當然是不屬實。這是怎麼回事呢?說是有一位客戶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購買了兩款金條。結果在剪開加工首飾的過程中發現疑似雜質。我們通過網上的圖片看到,剪開后里面有些發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出任江西理工大學校長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葛世榮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經省政府研究決定:聘任葛世榮為江西理工大學校長。此前,葛世榮擔任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黨委副書記。葛世榮個人簡介葛世榮,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榮在黑龍江礦業學院(現黑龍江...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 天天要聞

西安雷雨夜再現龍形不明飛行物,有人稱聽到類似龍吟聲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時強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龍形」不明飛行物。有網友聽到老牛般的咆哮聲類似「龍吟」。(視頻剪輯:陳歆鈴 綜合四川觀察、南京新聞)(來源:北京日報)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