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乏力……當心「熱中風」來襲!

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可能是「熱中風」的警報。

什麼是「熱中風」?它有什麼癥狀?它和普通中暑有什麼區別?

「熱中風」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風」是卒中的俗稱,「熱中風」是指在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2攝氏度)下出現的卒中事件。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天氣和極寒天氣都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根據卒中引起的出血或缺血的異常狀態,一般可將其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熱中風」中的大多數屬於缺血性卒中。

「熱中風」的發生機制包括血液濃縮、血管失控及血壓波動等。在炎熱天氣下,人體出汗增多,血管擴張明顯,若水分補充不及時,容易導致血容量不足,在血液濃縮的情況下,血小板易於聚集,這會增加血栓的形成風險。而高溫容易導致人心情煩躁、易怒,從而引發血壓波動,也可能誘發卒中。

另外,夏季頻繁進出空調房間或讓冷風直吹頭面部,會使血管迅速收縮或擴張。老年人的血管彈性較差,受冷刺激易引發血管痙攣。這些因素相互疊加,導致高溫天氣成為卒中發作的重要誘因。

不要將「熱中風」當作中暑

「熱中風」本質上是卒中的一種類型。它是在高溫環境下發生的腦血管意外,一般表現為

  • 突發的局部神經功能缺損,如偏癱或偏身麻木(一側肢體明顯);

  • 言語表達障礙,或理解困難、言語含糊;

  • 口歪眼斜或流涎,步態不穩。

如出現上述一種或多種癥狀,請迅速撥打急救電話或及時就醫。「時間就是大腦」,1分鐘的延誤就可能導致大腦中190萬個神經元細胞的死亡。

而中暑者最早出現的癥狀是臉紅、眩暈,之後會表現為高熱,出汗少甚至無汗,嚴重時可能昏迷,但無特定偏側癥狀。

所以,區分「熱中風」和中暑的關鍵,在於觀察患者是否有局部神經功能受損的表現(如偏癱),以及體溫是否異常升高。在高溫天氣下,一旦出現頭暈、偏側肢體無力等癥狀,切勿自行診斷為普通中暑,這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