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走入低谷的時候,如果突然有人告訴你一個「金點子」,幫你逆襲,你一定會稱讚對方,「高,實在是高」!正所謂「人往高處走」,人們都羨慕「高」。但是,人體的血管,卻一點兒也不羨慕高,為啥呢?比如,血脂,血脂高了你頭暈;又比如血壓,血壓高了你頭痛;還比如,血糖,血糖高了你三多……而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被稱之為三高,時至今日,人們對此耳熟能詳。
然而,近年來,尿酸高迅速崛起,欲與三高試比高,成為了「第四高」。在「三高」中,也唯有血脂高不需要終身服藥,現在總算來了個弟弟,尿酸高也不用終身服藥。不過尿酸高,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痛風關節炎,那個疼痛啊,真是讓人難以忍受。即便你平時很能忍痛,且自認為自己是英雄,可能痛風來襲,不說痛得嗷嗷叫,但也可能痛的流眼淚。
控制痛風的關鍵是控制尿酸,控制尿酸的關鍵是忌口。這裡問題就來了,可能尿酸高需要忌口的,大部分都是你平時最愛吃的,哎,看著能夠讓肚子里的饞蟲滿天飛的美食,卻不能品味,只能幹看著,這種感覺著實讓人難受。所以,實在忍受不了忌口的寂寞,偶爾「大開吃戒」,那就得「忌口不夠,藥物來湊」。對於降尿酸,可能很多人主要集中在西藥方面,但卻有很多中藥以及食葯同源的本草,也能發揮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對於中藥降尿酸,有車前草、土茯苓、澤瀉、秦艽、黃柏等中藥進入了臨床的視野。車前草主要是減少尿酸生成,抑制尿酸重吸收,從而達到降尿酸的效果;而土茯苓是降尿酸、抗痛風的常用中藥;澤瀉主要是通過促進尿酸排泄而起到降尿酸的作用;秦艽主要是抑制腎臟尿酸重吸收和促進尿酸排泄,從而能夠降尿酸;黃柏主要是抑制尿酸重吸收,減少尿酸生成,進而達到降尿酸的目的[1]。
隨著對中藥的深入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做出了研究,一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等合成酶活性的中藥,主要有梔子、馬齒莧、牡丹皮、生地黃,澤瀉、紫蘇,川芎、丹參,吳茱萸、茴香,龍眼;二是影響腎臟尿酸轉運蛋白表達的中藥,主要有秦皮、桑白皮,山藥、杜仲;三是具有雙重降尿酸作用的中藥,主要有土茯苓、茯苓、虎杖,水蛭、絞股藍等中藥[2]。
除了傳統中藥降尿酸之外,還有食葯同源的中草藥,也逐漸走入了人們的生活。研究發現,荷葉、薄荷、山藥、絞股藍、白背三七、玉米須、菊花、茯苓、訶子等降尿酸食葯兩用的中草藥,對降尿酸起著一定的作用[3]。近年來,菊苣作為葯食兩用中藥材,在高尿酸血症的治療中可發揮重要作用[4]。不得不說,在傳統中藥和食葯兩用的中草藥的雙向呵護下,尿酸也不是沒有辦法控制。
所以說,「尿酸高也不用怕,中醫食葯來治它」。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尿酸一高,就把這些降尿酸或者抗痛風的中藥都組合在一起,這樣可能就失去中醫辨證施治的核心要義了。這些中藥裡面,包含了清熱葯、利水滲濕葯、解表葯、活血葯、溫里葯、補虛葯等多種種類。所以,需要根據引起高尿酸,甚至痛風的病因病機,來進行綜合辨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使用降尿酸中藥,從而直達病所。
為什麼很多人的高尿酸一直降不下去?其實很多時候是中藥沒有用對,而這些具有降尿酸的中藥,也只有用對了才有效。不過,降尿酸、抗痛風不能僅僅依靠中藥方劑,調整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每天飲用1200~2000毫升水,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和瓜果。當然,忌口更是降尿酸的一個「大工程」,尤其是各類海鮮、動物內臟、紅肉製品、酒精飲品、香煙等,都要嚴格控制。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比如快步走路、騎自行車、游泳等。
參考文獻
[1]周盼,徐先祥,李滄海,等.中藥干預尿酸轉運體研究進展[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31(6):226-230.
[2]魏志林,張傑,李華南,等.單味中藥降尿酸作用機制概述[J].中醫藥通報,2021,20(6):69-72.
[3]郭花斌,辛寶.葯食兩用中草藥在防治高尿酸血症上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6):50-51+53.
[4]陳曉思,梁潔,黃光強,等.菊苣防治高尿酸血症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 2019,15(9):186-189.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