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家縣醫院已達到三級醫院能力,還有哪些短板要補?

縣城,被稱為中國的底色。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在全國1800多個縣域地區,常住人口達到了7.48億,佔國內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近幾年,隨著城市與縣城的消費邊界逐漸消融,縣域也常被說起撐起了中國消費的一片天。

那與縣域消費一樣無法被忽視的縣域醫療,如今又發展到了哪一步?

5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通報2024年度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評估情況的函》(以下簡稱《評估》),披露了2024年縣級醫院的發展建設情況。

全國63.57%縣醫院達到推薦標準

縣級醫院,作為縣域醫共體的龍頭,是統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國家衛健委在《評估》中提到,截至2024年,全國2059家參加考評的縣醫院中,已有1309家達到了三級醫院能力,佔比63.57%,相較2023年上升7.2個百分點;達到二級醫院能力的比例也上升到了93.35%。

當前,縣醫院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能力在強化。根據《評估》中披露的數據,去年,超過98.00%的縣醫院能夠掌握呼吸(99.81%)、消化(98.74%)、心血管系統(98.49%)、兒科(98.54%)等常見病、多發病的規範化診療。

此外,縣醫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也在提升。國家衛健委提到,2024年,超過98.59%的縣醫院能夠掌握心衰、腎衰、呼衰等診斷與處理;90.14%、97.09%的縣醫院能夠掌握產科、兒科急危重症救治技術。

縣醫院補齊短板仍需要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三級醫院能力不等同於已評上了三級醫院,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解釋,縣醫院達到推薦標準,則相當於達到了三級醫院能力。根據《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 年版)》要求,三級醫院的功能定位是:「有承擔本轄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急危重症和疑難疾病診療的設施設備、技術梯隊與處置能力。」

國家衛健委在《評估》中也指出,縣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還有待提高、專科建設能力也要進一步優化。

《評估》數據顯示,縣醫院中部分專業科室的設置率較低,縣醫院中有13個專業科室的設置率低於80%,其中全科醫療科、腫瘤科、精神科設置率分別為45.17%、61.49%、79.16%;縣醫院專科建設質量仍需加強:精神科、血液內科、病理科、胸外科、眼科等5個科室基本標準符合率低於80%。

因此,儘管當前縣醫院建設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縣域醫療資源與大城市之間仍有不小的差距。國家衛健委的數據就顯示,2024年,全國縣醫院出院患者手術佔比為22.27%,較2023年下降1.54個百分點;平均每家縣醫院開展手術例數為5758例,較2023年減少56例。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去年,全國縣醫院出院患者手術佔比減少的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城市醫院的虹吸效應。

一位畢業後先在三級甲等醫院工作,後轉職到社區醫院的醫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表示,儘管自己的專業能力在增長,但確實有一些患者情願聽年輕的三甲醫院醫生指導,也不相信年資高的社區醫生。

身體不適就到三級醫院看病,仍是目前多數患者的第一選擇,尤其是青睞大城市的三甲醫院。根據國家衛健委《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披露的數據,三級醫院診療量為26.3億人次,占所有診療人次的四分之一多,而三級醫院的數量佔全國醫院總數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

而患者的流失,對普通醫院的影響不可小覷,直接會面臨「高層次人才引進難、骨幹醫生留不住」的困境,進而更難發展專業科室。

看病挂號,三甲醫院不一定是「首選」

為此,不少地方也在嘗試扭轉患者小病也愛往大醫院跑的就診習慣。

2022年8月,海南省在《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力爭通過3~5年努力,「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這意味著,患者如有常見病、多發病,需先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如今過去2年多,諸如海南三亞市,就已逐步取消市級醫院慢病普通門診,建立起了「市—區—村」三級團隊共管的慢病管理服務機制。

這些診治能力的提升,也是基於地方醫院逐步從規模擴張轉向提質增效。

《評估》中提到,到2024年,平均每家縣醫院擁有執業(助理)醫師220人,執業醫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有69人(佔比31.36%),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20人,較2023年增長11.11%。平均每家縣醫院擁有註冊護士人數335人,其中大專及以上註冊護士315人。

由於縣域醫療體系覆蓋了全國一半多人口,其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是實現健康中國願景的關鍵點。國家衛健委在2021年印發的《「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就明確提出「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從而「為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打下堅實基礎」。

伴隨著縣醫院診治能力的提升,以「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為宗旨的「雙向轉診」機制也在加速運轉——2024年,平均每家縣醫院雙向轉診數達4506人次,較上一年增長了11.67%。平均每家縣醫院去年向鄉鎮衛生院等下級醫院轉診數是2439人次,較2023年增長了37.95%。

只是作為統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縣域醫療還需要補齊短板、夯實基礎。國家衛健委在《評估》中要求,縣醫院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提升專科服務能力,重點提升縣域內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地方病的診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