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4類癥狀,小心膽結石,5類因素容易患病,做好早期預防

膽結石,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近年來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廣泛關注。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膽囊結石的發病率已達10%,且女性患者數量顯著高於男性。

膽結石怎麼回事?

膽結石又稱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或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按發病部位分為膽囊炎和膽管炎。膽結石可發生在膽道系統的任何部位,膽囊內的結石為膽囊結石,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下的肝總管和膽總管內為肝外膽管結石,匯合部以上的為肝內膽管結石。

根據結石所在部位,膽結石以發生部分不同分為膽囊結石與膽管結石。膽管結石分為繼發性和原發性結石。繼發性結石主要是膽囊結石排進膽總管,並停留在膽總管內,多為膽固醇結石或膽色素結石,少數可能來源於肝內膽管結石。原發性膽管結石是指在膽管內自發形成的結石。此外,根據結石的化學成分不同,也可將膽結石分為膽固醇類結石、膽色素類結石和其他類型的結石。

膽結石的成因

膽結石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以下是膽結石形成的一些主要原因:

1. 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是膽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這類食物會增加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使其超過膽汁酸的溶解能力,從而析出結晶,最終形成結石。此外,不吃早餐或飲食不規律也會導致膽汁在膽囊內滯留時間過長,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

2. 生活習慣:缺乏運動和體力勞動可能導致膽囊肌的收縮力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為膽固醇結晶析出創造條件。此外,飯後久坐也會影響膽汁酸的重吸收,導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當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這也可能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3. 遺傳因素:遺傳因子在明確膽結石危險性方面顯然起著重要作用。膽結石在膽固醇膽石症患者的近親中更經常發生。

4.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等也可能增加膽結石的風險。肝硬化病人身體中對雌激素滅活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較高,加上肝硬化病膽囊收縮功能低下、膽囊排空不暢、膽道靜脈曲張、血中膽紅素升高等多種因素可造成膽結石。此外,膽道感染也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5. 其他因素:懷孕、長期全胃腸外營養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膽結石的風險。懷孕時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影響膽汁的成分和膽囊的收縮功能,從而促進結石的形成。

膽結石的癥狀

膽結石的癥狀因結石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引起阻塞和炎症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終身無癥狀,即所謂隱性結石。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膽結石癥狀:

1. 膽絞痛:這是膽結石最常見的癥狀之一。膽絞痛通常發生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後或睡眠中體位改變時。疼痛位於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噁心、嘔吐等癥狀。

2. 上腹隱痛:多發生在進食過多、吃肥膩食物、工作緊張或休息不好時。這種疼痛通常較輕,但可能持續存在。

3. 膽囊積液:這是由於膽結石長期嵌頓或阻塞膽囊管導致的。膽囊黏膜吸收膽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質,導致膽囊積液。積液呈透明無色,稱為白膽汁。

4. 其他癥狀:包括黃疸、發熱等。當結石阻塞膽管時,可引起膽汁淤積,導致黃疸。同時,結石還可能引起膽道感染,導致發熱等癥狀。

膽結石要如何治療?

1. 觀察與等待

對於無癥狀的膽結石(即所謂的「靜止性結石」),通常不需要立即進行治療。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隨訪觀察,通過超聲波等影像學檢查監控結石的情況。如果結石沒有引起任何癥狀或併發症,可能根本不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

2. 藥物溶解

某些類型的膽固醇結石可以通過藥物來溶解。這些藥物主要是熊去氧膽酸(udca),它們可以降低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從而幫助溶解結石。然而,這種方法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通常需要6個月到2年),並且效果因人而異。此外,一旦停止用藥,結石有可能再次形成。

3.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這是目前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治療方法,尤其適用於有癥狀的膽結石患者。腹腔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只需要在腹部做幾個小切口,通過插入帶有攝像頭和其他工具的小管子來移除膽囊。相比傳統的開腹手術,這種手術方法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大多數患者可以在術後幾天內恢復正常活動。

4. 開放式膽囊切除術

在一些複雜的情況下,如膽囊炎症嚴重或存在解剖異常時,可能需要進行開放式膽囊切除術。這是一種更為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在腹部做一個較大的切口來移除膽囊。由於其創傷較大,恢復時間較長,因此現在較少使用。

5. 體外衝擊波碎石術(eswl)

雖然曾經用於膽結石的治療,但由於其療效有限且容易引發併發症,現已很少被採用。該技術利用高能量的衝擊波從體外擊碎膽結石,但往往需要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如藥物溶解或膽囊切除術。

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選擇哪種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由專業醫生決定。如果你懷疑自己患有膽結石或已經被診斷為膽結石,請務必諮詢醫生,了解所有可用的治療選項,並討論最適合你的治療計劃。

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是預防膽結石複發的重要措施。這包括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過量攝入高脂肪食物以及定期體檢等。

膽結石的預防

預防膽結石的關鍵在於改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3. 保持均衡的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飲暴食和過度飲酒。控制高糖、高鹽、高脂食品攝入。

4. 定時定量進食:重視早餐的重要性。長期空腹會導致膽汁分泌減少,膽固醇含量相對增加,從而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5. 適當運動:保持適當的體重和運動量,避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運動可以促進膽汁的排出,減少膽汁在膽囊內的滯留時間。

6. 定期體檢:通過超聲檢查等簡單有效的手段,我們可以及時捕捉到身體的細微變化,將疾病扼殺在搖籃之中。

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道疾病,它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不良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遺傳因素、疾病因素等。膽結石的癥狀因結石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引起阻塞和炎症而有所不同。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和飲食結構,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膽結石的發生。同時,定期體檢也是及早發現膽結石的重要手段。一旦確診為膽結石,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確保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