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
從尖端科技領域到日常消費場景,ai已經悄然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過程中,人工智慧與健身產業不斷深度融合,催生出了一系列創意應用。
近期,通過ai智能識別出食物熱量,並為用戶提供個性化飲食分析的健康應用caloscanai受到了大量用戶的追捧,並進入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多個東南亞國家的健康健美免費榜top50。自2023年底上線以來,全球下載量近148萬,收入約38萬美元。
caloscanai自上線以來全球下載量,圖源:點點數據
隨著ai越來越向著「助手」這一身份邁進,健康領域的智能化深入已然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caloscanai一類的細分應用是如何快速吸引用戶,並為整個行業帶來新生機的呢?
ai識別三餐,智能分析記錄
當前,大多數健康類應用都與減肥相關,如智能監測、計步、教學等等,細分領域可以說是多種多樣。因此,相對於主流賽道,健康類產品打出差異化還是較為容易一些。特別是融入ai後,如何藉助技術更高效地幫助用戶達到使用目的,成為了市場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從caloscanai的名字可以直觀看出,應用將卡路里與ai識別功能緊密地聯繫了起來。就減肥的人來說,知道每天攝入與消耗多少熱量,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決定體重能否下降的關鍵指標。
caloscanai就以此作為切入點,做出了一個能夠智能識別食物熱量,幫助用戶記錄分析,達到減肥目標的應用,雖然內容簡單,但正是這類垂直功能,讓設定目標並持續使用的用戶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
僅需打開應用中的相機功能,對著食物拍攝一張照片,caloscanai便能立刻識別出圖片中的食物由哪些食材組成,並分別給出它們系列數據指標。例如一份塔可,應用會識別出裡面包含雞肉、玉米、洋蔥、青椒等食材,並提供熱量、碳水、蛋白質、脂肪等詳細數據,供用戶在食用前參考。
應用以天為單位為用戶做日常的餐飲記錄,將每日飲食分為早、中、晚餐和零食四個部分,為了提高計算數據的精準度,支持用戶手動填寫一些特定內容,最終根據公式算出一個每日熱量的綜合數據。
對於健康類應用來說,能讓用戶長期使用才是能夠穩定發展的關鍵。因此,僅有統計功能遠遠不夠,激勵用戶才是重點。
除了快速記錄三餐數據之外,caloscanai還能通過ai智能分析食物中各成分的佔比,並以可視化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用戶可以看到過去90天內體重變化和30天內的運動步數的數據曲線。只有直觀地看出個人身體向著積極方向轉變,才有動力堅持使用下去。
綜合來說,caloscanai從健康飲食方向入手,藉助ai技術,將圖像識別、智能分析、圖表生成等功能無縫融入到了產品當中,並形成了一定的邏輯閉環。通過這一系列的智能化內容,養成用戶的長期使用習慣,以達到長期留存、訂閱的目的。
創新訂閱模式,商業化成痛點
點點數據顯示,截至目前,caloscanai內購收入約26萬美元,佔比總收入68%。其中,德國用戶貢獻內購收入12.3%,排在第一位,其次為中國台灣地區4.6%,瑞士4.5%。
應用內購採用訂閱+保費的方式,有月度、年度和終身訂閱三種模式,每種形式對應不同價格的保費。如在使用過程中,用戶沒能堅持使用,則可以申請退保費。
(caloscanai熱門內購項目,圖源:點點數據)
當前,很多健康類應用都採用了保費形式來激勵用戶付費並長期使用,給了用戶減肥的信心與動力同時,也給了開發者一定的收入保證。
不過,caloscanai和很多健康應用一樣,也表現出了高下載低付費的特徵。在訂閱用戶的反饋中,也發現了導致這樣結果的一些原因。例如,對於ai識別出的錯誤食材沒辦法更正,或是添加遺漏部分,以及計步功能與設備並不能夠完全同步等等,最終都導致了計算結果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
由此可見,caloscanai作為一個僅上線一年多的應用,精細化程度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也側面反映出,ai在偏日常生活的賽道中,目前仍處於「自動+手動」結合的階段,想要真正實現「全自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類助手,還需要更多的數據強化模型訓練,加深其智能化程度。
寫在最後
保持健康是個長期的過程,對於這一賽道的開發者來說也一樣需要具備高度耐心。對於無法堅持使用的用戶來說,或許會將這類應用打成「雞肋」,但對於那些被功能設計激發出動力的用戶來說,便是一種長期有效的輔助健身工具。隨著更多場景與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也期待未來ai在健康管理領域被更多的關注與開發,逐漸由輔助走向實用,引領人們步入一個智能化的健康生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