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5日晚上舉辦的央視3·15晚會上,號稱能具有「抗腫瘤、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保障男性勃起功能」等多功能的聽花酒被曝光。這款售價高達5萬多元的白酒,其標榜的功效其實國際專利未被認定。
3月16日清晨,聽花酒在官方微博發布了回應。當天,市監部門介入,聽花酒目前也從多個平台下架。
曝光:「多功能」昂貴白酒申請專利,國家處理狀態顯示空白
2020年起,一款號稱是「高端商務白酒」的聽花酒,出現在消費市場上,短短3年時間裡,到處可見這款聽花酒的身影。其精品裝售價高達58600元。
據央視財經報道,3·15晚會記者探訪了一家聽花酒體驗店,店內的廣告展示: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調節生理紊亂、抗衰老等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明確規定,酒類廣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飲酒有消除緊張和焦慮、增加體力等功效,聽花酒的宣傳違反了這些法規。
隨後,記者走訪了聽花酒業生產廠址和位於四川成都的總部,均被拒絕進入和採訪。
一位工作人員透露,聽花酒的健康性是有國際專利的。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局官網,聽花酒提交的《酒精和涼味劑的組合物在調節性功能、保護心腦血管系統、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腫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質量上的用途》在國家處理狀態一欄顯示空白。
起底:前身賣20多元白酒,17條有效專利中大多是外觀專利
據天眼查官網顯示,宜賓聽花酒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李蓉全,註冊資本1470萬人民幣,由成都久誼興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林曉莉共同持股。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公司的曾用名叫做宜賓涼露酒業有限公司。央視記者走訪聽花酒的門店發現,其廠房在2020年還叫涼露酒業,生產的產品是標價20多元的涼露牌白酒。
聽花酒的總部工作人員提到的「國際專利」於2022年1月27日申請,並稱其研究成果「初步取得了國際權威認可。」
知識產權信息顯示,該公司共有17條有效專利,包括「酒瓶(讀花)」「包裝盒(聽花)」「去除薄荷酒中薄荷味的方法」等,其中僅3條發明專利,其餘均為外觀專利。
央視3·15晚會曝光聽花酒標榜功效神奇的國際專利未被認定。
回應:國際專利申請處於「國際公布階段」,未用它做廣告
針對央視3·15中報道中提及的問題,3月16日早上6點多,聽花酒在官方微博發布了聲明。內附兩份文件,其中著重對「專利」相關問題進行了說明。
聽花酒方面表示,工作人員向客戶介紹產品時,提及了聽花酒健康功能和客戶案例,而在食品酒類推廣時介紹健康功能是法律所禁止的,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公司已經連夜召集市場銷售人員,規範用語,嚴格要求在產品推廣時遵守法律法規。
此外,報道的聽花酒《酒精和涼味劑的組合物在調節性功能、保護心腦血管系統、促進肝細胞再生、抗腫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質量上的用途》國際專利申請,是一項用途發明專利,目前處於國際公布階段,公司從未將此項專利申請用於廣告宣傳。
聽花酒的生產工藝採用的是2022年2月22日取得授權的《採用強化曲製備涼口型白酒的方法》(發明專利號:zl 201810068982.6)和2024年3月12日取得授權的《老酒再釀造的方法》(發明專利號:zl 202310336968.0)等技術,並非「向酒中添加薄荷或薄荷提取物」。
合夥專利所:報道只節選了部分錄像
在央視的報道中有一段關於「專利代理機構工作人員」的採訪畫面,該工作人員透露,「誰都可以申請公布自己的所謂發明專利,但能不能被認定為專利,則是另一回事」。此外,代理人透露,聽花酒的專利里,提到的「涼味劑」,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物質,就是常見的薄荷提取物。
聽花酒的聲明中還附上了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夥)發布說明。該專利所透露,聽花酒目前存續的包括發明專利在內的有效專利有50項以上。
具體情況說明原文如下:
2023年12月29日,一位楊姓女士與其助理前來我所,聲稱要諮詢酒類國內外專利申請相關事宜;2024年1月8日,楊女士在微信上表示決定委託我所代理專利申請;2024年1月21日,其邀請我所工作人員外出就餐,雙方於席間做了廣泛溝通。兩次見面均打聽了聽花酒的專利情況,央視3·15報道只節選了部分錄像。
我所工作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對服務的所有客戶不會有任何不尊重的言論,更不會在洽談新客戶時對老客戶做不恰當評價。
進展:多平台下架聽花酒,市監部門介入
據紅星新聞報道,3月16日上午,宜賓市場監管部門的車輛進入了廠區。封面新聞報道,16日上午工廠門崗的工作人員透露,「沒有生產,放假了。」
據成都市場監管的通報,2024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聽花酒業存在的相關問題後,省、市、區三級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赴聽花酒業在成都的經營場所調查核實。3月16日凌晨,成都市武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聽花酒業經營門店的相關資料和物品進行先行登記保存證據。相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3月16日,聽花酒已經從多個電商平台下架。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