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站|過年太「暇意」,忘記吃藥怎麼辦?慢病患者服藥請注意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喆 通訊員 謝雅莉

過年啦!萬家團圓、走親訪友、出遊玩樂,還有停不下來的飯局和聚會。假期的放縱容易讓慢病患者忘記服藥,突然停葯極易導致疾病複發、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圖源:視覺中國

歡度佳節之餘也要按時服藥、定期檢測,潮新聞·健康小站、杭州拱墅區祥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提醒,慢病患者服藥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忌「不用藥、隨意停葯」

不可隨意停葯撤葯的藥物種類: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葯、抗心絞痛、抗結核葯、抗肝病病毒藥、抗高血壓葯、降糖降脂葯等慢性病藥物。

需要換藥或停葯,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擅自停葯、減葯。

2、忌「這頓沒吃、下頓加倍服藥」

節假日打破了日常生活規律,容易忘記服藥,不可下次服藥時加倍劑量服用,以免引起藥物中毒

在家時,備上便箋,或設定鬧鈴,提醒自己按時吃藥。

外出時,用分裝藥盒、分裝袋,按日、按頓分裝。

【發現漏服藥物怎麼辦?】

1/2補服原則

漏服時間是在兩次用藥間隔1/2時間以內:

按原劑量即刻補服,下次服藥仍按原時間進行。

漏服時間已超過用藥間隔的1/2:

一般不需要再補服。

*這些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藥物,在發生漏服時最好諮詢醫生或藥師。

3、忌「食物與藥物的相互作用」

春節飲食種類豐富,不少食物與藥物存在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增大副作用。

◇服用降壓藥,低鹽低脂飲食,少食腌制食品。

◇服用降糖葯,不能吃含糖高的食物。

◇服用降脂葯,避免食用西柚等富含呋喃香豆素的食物,因西柚等會降低肝臟代謝率,造成肝損傷肌溶解等不良反應。

【服用頭孢類抗菌葯要忌酒】

頭孢類抗菌葯可能影響酒精代謝,引起雙硫侖反應。

主要表現為面部發熱、面色潮紅、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等。甚至出現血壓下降、呼吸困難、休克等嚴重癥狀。用藥者飲酒後5~10分鐘即可發病,反應持續30分鐘至幾個小時,嚴重者甚至會致命。

特別是肝腎功能異常、年老體弱患者,在停葯後7天內飲酒都可能發生不良反應。因此,用藥期間及停葯後1周內都必須忌酒。

圖源:視覺中國

【這些葯和酒同服很危險!】

降壓藥+酒=低血壓休克

降糖葯+酒=低血糖休克

感冒藥+酒=肝衰竭

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等)+酒=消化道出血

抗心絞痛葯(單硝酸異山梨酯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酒=頭痛、休克

抗癲癇葯(苯妥英鈉)+酒=藥物失效

抗過敏葯西替利嗪(如仙特敏)、氯苯那敏(如撲爾敏)等)+酒=嗜睡昏迷

安眠藥(地西泮、氯硝西泮、三唑侖、巴比妥類等)+酒=休克甚至呼吸停止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