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減壽命的行為,抽煙只能排在第4種,看看你有沒有?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右上角「關注」即可。

最減壽命的行為既可以是意識,又可以是觀念,比起有形的抽煙更會耗損陽壽,希望你連一個都沒有。

一、沒有把身體當成一回事

有些人把身體當成兒戲,誤認為生死由命,因此會一而再,再而三怠慢身體,日常生活會反覆作踐身體,除了飲食沒有規律可言以外,作息更加混亂,大多數所作所為會跟養生背道而馳。

張先生的境遇就是反面教材,他不是胡吃海喝,就是醉生夢死,熬夜已然成為生活習慣,即使身體早就釋放出了求救信號,他也一如既往肆無忌憚,大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勢頭,擺出聽天由命的態勢,最終還是身體爆發了危機,還好搶救及時,如若不然就真正作死了。

自己要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一回事,應該修修補補的時候就需要修修補補,保養必不可少,糟蹋身體的程度跟減壽命的行為多少成正比。

二、情緒失去控制

情緒失控的後果會很嚴重,即使好情緒失控以後,也有可能會導致樂極生悲,壞情緒就更不用說了,壞情緒就好比如狂風驟雨一般摧殘生命,不是會鬱鬱而終,就是會氣大傷身,無論是想不開,還是看不透,都會給身體造成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

李大娘經常發脾氣,動不動就會生氣,等到年紀大了,多種多樣跟生氣相關的病症就找上門了,現如今李大娘飽受病痛的折磨,更可怕的是李大娘還沒有掌控情緒,每當情緒再次失控,李大娘的病情不是複發,就是加重,可見數十年養成的性情已經生成了慣性。

情緒就堪比身體蓄積的水,駕馭情緒宛如大禹治水,與其圍堵或者開閘泄洪,反倒不如隨時隨地疏導,分流的河水才能夠在波瀾不驚的基礎上暢通無阻。

三、對身體的局部疼痛熟視無睹

不在意身體的人,通常會等到身體局部痛到不能再痛才會勉強去醫院,結果往往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不是當代版的諱疾忌醫,勝似當代版的諱疾忌醫。

葛女士就是因為拖延導致個人悲劇發生,原本是身體局部輕微的疼痛,可是沒有重視,起初不認為是病,等到後來懷疑是病以後,也是小病拖,大病扛,直至身體痛到動不了才去醫院,經過檢查才發現,據醫生說本來是可以輕鬆治癒的小病,到頭來卻成為醫院束手無策的絕症。

排查身體的隱患要趁早,熟視無睹就是養虎為患,病症在萌芽的階段最容易斬草除根,好比如小火星最容易撲滅,倘若坐視不理,等到蔓延成山火就會難以撲滅。

喜歡文章請點個贊、收藏或者轉發,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多謝支持!

圖片源自網路,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