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的上海才帶我們體驗了什麼叫「溫暖如春」,第二天就又冷了回去,延續到這周末,氣溫也沒有要上升的意思。
目前天氣整體還是偏冷的,而在這冬春交替的時節里,過早脫掉厚衣服可能會使身體受寒誘發疾病。所以還是得做好身體保暖,也就是俗話說的「春捂秋凍」里的「春捂」。
「春捂」可不是隨意進行的,還是很有學問的一門「日常養生課」,那要怎麼做好「春捂」?
劃重點
「捂」的位置很重要。天氣寒冷的時候,不僅要做好身體保暖,還要做好重要部位的保暖工作,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這四個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專家建議外出時要戴圍巾或帽子有效避寒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秋褲先別著急脫。
捂的時間也很有講究。有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當晝夜溫差處在8℃以上時需要「捂」;當氣溫連續幾天保持在15℃以上時就不需要「捂」了。
「「春捂」到底該「捂」哪兒?「捂」到什麼時候?來看解答」相關視頻
-
10:25:13
-
10:08:55
-
7:38:11
-
10:01:02
-
11:32:34
-
5:10:18
-
4:06
-
9:37:28
-
10:29:53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