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國內防疫措施結合疫情當前局勢做出調整和優化後,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數大幅度上升,這種情況迅速得到廣泛關注,有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發現肺炎,或者在肺部CT的過程中發現了「白肺」的情況。對於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產生疑問,究竟該如何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肺炎,以及「白肺」現象究竟是什麼。國家衛健委組織呼吸危重症專家童朝暉早些時候已經就相關問題做出回應和判斷。
童朝暉強調所謂的「白肺」只是臨床上的一個口語化描述,並不是出現了肺炎就是「白肺」。醫務工作者之間提到白肺是因為患者本身的肺炎已經比較嚴重,絕大部分情況是不會被形容為白肺的。只有在患者本身肺部滲出液等較為嚴重,肺部CT中出現比較明顯的白色,雙側病變都達到75%以上才會被叫做白肺。童朝暉表示,從最近的一些就診患者來看都是一般性肺炎,只有很少數的白肺患者同樣有相應的治療手段。
針對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都有著對應的治療手段,國內和國際社會都配備十分成熟的策略。對於很多人關注的,該如何避免新冠病毒感染後因為治療不及時而出現肺炎,專家表示肺炎在冬天出現的比例相對較高,如果青壯年感染肺炎,體溫會迅速上升,呼吸道咳嗽、發燒等癥狀都十分明顯,能夠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老年人出現肺炎可能並不發燒,呼吸道癥狀同樣不明顯,家人看到老人沒有咳嗽和發燒等癥狀,可能會因此而延誤就診。
對於這種情況童朝暉表示,老年人的肺炎臨床癥狀相對隱匿,有時候會沒有明顯的外在表現,不能依靠年輕人容易出現的咳嗽、發燒等癥狀來進行觀察,如果老年人精神狀態出現下降,或者不愛吃飯等情況,就要密切觀察整體的身體狀況,隨後專家強調,即便沒有新冠病毒,動機天氣寒冷也是肺炎比較容易出現的季節,對於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肺炎,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呼吸頻率等進行檢測,如果血氧飽和度低於93%,那麼就需要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早些時候也有專家做出判斷,當前新冠疫情整體是趨於可控的,未來會逐漸從防控感染轉為預防重症和危重症,在這一過程中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就會更為重要。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海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