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早睡早起身體好,現在由於很多人睡前都會玩手機,所以熬夜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常態,睡太久或睡太晚都對身體不友好,比如睡眠時間太長,容易影響心肺功能的活躍時間,也會讓大腦變得更遲鈍,睡眠時間太短,會讓整個人變得昏昏欲睡,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大的人或者有基礎病的中老年人,睡眠時間太長會導致生物鐘紊亂,甚至出現身體疲憊乏力等現象。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最主要的消除疲勞的方式,夜間睡眠時人體的各種基礎代謝率都比較低,機體可以得到修復,睡眠中恢復體力,胃腸道以及相關器官形成和人體能量物質的持續。
因此心跳,體溫,呼吸和某些內分泌會降低,導致基本消化率降低,體力難以恢復,熟睡的狀態下補充大腦耗氧量會逐漸減少,會幫助腦細胞恢復和能量的儲存,良好的睡眠還能起到緩解衰老的作用,能夠防止皺紋以及白髮的生成,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
如果不能良好的休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受到影響,表現在人體總是會生病,人體的免疫系統不能夠有正常的抵禦外邪侵襲的能力,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
「早睡早起身體好」是不少人一直遵循的生活作息,但近年來,卻有研究結果發現——睡得早,反而會增加死亡風險。
早睡指的是在晚上10點前就入睡,晚睡指的是在夜裡12點後入睡,或者是更晚,就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睡早了或者睡太晚都存在健康風險,晚上22:00~22:59人體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小,所以太早或者是太晚睡覺會無形之中增加患病的風險。
睡眠時間過多,身體相應活動的時間就減少了,在代謝和消耗降低的情況下會增加肥胖的幾率,而肥胖又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而且,長期睡過多,對骨骼、肌肉以及大腦神經都會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大家,正常情況下一天的睡眠時間保持在7~8小時左右。
老年人睡多少小時最合適?
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取決於個人情況,主要是看睡眠時間能否滿足日常生理需求。如果起床後精力充沛,不影響日常工作和學習,這個睡眠時間是一種健康的睡眠。
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對睡眠的需求量逐漸減少,通常老年期每天睡5-7個小時即可,影響老年人睡眠質量的因素較多,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有的人睡4到5個小時,可能精神狀態不是特別的好,老年人一定要保證充足睡眠,睡眠不足的話,很可能會造成心腦血管疾病。
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其一:可以睡前梳頭髮
頭部有很多的穴位,睡前梳頭主要是為了按摩、刺激頭部的穴位,疏通頭部的血液循環、消除腦疲勞,讓大腦快速進入夢鄉。
其二:放鬆心情
睡前一小時不要從事可以讓自己興奮的事情,晚飯後不要喝茶、咖啡等神經興奮的飲品,強迫自己不去想讓自己緊張、不愉快的事情,從而在輕鬆的狀態下入睡!同時注意卧室燈光不可太亮,可以放舒緩的音樂。
其三:不喝興奮性飲料
如咖啡、濃茶、可口可樂、紅牛飲料,如果反覆長期失眠,可適當應用安眠藥物,如安定片、阿普唑侖片,焦慮患者給予曲唑酮口服,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
其四:調整睡眠的環境
例如光照、床的軟硬度、枕頭的高度、溫度、濕度以及氣味等周圍的環境,這是睡眠環境中需要注意的問題,要達到一個比較舒適,能夠讓內心變得比較平和的情況下睡眠。
其五:睡前不要鍛煉
一般而言,適量的鍛煉是有益於提高睡眠質量,不過,建議睡前4小時切莫鍛煉,否則的話,體育鍛煉會導致身體興奮,繼而難以入睡。
溫馨提示:一般來講,如果偶爾失眠的話是正常情況,不必太過在意,如果長期處於一個失眠狀態,要考慮是心理上的疾病,還是生理上的疾病。
提醒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