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心臟「肥胖」,竟遺傳給兒子!兒子陪母親就診意外揪出問題

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呂惠 宋蒙

母親查出嚴重心臟問題,兒子陪同去醫院,沒想到也被「揪出」同樣的心臟病。母子倆成為「病友」,一起住院手術。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表示,兩人均患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該疾病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嚴重者會出現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在微創技術的幫助下,母子倆的心臟「瘦身」,並於近日康復出院。

母子倆同天手術

母親心臟「肥胖」,竟遺傳給兒子

安徽的蘇女士(化名)今年60歲,常年在老家務農。這十多年來,她一直有胸悶、心慌的老毛病,尤其是乾重活時就加重。即使有吃藥調理,但近年來癥狀持續加重,最近稍一走活動就大喘氣,也沒法提重物,當地醫生建議轉院治療。

10月10日,蘇女士在兒子張先生(化名)的陪同下,趕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就診。進一步檢查發現,她心臟的室間隔厚度達到34毫米,是正常人的3倍厚,最終被確診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同時還有房顫、二尖瓣重度返流。

醫生為蘇女士檢查

「這類心肌病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50%的概率會遺傳給下一代,您兒子最好也做個檢查。」該院心肌病多學科精準診治中心肖紅艷主任建議。蘇女士懵了,兒子年紀輕輕,怎麼也會有心臟問題?

果然,檢查結果證實了專家的推測。張先生也是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且病情更嚴重:他的室間隔厚度達到37毫米,同時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動過速等問題。

醫生為張先生檢查

令肖紅艷擔心的是,張先生還很年輕,但心臟已出現心肌纖維化,監護中可見室性心動過速,猝死風險遠高於蘇女士。

張先生這才想起,兩年前他偶爾也出現胸悶、頭暈,但他沒在意,更沒想過去醫院檢查,「要不是陪媽媽看病,還不知道自己心臟出了大問題。」

一針「熱死」病灶,心臟順利「瘦身」

要知道,心臟是由一圈肌肉圍成的空腔臟器,如果心肌過於肥厚,左室心腔就變得狹小,血流受阻,無法供應給全身臟器,以致出現頭昏、乏力、勞累後胸悶、胸痛,甚至暈厥、猝死。

「不能再延誤了!」肖紅艷主任團隊嚴格評估,判斷母子倆都符合手術指征,並決定為兩人進行經皮心肌內室間隔射頻消融術(Liwen手術)。

「我們把多餘的心肌除掉,讓肥厚的室間隔變薄,血液流通就順暢了。」肖紅艷介紹,醫生在三維B超影像引導下,將1.7毫米的特製針穿刺至心臟的肥厚部位,通過熱能,讓肥厚的室間隔肌肉壞死,解決梗阻問題,全程心臟不停跳。

據悉,這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興技術,相比傳統藥物治療、外科手術,創傷更小,可減少併發症。但因技術難度較高,術前需完全一系列檢查,由醫生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

10月17日,在手術室、麻醉科、超聲科等多學科的協作下,陶涼院長、肖紅艷主任團隊,先後為母子倆手術,順利讓心臟「瘦身」,同時二尖瓣返流問題也減輕,避免了換瓣手術。手術後兩人很快恢復,5天後康復出院,後續將定期複查。

張先生攙扶母親一起在病房活動

截至目前,該院已完成58例Liwen手術。肖紅艷主任介紹,在該院成功手術的患者,心腔內梗阻明顯緩解,室間隔厚度在一個月後逐漸變薄,半年後就會接近到正常水平。

圖片攝影:王碧瑩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