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為「清虛之臟」,怕「寒」又怕熱

(一)怕「熱」

中醫稱「肺為嬌臟」,既怕「寒」,又怕「熱」。肺受熱後容易出現咳、喘(氣管炎、肺炎)等癥狀,如果肺胃熱盛還可能導致面部起痘,酒糟鼻等。

(二)怕「煙」

肺氣能貫注於心血管,幫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肺為「清虛之臟」,但霧霾、長期吸煙、二手煙不時傷害著它,導致肺泡內痰飲積滯、阻塞氣道,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上下氣海不能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環。

(三)怕大便不通

肺和大腸相表裡,大便通暢有利於肺氣下行。比如小兒患肺炎時,如果大便不通,則熱毒不能下瀉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會明顯加重。

平時宜多進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僅能潤腸通便,還能健肺。

(四)怕「寒」

肺與喉、鼻相連。寒邪最易經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散,津液凝結,從而誘發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覆之下可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或引發慢性鼻炎

(五)怕「燥」

冬季節氣候乾燥,易致人體肺虛液少從而導致口鼻乾燥、乾咳無痰、皮膚乾裂等癥狀。

秋冬季應重點固護肺陰,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加重乾燥對人體的危害。同時多吃蜂蜜、銀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蓮藕、杏仁、豆漿等以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