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命百歲,一直是刻在人類DNA里的夢想。
在夏朝,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還只有18歲。
而到了1985年,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為68.97歲,其中男性為66.96歲,女性為70.98歲[1]。
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被拉長的同時,超過這個平均值直奔100歲的人也越來越多。
2000年,全國約有220150位百歲老人。
2010年,全國約有482040位百歲老人,10年間增長了111.8%[3]。
殊不知這爆炸性的增長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人類為了活到100歲,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吞黃金求長壽
古人打造24K純金仙丹
大家都知道古人喜歡煉丹,以求長生不老,而煉丹最常用的兩種原料就是黃金和草藥。
在古人蒙昧的時期,認為黃金有抗腐蝕性,活得居然比人久,一定是「仙藥」。
《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李少君曾向西漢武帝進言: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4]。
可見最早的丹方中就有黃金。
果然人不能太有錢,不然就容易出幺蛾子。
後來,有了吃黃金喪生的例子,方士們意識到這方法不可行,於是又說:黃金,性大熱,有大毒[4],吃不得啊!這才讓吞金求長生的方法退出歷史舞台。
八卦圖看風水
越冷越抗老?
所謂衣食住行,既然吃不行,那就看住了。
古人對風水和長壽也早有研究,甚至還將八卦和長壽結合:
圖:八卦方位布局與長壽地域分異圖
via:參考資料5
看不懂沒關係,簡單說來其實只有三點[5]:
①古人認為,寒冷地區更能讓人長壽,所以北方人長壽而南方人短壽。
via:參考資料5
②高山地形更能讓人長壽,主要是因為高處不勝寒,與上同理。
③古人認為,水質甘甜的地方更能長壽。
via:參考資料5
所以基於這三點,古人心目中的長壽區是:西北地區。
青藏高原、新疆、青海都是古人心中的長壽仙地,人們甚至還認為青藏高原上有「神物之所生,聖人之所聚」的瑤池。
那事實上呢?
這些地區的確是「盛產」百歲老人的地方,據人口統計數據顯示,1982年西藏的百歲老人最多,1990年屈居第二,僅次於新疆,青海第三。
via:參考資料5
此外,還有四川和雲南的西部也是長壽區,傳說四川的青城山、岷山、邛崍山,都「盛產」長壽仙者,也就是現在的甘孜、阿壩。
第三次人口普查顯示,1982年甘孜、阿壩的百歲老人,確居四川各地區之首。
via:參考資料5
哪怕是過了千禧年,新疆、西藏、四川等地的百歲老人,在65歲以上老人的佔比也比較高[3]。
via:參考資料6
為什麼高處不勝寒,反而使人長壽呢?
現代科學的解釋是:氣溫能影響人體細胞分裂速度、基礎代謝率、生命能的釋放,讓人的性成熟期和生長期變緩,這樣極限壽命也被拉長了[5]。
甚至有學者還提出:若能將人的體溫降低2~3.5℃,人類壽命將從70多歲提高到150歲!真正實現「凍齡」!
吸年輕人的血
就可以變年輕?
到了現代,我以為人們求長壽的方法可以靠點譜了,然而...
1956年,康奈爾大學的生化學家CliveMcCay發現,給老鼠換血能夠實現「返老還童」,開啟了換血逆齡的先河。
2005年,《nature》上也發表一篇論文,稱年老老鼠和年輕老鼠換血後,年老老鼠的肌肉再生能力提高了,身體機能變年輕了[6]。
於是,富人們就開始「吸血」了。
2017年初,一家名為不朽(Ambrosia)的生物技術公司,試圖通過輸血來讓人恢復青春,每人每次收費8000美元。
關鍵還真有人去,PayPal的創始人就是他們的客戶之一。
然而這種沒有通過臨床實驗的「療法」,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為存在隱患,最後以關門歇業告終。
這也提示了一些科學家,長壽研究還是要以臨床實驗為依據。
富豪們的長生不老葯
同樣沒有臨床實驗為基礎的長壽法,還有「長生不老葯」NMN。
2013年,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大衛·辛克萊爾(David Sinclair)發現,一種名為NMN(β-煙醯胺單核苷酸)的成分,能夠提升體內NAD+含量[7]。
ps:這種名為NAD+的輔酶,對維持線粒體的穩定有重要作用,意味著可以逆轉衰老。
甚至富豪李嘉誠、Soho房地產商潘石屹都下場為NMN代言。
但由於NMN只是在小白鼠身上做的實驗,並未經過大量人群的測試,在美國被列為膳食補充劑,而在中國被禁止銷售。
違背倫理的「長壽基因」
1983年,科研工作者們對線蟲進行長壽突變篩選,發現了一個能讓線蟲壽命增加50%的突變基因——age-1[8,9] 。
並且類似的同源基因在果蠅和小鼠身上也有效,只是壽命增加幅度不如線蟲顯著。
於是人們想把長壽基因放在自己體內,通過注射基因治療藥物,讓人"返老還童"。
但基因治療目前還存在很多風險和問題,比如基因中可能攜帶遺傳性疾病、免疫毒性等,會對後代造成影響,咱們普通人還是不要嘗試了。
那麼綜合看下來,似乎只有古人的風水八卦圖勝出了?人類真的沒辦法控制壽命嗎?
人類活到100歲的秘訣
到底是什麼?
①宏觀來看,人類活到100歲的秘訣,在於和平和醫學進步。
時至今日,南非和某些戰亂國家的人民平均壽命還在50歲左右。
在夏朝,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在18歲[1,2]。
哪怕是解放前,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只有30歲左右[9]。
via:參考資料9
1930年左右,光是鼠疫、天花、霍亂、猩紅熱等傳染病,就造成了中國主要城市22.92%的死亡[9]。
近代,抗生素的發現、疫苗的使用、公共衛生系統的建立,讓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快速拉長。
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更換器官,來延續生命。
如若我們願意不計成本地修理身體這部機器,我們甚至有可能實現「永生」。
②微觀來看,活到100歲的秘訣,在於個體對疾病的預防。
從上世紀60年代左右,影響我國平均預期壽命的因素,就從傳染病變成了心腦血管方面的退行性疾病[10]。
2019年全國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11]
也就是說,器官的衰老變成了我們的天敵。
而我們人體現在能做的,不是逆轉器官的衰老(畢竟大部分衰老都不可逆轉),而是不傷害我們的器官,不要加速衰老的這個過程。
具象化來講,就是我們所說的「正確的廢話」:不吸煙、不喝酒、少熬夜、多運動。
最天然的長壽秘訣,就擺在我們眼前,然而大多數人選擇視而不見。
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靠外力延長壽命。
但我們仍要追求生命的質量,要活得幸福,活得有意義。
給生命以時間,也要給時間以生命。
如果僅僅是壽命上去了,但我們過了四五十歲仍舊拖著殘肢壞體,就與疾病為伍,後面的生命完全靠現代醫學技術維持,那真的有意義嗎?
如果我們真的能活到100歲,我們是否能自理,擁有尊嚴?
如果我們能活到100歲,每個老人是否幸福,沒有病痛?
如果我們能活到100歲,是否能決生死,選擇善終?
假使真的能活到100歲,你願意活到那個時候嗎?
特別提醒:本期內容經專業醫生審核。以上科普內容僅限經驗交流,考慮到個體差異,如您身體出現不適,可在線上向專業醫生問診;如您出現急重症,請立即前往線下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林萬孝. 我國歷代人的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J]. 生命與災禍, 1996, 000(005):27-27.
[2]劉嵐.對「古代中國人壽命與人均糧食佔有量」的質疑[J].人口研究,2002(02):70-72.
[3]樊新民.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長壽人口研究[J].人口學刊,2013,35(04):14-20.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