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趾瘙癢、糜爛、滲出怎麼辦?真實病例分享,聊聊足癬的治療方案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基本信息】女,31歲

【疾病類型】足癬

【治療醫院】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三甲)

【治療方案】予以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局部外用抗真菌治療,同時予以中藥治療

【治療周期】門診治療

【治療效果】足部糜爛滲出較前明顯好轉,未出現出血、流液等不適

一、初識患者

患者為青年女性,31歲,衣著較為整潔,但是表情稍有尷尬。經過我一番仔細地詢問和了解後,發現患者右側足部腳趾縫發白,露出鮮紅色糜爛狀皮膚,並且有多個腳趾頭都有類似的表現,但主要是以3、4、5腳趾最為明顯。

根據患者自己描述她這樣的癥狀開始出現於2周以前,當時患者並沒有注意,但隨後患者便出現了足趾瘙癢、糜爛、滲出,並且病情較前逐漸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整個過程中無發熱、寒戰、出血等異常改變。患者為求進一步治療,因此選擇到我院就診,結合患者的癥狀及查體,我初步考慮患者的診斷為「足癬」,但還需完善相關檢查明確。

二、治療過程

我在門診為患者進行了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凝血象、大便常規、尿常規、感染性標誌物、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相關檢查,檢查結果均未見明顯的異常,同時還對足部糜爛處進行了真菌培養

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目前足癬的診斷比較明確,所以我立即為患者進行了西藥和中藥相結合的治療。西藥予以患者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局部外用抗真菌治療,同時中藥予以苦參地膚子白礬蛇床子何首烏百部黃柏進行治療。除此之外,針對患者目前的病情,需使用3%的硼酸溶液進行浸泡,並且予以患者抗真菌藥物,必要時可進行口服。囑患日常應注意保持腳部的乾燥,避免由於出汗或潮濕導致真菌感染。並且定期回我科門診隨訪複查,以了解其治療情況。

三、患者在治療中注意事項

1、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清潔衛生,避免影響治療效果。

2、嚴格遵照醫囑用藥,避免自行應用一些不正當的藥物。

3、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可適當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應堅持用藥,此病是一種慢性病,需堅持才能看到好的效果,不能擅自停葯,以免導致足癬複發。

四、患者的治療效果

經過以上積極的對症治療後,患者足部未再有糜爛滲出,表面較為乾燥,也未見出血、流液等情況。足部瘙癢感也明顯減輕,整個足趾也未見紅腫。患者目前血壓控制良好,無頭暈、頭痛等異常改變。精神狀態良好,重新獲得較好的自信心。

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生活中應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保持腳部皮膚的乾燥,勤換襪子,每天多次清洗腳。

2、足癬本身有一定傳染性,因此建議毛巾和腳盆等要分開使用。

3、生活中應選擇較舒適的鞋,避免不透氣的鞋子。

4、飲食上盡量清淡飲食,多喝水,避免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5、遵醫囑定期回院隨訪複查,如有不適,應及時就診。

六、醫生感悟

足癬目前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大部分時候都是由於真菌感染所引起的,很多時候還是周圍多個人或以家族為單位出現類似的疾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感染此病。

足癬可分為很多種類型,比較常見的包括水皰型、糜爛型、角化型,其中糜爛型最為常見。足癬常常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泡發白,由於走路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便可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的腳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

足癬的治療也有多個方面,首先可採用一些外用的藥物軟化角質,比如10%的水楊酸軟膏、復方苯甲酸軟膏等。如果有小水皰沒有破潰者,還可使用3%硼酸溶液浸泡。足癬有時還會合併細菌感染,因此必要時還需使用抗生素,比如頭孢氨苄紅霉素。足癬本身屬於真菌感染,因此除了外用抗真菌的藥物外,必要時也可服用抗真菌藥物,比如鹽酸特比萘芬氟康唑等。

足癬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堅持用藥,不能亂用藥物,以免使病情延誤和加重,平時應注意清潔衛生,清淡飲食,避免油膩的食物,單獨使用毛巾和腳盆,以免傳染他人,平時穿鞋盡量選擇舒適的運動鞋,避免出汗過多及不透氣。

姓名:龐艷陽

單位: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科室:皮膚科

職稱: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