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WHO建議從6周齡起儘早接種RV疫苗
近期的跳崖式降溫真是讓人猝不及防,兒童免疫力較之成年人本就低下,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降溫,尤其要注意這一來勢洶洶的疾病——秋季腹瀉。
5歲以下兒童為易感人群
秋季腹瀉:常在秋冬季節發生,起病急、傳染性強。主要由輪狀病毒(rotavirus,RV)感染引起患兒急性腸胃炎,進而表現為腹瀉癥狀。而RV也是導致嬰幼兒急性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
RV屬於呼腸病毒科輪狀病毒屬,無包膜雙鏈核糖核酸RNA病毒。根據內層衣殼蛋白VP6的血清型,將RV分為A~J群[1]。
目前已知A、B、C和H群RV可導致人類腹瀉的發生。其中A群RV是5歲以下兒童急性腹瀉最為常見的病原體[1]。
輪狀病毒胃腸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是該年齡段兒童重症致死性腹瀉的首要病因,在全球每年導致1000萬重症RVGE病例和11.8萬~18.3萬死亡病例,其中約41%的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地區[1]。
而在我國,5歲以下兒童急性胃腸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中25%~30%由RV引起,該病毒是導致兒童AGE住院的首位病原體。5歲以下兒童RVGE的發病率達到54.7/1000人年,死亡數推算約3000例/年[2]。
RV感染的傳染源為患者、恢復期排毒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從發生腹瀉前2天已開始通過糞便排出大量病毒,在出現癥狀後10天仍可持續排毒。免疫缺陷者對RV的清除能力差,排毒時間相應延長,可長達30天以上[1]。
機體感染後其糞便和嘔吐物中RV濃度很高,可達1012個病毒顆粒/克以上,而10個病毒顆粒即可致病[1]。
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糞-口傳播、接觸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5歲以下兒童為易感人群,6~24月齡患兒為重症輪狀病毒胃腸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發病高峰人群[2]。
綜上,5歲以下,尤其是2歲以下兒童要注意RV感染的預防。
嘔吐和發熱癥狀可持續1~3天[2]
RVGE的潛伏期為1~3天。起病急,首發癥狀常表現為噁心、嘔吐,可伴有發熱(多為中低熱),少數患兒體溫會超過39°C。
隨後出現腹瀉,為水樣便或蛋花樣便,大便無黏液和腥臭味,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嘔吐和發熱癥狀可持續1~3天。
RVGE病程一般為3~8天。若繼發雙糖酶缺乏(主要是乳糖酶),腹瀉時間可延長。免疫功能低下患兒感染後可發生慢性RVGE,嚴重者可發展為全身感染。
RVGE的併發症主要包括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心肌炎、肺炎、驚厥。
嚴重嘔吐和腹瀉的患兒因脫水而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從而導致電解質紊亂。而電解質紊亂和驚厥有導致患兒死亡的風險。
糞便病原檢查陽性即可確診
嬰幼兒秋冬季出現發熱、嘔吐及水樣便腹瀉等典型臨床表現,結合糞便RV抗原檢測陽性即可明確診斷。
治療以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為主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RV治療措施。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以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補液,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衡為主。其他治療措施包括飲食療法、補鋅治療和併發症的處置[1]。
1、一般護理:消化道隔離至腹瀉緩解,預防交叉感染[2]。
2、口服補液鹽(ORS)或靜脈補液[1]:
(1)沒有脫水癥狀的腹瀉兒童,補液以預防脫水為主。給予口服補液鹽或飲用水;每次水樣便後補充(<6個月50 ml;6個月~2歲100 ml;2~10歲150 ml;>10歲按需補充),直到嘔吐和腹瀉停止;
(2)輕度或中度脫水推薦使用ORS或低滲ORS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劑量:劑量(ml)=體重(kg)×(50~75),4h內服完。4h後根據脫水程度再選擇合適的療法;
(3)重度脫水和新生兒中重度腹瀉患兒均推薦靜脈補液。重度脫水或休克需液體復甦時應用含鹼的糖鹽混合溶液,具體為:
第一階段以2∶1等張液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環和腎臟功能,擴容後根據脈搏,灌注和精神狀態重新評估脫水情況;
如仍處於休克狀態,則可重複使用等張液靜脈推注或快速滴注1~2次,然後根據脫水性質選擇適當的方案(等滲性脫水選用2∶3:1液,低滲性脫水選用4∶3:2液)繼續靜脈滴注補充累積損失量,先補2/3量;
一旦患兒可以口服ORS,則即給予口服補液。
3、飲食療法:根據患兒的年齡和飲食習慣補液治療後4~6h儘快恢復飲食可以緩解感染所致胃腸道上皮通透性的改變,縮短疾病病程和改善患兒營養狀況;
母乳餵養嬰兒應該繼續按需餵養。配方奶粉餵養的嬰兒應在補充足夠水分以滿足能量和營養的前提下選擇無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粉繼續餵養;
對於年齡稍長的兒童,飲食不受限制。包括穀物、肉類、酸奶、水果和蔬菜。主要目的是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
不推薦高濃度單糖飲食,包括碳酸飲料、果凍、罐裝果汁、甜點和其他含糖飲料以及高脂肪食物。
4、對症治療:高熱時盡量物理降溫或使用小劑量退熱劑。適當選取胃腸黏膜保護劑:蒙脫石散可縮短腹瀉病程,減少排便量,提高治癒率。
5、補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鋅補充劑可以降低腹瀉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減少腹瀉的複發。在鋅缺乏地區腹瀉患兒、營養不良患兒需補充鋅,6月齡以下患兒補充鋅元素10mg/d,6月齡及以上20mg/d,療程10~14d。20mg鋅元素相當於100mg硫酸鋅或140mg葡萄糖酸鋅。
RV疫苗為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RV疫苗是預防RVGE最有效的手段。此外,腹瀉的綜合預防如母乳餵養、改善衛生環境及加強病例管理等也是預防RVGE的重要措施。
WHO推薦所有國家將R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並建議從6周齡起儘早接種RV疫苗,以在RV自然感染前獲得免疫保護。
截止2021年底,全球已有118個國家將輪狀病毒疫苗納入了國家免疫規劃。但在我國,輪狀病毒疫苗屬非免疫規劃疫苗,仍需個人自費自願接種[3]。
我國目前有2種上市口服疫苗[4],分別為2001年在我國內地獲批上市的單價蘭州羊源輪狀病毒疫苗(Lanzhou lamb rotavirus,LLR),和2018年獲批上市的五價人-牛WC3株重配輪狀病毒疫苗(pentavalent human-bovine reassortant rotavirus vaccine,RV5),詳見下表。
表1:兩種疫苗(來源見水印,可放大查看)
由上表可知,按WHO建議,兒童在出生後6周齡時即可進行RV5接種,在6~12周齡時服用第一劑。
在這裡再多提一嘴,關於RV5是否可與其他疫苗,如三價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同時接種這一問題,儘管RV5與上述除外的其他減毒活疫苗及滅活疫苗同時接種的臨床研究有限,但WHO仍強調,口服RV疫苗可與兒童免疫程序中的其他疫苗同時接種[1]。
而根據疫苗說明書,LLR與其他減毒活疫苗至少間隔28d接種。
更多消化肝病臨床知識哪裡看?
快來「醫生站」瞧一瞧👇
參考文獻:
[1]長三角免疫規劃一體化項目組,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兒童感染和肝病學組.兒童輪狀病毒胃腸炎預防診療專家共識(2020年版)[J].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20,54(4):14.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中國兒童免疫與健康聯盟,徐翼,等.兒童輪狀病毒胃腸炎診療預防路徑[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21,36(5):3.
[3]Wang J,Zhang H,Zhang H,et al.Public health impact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rotavirus vaccination in China:Comparison between private market provision and 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s.[J].Hum Vaccin Immunother,1970,:2090162.
[4]陳潔,王華慶,錢淵.醫防融合推進兒童輪狀病毒胃腸炎的免疫預防[J].中華兒科雜誌,2020,58(8):3.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垣衣
本文審核:徐靈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文嘉欣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End-
征 稿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歡迎您的投稿!
https://titan.yishengzhan.cn/#/public_contribution
請按徵稿界面填寫真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