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不過是氣滯血瘀,一招拿下

患者後台留言提問:我今年不過四十來歲,但是我現在靜脈曲張已經達到三級的情況了,我想儘早調理,應該怎麼辦?

當時由於線下不便,給患者進行遠程問診:查看患者舌質,淡白,並且整個人看起來面黃肌瘦,患者說,自己因為這個病,經常睡不好,有時候白天腿酸麻的厲害,晚上躺著也不舒服,心裡就像有個大石頭堵得慌一樣,只想儘快的解決這個問題。

給患者稍作安慰以後,我開了這樣一張方子:生黃芪、党參、白朮、升麻各15,接著制首烏15、地龍、決明子牛膝各10 ,水煎服。

那為啥給患者開此方呢?其實很簡單。

中醫講氣行血,血載著氣,靜脈曲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氣虛所致,所以首先我們就是補氣,方中生黃芪党參以及白朮都能夠健脾益氣,彌補氣虛問題,用量也相對來說較大。

當歸補血還能活血,地龍其實就是蚯蚓,它能通經絡,像掃垃圾一樣,把血管里的各種垃圾清掃出去,把不通的經絡打通。

牛膝引葯下行,如果說我們想把藥性往下帶,比方說靜脈曲張,病灶部位一般在下肢,就加一點牛膝到方子里去。牛膝可以把藥性帶到下肢,帶到病灶部位去報道。

還剩下最後兩味葯,菊花和決明子,負責清熱,一方面防止瘀血化熱。另一方面,這兩味葯對眼睛都特別好,肝開竅於目,肝臟好不好,眼睛最能反應出來。總結,這張方子以補氣為主,養肝為輔,再稍稍加一些活血通絡的藥物,這下肢的瘀血就通開了。比較適合氣虛之人,普通的氣虛,疲勞,乏力,嗜睡,不愛講話或者講話聲音低微,面色白,走路喘,便溏腹瀉,氣虛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到血的運行。

注意:方子雖好切不可亂用,一定要對症而行,大家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