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老年高血壓患者因為晚上尿急,想上廁所,突然站起來後徑直向廁所走去,到廁所時就倒了下去。這種現象俗稱「如廁暈」。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當你從卧位站起來的時候,不要急,不要趕時間,先在床邊坐一兩分鐘,讓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然後再站起來,到廁所去。對於男性患者,在廁所小便時,最好是扶著牆壁或一個牢固的支撐點,這樣即使出現血壓降低,也不容易摔倒,這是一個生活小常識。
對於體位性低血壓,我們也可以在家裡自我做出診斷。先躺10分鐘,測定上臂的血壓,最好測兩次取其平均值;然後站起來,其後1分鐘、3分鐘和5分鐘再測定上臂血壓,比較一下卧位到立位的1~5 分鐘之間的血壓變化。如果在站立的1~5分鐘內,收縮壓下降大於20毫米汞柱 和(或)舒張壓下降大於 10毫米汞柱,就可以診斷為直立性低血壓。
對於嚴重體位性低血壓,應當儘早到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你的情況,查找造成體位性低血壓的具體原因。有些藥物可能會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如哌唑嗪、多沙唑嗪等,尤其是在使用的頭幾天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如果是這樣,醫生會為你調整藥物或劑量。如果還有其他原因,醫生也可能給予相應的建議和治療。
筆者在臨床治療過一位78歲的男性高血壓患者,他的自測血壓明顯波動有3個月。患者在診室中的坐位血壓為146/82 毫米汞柱,卧位10分鐘後的血壓為162/96 毫米汞柱,立位3分鐘後的血壓為120/82 毫米汞柱。卧立位差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值為42/14 毫米汞柱,肯定了立位低血壓的診斷。另外,卧位10分鐘後的血壓為162/96 毫米汞柱,還符合卧位高血壓的診斷。也就是說,這位患者同時有卧位高血壓和立位低血壓,治療起來比較棘手。嚴重體位性低血壓不是一時一刻可以治好的疾病,需要患者密切配合醫生的治療。
【專家簡介】
蘇海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長期從事心血管病臨床和研究工作,具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擅長各種心血管病疑難病症的診治,如高血壓、冠心病、房顫、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衰等。曾經獲得江西省「科普大使」榮譽稱號。
作者: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蘇海
編輯:熊恕 劉正輝
審校:謝濤
核發:萬洪新
圖片: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