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2025年05月17日14:52:13 健康 1778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我是不是年紀大了,肝功能自然就會變差?體檢里轉氨酶有點偏高,可我平時不抽煙也不怎麼喝酒,是不是跟肝病沒多大關係?

蔣叔在小區門口等人,他已經55歲,退休不久,身體一向不錯,這次體檢報告讓他有點意外。

他不胖,吃得也算清淡,對甜食也沒太大興趣,但就是這項肝功能數值出了問題,他不太理解,這個年紀的人,肝到底是怎麼一步步變差的?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很多人都在關注肝臟這個器官,但關注的方向常常錯位,大部分人一提肝,馬上想到的就是酒精和高糖飲食,但現實遠比這複雜,肝臟的問題並不全靠吃喝觸發,更多是由生活節律紊亂和行為模式所導致。

特別是55歲以後,身體內環境的穩定性下降,肝臟的代謝壓力反而更重,那些看起來無害、但持續存在的行為,才是讓肝功能一點點變弱的關鍵變數。

晚餐時間,是個被嚴重低估的問題,很多中老年人退休後作息鬆散,晚餐經常推遲到七八點甚至九點,一些人為了「和家人一起吃」,晚飯硬生生拖後。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還有些人白天應付過去,晚上放開吃,甚至把晚飯當成主餐,問題在於,肝臟的代謝功能並不是全天穩定,它有自己的生物鐘,肝細胞合成膽固醇、清除毒素、分解脂肪主要集中在夜間22點到凌晨2點。

這個時間段吃下去的食物,會打亂肝的節律,讓本該修復的肝細胞還在加班分解食物,久而久之,肝細胞耗損加劇,肝酶升高成了最早的信號。

除了晚飯,久坐是另一個看起來不那麼「肝臟相關」的因素,但從血液動力學和代謝水平來看,久坐的危害恰恰是通過影響肝的血流灌注和脂代謝能力體現出來的。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肝臟對血流依賴極強,它承擔了門靜脈系統的大部分血液過濾任務,長時間靜態坐姿,會降低下腔靜脈迴流,導致肝血流量下降,肝細胞的供氧供養減少。

更關鍵的是,久坐導致脂蛋白代謝功能減緩,血漿中三醯甘油水平上升,而這些脂質最終多由肝臟清除,形成額外負擔。

這說明坐著不動,並不是單純「懶」的表現,它是直接改變了血流和代謝的物理狀態,讓肝臟工作條件變差,恢復難度變高。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還有一點比久坐更容易被誤解,就是睡眠混亂,不是說睡得晚就一定傷肝,而是節律混亂最容易打亂肝細胞的代謝同步性,肝臟所有酶系活動,基本都受晝夜節律調控。

人睡覺時,褪黑素升高,皮質醇下降,這時候肝細胞處於清除毒素、修復損傷的高活躍狀態。

如果這個時間段大腦還在持續處理外部信息,比如刷手機、看劇、應激性思考,那這些信號會通過神經-內分泌軸傳遞到內臟系統,導致肝細胞錯過修復窗口,持續處在「白天狀態」。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反過來看,很多人把肝病簡單歸因於飲酒和甜食,其實是對肝臟複雜功能的過度簡化,酒精和糖當然有毒性,但真正影響肝的是持續性代謝負擔。

酒精和糖屬於刺激性輸入,而晚飯過遲、久坐不動、睡眠節律紊亂,屬於系統性紊亂,前者像是一種外力衝擊,後者才是長期的內部失調。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明明不喝酒,也不吃糖,依然出現脂肪肝或轉氨酶升高,問題恰恰不在吃,而在於「怎麼活」。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肝臟不像其他器官有明顯神經感受,它沒有痛覺神經覆蓋,所以很少給齣劇烈的病痛信號,正因如此,很多人等到體檢發現轉氨酶升高、B超提示脂肪肝時,才意識到問題。

這種「安靜性退化」是肝臟疾病的典型路徑,55歲以後,人體自我修復能力下降,一旦肝功能開始滑坡,就不容易再完全逆轉。

不少人會陷入一個認知誤區,覺得不舒服才算生病,但肝病往往是無癥狀進展,甚至在B超發現脂肪肝以後,指標也可能正常。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這裡的難點就在於,肝臟功能和結構之間存在代償機制,即使部分肝細胞損傷,剩下的細胞還能支撐功能指標。

但代償是有極限的,一旦跨過極限,癥狀一出現就是劇烈進展,比如肝硬化前兆,甚至肝功能衰竭,這也是為什麼醫生經常強調不要等癥狀出現再處理,要從日常節律入手。

從功能重構的角度看,改善肝臟狀態不靠「排毒」食品,而靠節律重建,飲食節律、活動節律、睡眠節律三者同步,是肝細胞修復的核心信號來源。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它們不是附加的健康建議,而是決定肝細胞再生能力的底層因素,這個觀點和傳統認為「肝靠補」的邏輯完全不同,不是靠枸杞、保肝葯、護肝飲料能保住肝,而是靠行為和節律把肝從過載狀態拉回來。

如果節律這麼關鍵,那在肝功能恢復過程中,每天最理想的作息和飲食時段是什麼?有沒有一個標準節奏能最大程度上讓肝功能恢復得更快、更穩?

最佳的作息結構不是絕對固定的,但從目前來看,晚餐最好安排在18點前結束,睡眠時間在23點前開始,清晨6點到7點起床較為理想。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進食上,早餐中等、午餐豐盛、晚餐清淡的結構對肝功能最友好,活動上,早上進行中低強度運動,下午安排腦力任務,晚間避免過度興奮。

這種節奏最符合晝夜生物鐘的肝酶活性波動圖譜,有助於把肝從「代謝疲勞模式」切換回「修復模式」。

執行三個月以上,大多數人肝功能指標會出現顯著改善,前提是持續,而不是試試看,真正有效的健康策略,不靠刺激感,而靠節律感。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肝臟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徐璐.藥物治療管理結合PCNE分類系統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藥學服務效果評價,醫藥導報,2024-06-01

55歲後,「摧毀」你肝臟的或不是喝酒、吃甜食,3習慣危害別小瞧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手疼得沒來由太鬧心!速來探尋背後的秘密原因! - 天天要聞

手疼得沒來由太鬧心!速來探尋背後的秘密原因!

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覺手部疼痛,卻找不到明顯誘因,這讓不少人感到困惑和擔憂。手部作為人體活動頻繁的部位,疼痛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多種原因,從常見的勞損到潛在的疾病都有可能。接下來,我們就從多個方面深入剖析,揭開無緣無故手疼的神秘面紗。
21歲駝背畸形女孩術後增高5厘米!湘雅二醫院脊柱外科團隊勇闖手術「禁區」 - 天天要聞

21歲駝背畸形女孩術後增高5厘米!湘雅二醫院脊柱外科團隊勇闖手術「禁區」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脊柱外科二病區收治了一名特殊的脊柱側彎女孩小莉(化名)。小莉今年21歲,身高160cm,體重僅有35公斤。多年的駝背畸形讓小莉的性格非常內向,不善言語。通過外科手術,小莉的身高增長了5cm,背部畸形也有了極大的改觀。入院後,脊柱外科李晶教授和王孝賓副教授為其接診治療,但初步的檢查結果卻令...
復旦大學再獲1億元捐贈,重點支持復旦附屬醫院發展 - 天天要聞

復旦大學再獲1億元捐贈,重點支持復旦附屬醫院發展

今天(5月17日),距離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日還有10天,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發展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成立,重點支持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在醫療、教學、科研及管理等方面的持續發展。基金啟動資金1億元人民幣,由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捐贈。計劃2027年復旦上醫創建一百周年之際,基金達成首期5億規模,到健康中國2030實現時...
男子疑因高反搶救無效後離世 醫生提醒:不要洗頭洗澡 - 天天要聞

男子疑因高反搶救無效後離世 醫生提醒:不要洗頭洗澡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被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離世此事引發廣泛關注相關話題也登上社交平台熱搜 醫生提醒:不要洗頭洗澡將該名遊客送至醫院的司機發帖稱,5月9日,他在網約車平台看到有人發布返回成都的順風車訂單,便和對方取得聯繫。次日早上8時21分,他抵達出發點後,發現該男子是...
關於八段錦,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 天天要聞

關於八段錦,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八段錦,起源於北宋,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五顏六色,美而華貴。體現其動作舒展優美,視其為「祛病健身,效果極好,編排精緻,動作完美」,此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
總是打呼嚕?別不當回事,這4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總是打呼嚕?別不當回事,這4種情況,建議及時就醫

深夜,當你的枕邊人發出震耳欲聾的鼾聲,你是否曾憤怒地用枕頭捂住耳朵?或者自己被鼾聲驚醒後,發現喉嚨干痛、頭痛欲裂?全球有近10億人正在經歷這樣的困擾。打呼嚕,這個被戲稱為「睡眠交響樂」的現象,遠不止是噪音問題——它可能是威脅生命的隱形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