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沉默的殺手」!七招預防靜脈血栓,莫讓生命被「栓」住

2022年10月13日是第九個「世界血栓日」。靜脈血栓栓塞症,由於其發病隱匿,大多數患者無臨床癥狀故容易漏診、誤診,號稱「沉默的殺手」

其中,老年人正是它的主要危險人群。嗲嗲娭毑們,該如何遠離「沉默的殺手」

什麼是靜脈血栓栓塞症?

血液在靜脈血管內不正常的凝固,形成血栓,部分或完全堵塞血管,這種現象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VTE)。

如果血栓堵塞了腿部的深靜脈,叫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如果血栓隨血流到達肺部,堵塞了肺部血管,簡稱肺栓塞

靜脈血栓栓塞症有什麼危害?

靜脈血栓栓塞是繼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之後位列第三的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

在全世界範圍內,肺栓塞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多發疾病,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約佔院內死亡的10%。

在我國,每1小時就有1人死於肺栓塞相關疾病。

靜脈血栓栓塞症常見癥狀有哪些?

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後,可能會出現一條腿突然腫脹、疼痛、皮膚髮紅溫度升高

肺栓塞發生後,一般表現為突發的呼吸困難、胸口疼痛、咳嗽、咯血,嚴重者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一旦脫落的血栓比較大可能導致大面積肺栓塞的發生,這往往非常兇險,嚴重者可在1-2個小時內死亡,且經過危險期後,依然存在複發風險。

老年人為什麼是主要危險人群?

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上升。

在我國,45~64歲的人群中,每10萬人有22.3人發生VTE,而65~84歲的人群中,每10萬人有73.5人發生VTE。

老年人有多種誘發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比如自然衰老導致的血管退行性改變,自身活動量減少導致的血流速度減慢,一些基礎疾病如心力衰竭、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惡性腫瘤等,使血液呈高凝狀態。

得了靜脈血栓栓塞症該如何治療?

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口服抗血液凝固的藥物、在靜脈血管內使用藥物溶解血栓、手術取出靜脈血栓

老年人在生活中該如何預防?

1、合理飲食:宜選擇低鹽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豆類等,保持大便通暢。

2、足量飲水:如無心臟、腎臟疾病,每日飲水1500-1700ml。

3、適當運動:不久站久坐,比如長時間躺床上、坐輪椅、打牌、搓麻將、乘車、坐飛機等。

多運動,宜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太極等,不要劇烈運動,預防摔傷、骨折。

卧床、坐輪椅的嗲嗲娭毑可以選擇踝泵運動。

踝泵運動要點:

(1)腳尖用力向上勾,讓腳尖朝向自己保持5秒鐘;

(2)腳尖緩慢下壓至最大位,保持5秒鐘;

(3)以踝關節為中心,足尖順時針方向行360度環繞;

(4)以踝關節為中心,足尖逆時針方向行360度環繞。

註:以上為完整的一組踝泵運動。早、中、晚、睡前,每次3-5分鐘。

4、抬高下肢:休息時抬高雙下肢,高於心髒水平20-30cm,必要時穿彈力襪。鞋襪鬆緊度適宜,過緊會導致血流不暢。

5、不抽煙:戒煙,遠離二手煙。

6、定期體檢:每年體檢一次,維持血糖血壓血脂在正常範圍內。

7、維持合理體重,避免肥胖。

介入手術治療靜脈血栓栓塞的優勢有哪些?

介入手術是在不開刀的情況下,利用纖細的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經血管,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到達血栓所在的位置,使用藥物溶解血栓、手術取出靜脈血栓。

治療效果明顯,術後肢體疼痛、腫脹、呼吸困難能夠有效緩解。

手術留下的傷口僅一個針孔大小,術後癒合快,減輕患者的痛苦。預防發生大面積肺栓塞還可經血管放置下腔靜脈過濾器,防止血栓隨血流到達肺部。

湖南省人民醫院介入血管外科為靜脈血栓栓塞症患者開通綠色通道,可第一時間提供介入手術治療,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

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靜脈血栓栓塞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如何預防這種潛在的致命疾病將成為一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嗲嗲娭毑如果出現單側腿部腫痛,或發生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應絕對平躺,立即叫救護車急診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遠離「沉默的殺手」。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介入血管外科 李蘭 蔡煌興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