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二陳湯」,祛濕化痰,消散4a甲狀腺結節

中醫里,「痰」往往與「飲」並稱,痰飲是指由於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飲食所傷,使肺、脾、腎、三焦等臟腑的氣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停留或滲注於體內某一部位而發生的病證。

所謂「積水成飲,飲凝成痰」,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瘰癧痰核和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痰液,臨床上可通過其所表現的證候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二陳湯是有名的祛痰化濕的方葯,流傳度很廣。相信很多朋友也聽過它,我也會經常用內服二陳湯來和外用穴位按摩法,兩者共同調治甲狀腺結節患者,反饋都很不錯。

醫案:35歲的王女士,來自廣東,是一位公司高管。公司體檢時發現患有甲狀腺結節,當時醫院建議她手術切除,但她很害怕手術,也擔心術後結節再複發。通過朋友的介紹找到我想要保守中醫調理甲狀腺結節。

檢查單顯示:

甲狀腺左葉探及橢圓形結節約2*2.5*1.4mm,呈低回聲,邊緣光整,內部無明顯血流信號。

刻診,患者自述心悸不寧,心煩,倦怠乏力,夜寐欠安,舌質暗,苔少。

辨證:氣火瘀結。

內服組方: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生薑、烏梅

原理:半夏具有燥濕的作用,可以化痰濕;陳皮的功效是理氣化痰、燥濕和胃;

茯苓的功效是健脾滲濕,可以輔助兩味主葯化痰祛濕;

烏梅能夠收斂肺氣,止咳;甘草的作用是調和諸葯;

生薑可以和中,並且抑制半夏的毒性。

外用穴位方:

其實我們人身中兩大穴位也是可以幫助化痰濕,今天給大家說我們身體上自帶的兩個穴位:陰陵泉豐隆穴

燥濕化痰要在脾經和胃經找穴位,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是非常有效的化痰穴位,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無形之痰。

陰陵泉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兩個穴位一起按揉,效果最好,相當於人體自備的二陳湯。

二診,王女士反饋說,睡眠狀況改善,仍有潮熱汗出。於是在原方基礎上,加癟桃乾和生牡蠣,梓旭服用一段時間。

三診,患者自訴癥狀均好轉,觸診甲狀腺無壓痛,質地軟,已觸及不到結節,複查顯示結節無異常,王女士很開心。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提醒大家一下,發現甲狀腺結節,不要緊張。如果睡不好覺,免疫力就會低下,免疫力低下,再加上體質問題,就有可能出現結節新增,甚至長此以往,疾病惡性的幾率也會增加。因此在發現甲狀腺結節後,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調理,都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