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百餘名兒童感染的沙門氏菌,你了解嗎?炎炎夏日,應注意預防

據衛生健康部門通報,近年來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報告發生起數和中毒人數相對最多,均佔到總數的50%左右。其中沙門氏菌感染又佔到細菌性食物中毒的70%~80%,位居「致病榜首」。

近期,國內因沙門氏菌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據悉,在西安的一所幼兒園內,百餘名幼兒們集體出現了便血、噁心、高燒等不適癥狀。當地疾控中心初步判定為感染了沙門氏菌的一種食染性疾病。


什麼是「沙門氏菌」?

它喜歡藏在哪裡?感染了有何癥狀?

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醫生怎麼說!

一到夏天,沙門氏菌又來湊熱鬧。沙門氏菌是一種很常見的極易侵擾身體導致患病腹瀉,對小孩子尤其不友好。

得了沙門氏菌有啥癥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後發病較為迅速,初期腹部不適,繼而出現腹部絞痛,絞痛可以持續性發作,陣發性加重,同時還會出現惡性嘔吐等癥狀,嘔出胃內容物隨後出現水樣便,大便次數增多。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立即送往醫院。

一,腹瀉且高燒超過38.9攝氏度。

二,腹瀉超過三天,且癥狀沒有改善。

三,嚴重時拉血便。

四,長時間嘔吐。

五,出現脫水跡象,如排尿減少,口唇乾燥,站立時頭暈等應立即送醫。

如何預防呢?

一,購買檢疫合格的禽、畜、蛋類食品,確保食物安全性。

二,正確儲存食品,防止沙門氏菌繁殖。

三,食物要燒熟煮透。

四、注重廚房衛生,生熟砧板,刀具分開使用與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五,飯前便後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日常預防措施

  1. 購買檢疫合格的禽、畜、蛋類食品,使用安全的飲用水和食物原料,降低食品中含有沙門氏菌的可能性;
  2. 正確儲存食品,在室溫下,熟食存放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特別是高溫高濕的天氣;剩飯剩菜建議冷藏條件存放(2-8℃),並儘快食用,防止沙門氏菌繁殖;
  3. 食物要燒熟煮透(尤其是禽類畜肉類和蛋類);
  4. 注重廚房衛生,生熟砧板、刀具分開使用與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5. 飯前便後勤洗手,防止攜帶者傳染或自身反覆感染。


認真做好以上這些,

確保夏季食品安全!